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时事要闻 >> 浏览文章

转移支付应和吸收外来人口数量挂钩

发布时间:2014-4-14 5:22:00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浏览: 【字体:
    国研中心副主任韩俊:转移支付应和吸收外来人口数量挂钩
    “城镇化不是灵丹妙药,而是把双刃剑。”近日举行的“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表示。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内城镇化取得巨大成就,但城镇化面临着四大风险——农民市民化困难、用地模式粗放、城市开发强度过大、资源和环境问题突出。
    公共服务没有均等化
    自1978年以来,城镇化率以年均1.02%的增速发展,到2013年,实现了从17.9%到53.7%的提升。现在不到4个城镇常住人口中,就有1个是流动人口。但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没有均等化,社会保障没能惠及农民工阶层。
    韩俊举例说,作为劳动力流入大省,广东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达337.8万人,占全国的20%以上。根据广东省教育厅测算,如果将目前民办学校的162万义务阶段随迁学生的3/4转入公办学校就读,年度生均公用经费需要43亿元,年度教师经费需支出130亿元,合计173亿元。
    韩俊表示,2011年,中央的奖励补贴只有5亿元,与实际需求差距太大。更何况,为此广东需新增学校建设用地2.2万亩,一次性建设投入200亿元。基于常住人口的公共服务财政分担机制尚未建立,“地方政府在流动人口服务上表现出‘不得不做,不可多做’的复杂心态。”韩俊说。
    在谈到户籍制度改革时,他说,改革的方向是注重社会公平,逐步消除户籍人口与非户籍人口之间的一些不平等待遇和差距,逐步创造居民自由迁徙的公平环境,还原户籍的人口登记功能。
    中央转移支付与承载外来人口挂钩
    此前,有机构估算到2020年中国的城镇化融资需求在50万亿元左右。不过,国研中心两个课题预测的结果则分别是21.84万亿元和27.15万亿元,前者基于市民化人均成本测算,后者基于投资需求测算。
    韩俊表示,按照现行办法,城镇化的庞大投资需求难以满足。主要表现在地方融资平台自身风险偏大,融资能力难以扩大;市政债发行尚存在法律等限制,约束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在现行体制下民间资金很难进入基础设施投资领域。
    如何解决呢?韩俊说,建立合理分担机制和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一方面,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政府和企业之间、企业和个人之间,要合理分担这部分成本。从中央财政讲,对地方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应该与各地吸收和承载外来人口的数量挂钩。
    韩俊继而表示,另一方面,加强对地方融资平台的风险管控,扩大市政债发行规模,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进一步开放投资领域,允许民间资本参与受限制产业的投资,对于一些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行业,以特许经营的方式引入民间资本。
    “如果我国城镇化目标正确、方向对头,走出一条新路,将有利于释放内需巨大潜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如果急于求成,片面追求统计意义上的城镇化率,则会面临巨大风险。”韩俊说。

发送好友:http://finance.sixwl.com/shishiyaowen/163013.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