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4年2月26日举行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要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首次将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并就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出7点要求。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也提出,要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随后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领导,及河北各地级以及县级市的政府负责人纷纷就“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协同发展,表明了态度,一体化进程在中央的领导,以及各级政府的配合下,将会取得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京津冀都市圈是我国沿海三大城市群之一,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该区域同样面临严重制约其经济发展的一系列区域性问题,如产业结构雷同、市场机制不完善、基础设施不协调、地方保护主义等。发展情况与一体化进程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相比存在一定差距。
京津冀都市圈区域合作具有较长历史,早在20世纪80年代,京津冀都市圈的区域协调工作就已经开展,过程中各时期关注的重点问题在不断变化。
第一阶段(82年-89年)1982年北京在《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中首次提出“首都圈”的概念,随后进行了首都圈规划,成立了全国最早的区域协作组织--华北地区经济技术协作会,解决地区间的物资调剂,指导企业开展横向经济联合。
第二阶段(90年-03年)各地方政府更为专注于自身经济的建设,在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展开激烈的竞争。京津冀都市圈的区域协作逐步削弱。区域内大型国有企业主导经济发展,不利于区域之间的产业发展合作。
第三阶段(04年-13年),在国家发改委的召集下,北京、天津和河北的发改委领导,在河北廊坊召开了京津冀都市圈发展和战略研讨会,三地官员达成了“廊坊共识”,决定就京津冀都市圈的基础设施、资源、环境方面展开合作,并引导区域内行业和企业间的经贸、技术合作,建立京津冀发改部门的定期协商制度。
第四阶段(14年2月26日-),在习总书记亲自批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确定区域一体化发展和产业融合等工作的重要性,提高了三省各地的政府对于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未来区域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虽然自从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规划的提出至今已经10年,但是到目前为止,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还仅限于初始阶段,区域经济一体化效益没有被充分挖掘出来,未形成诸如长三角、珠三角的密集城市群,尚存在很多问题:
1.各自为政现象严重,缺乏权威统筹部门,这是京津冀三地难以一体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2.区域一体化效率低,缺乏基础条件建设,物流体系、金融体系等方面的一体化远落后于长三角、珠三角。
3.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明显,导致产业对接难度大,基本没有形成配套的产业链。
4.竞合关系不清,产业重叠现象严重,特别是京津两地产业结构自成体系,重复投资和重复建设现象严重。
5.生态环境状况严峻,如何确保企业在发展中节能减排安全生产防止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对一体化发展提出更高要求。
对比来看,珠三角区域协调工作在广东省内开展,区域协作与外资的区域内流动和产业的转移、升级存在关联。长三角区域协调工作虽地跨江浙沪,但区域协作很大程度上基于产业链条的有机前后向联系,所有参与主体均认同上海市的龙头地位,且发展时间较长,彼此之间对相互之间的运作模式已非常熟悉。京津冀都市圈涉及的主体地位、层级更加复杂,其中首都北京地位尤其特殊,使区域间的协调难度增大。北京与天津之间缺少民间经济互补的动力和通过官方协商机制实现区域产业合作的动力。
此次习总书记将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并提出要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思维定势,在7项建议中对于京津冀发展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给予了明确的建议和指示,这将给京津冀三地协调发展提供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
发送好友:http://finance.sixwl.com/shishiyaowen/162517.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
标签:京津冀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京津冀一体化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httpwww.p5w.netjsjquery-1.9.1.js charset=utf-8
上一篇:发改委等三部门放开非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
下一篇: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成因分析
·小盘精灵,涨涨涨(2014.7.17)第二期2014.07.17
·短线接力赛,谁会涨停板(2014.7.17)第二期2014.07.17
·小盘精灵,涨涨涨(2014.7.17)第一期2014.07.17
·短线接力赛,谁会涨停板(2014.7.17)第一期2014.07.17
·中央第二轮巡视10省市确定(名单)2014.07.17
·习近平在拉美做东办“主场”外交 专家:体现影响力2014.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