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时事要闻 >> 浏览文章

经济下行压力仍在通缩风险隐现

发布时间:2014-4-2 10:15:00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浏览: 【字体: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于4月1日发布了3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数据显示,3月官方PMI数据较上月微升0.1个百分点,达到50.3%,是自去年11月以来首次回升。

  不过同日公布的汇丰版3月制造业PMI数据却不乐观。受疲软的产出及新订单数据拖累,汇丰PMI终值仅为48.0%,创8个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PMI指数以50%作为荣枯线,是判断经济增长情况的先行指标,两个PMI数据的冲突值得关注。结合已经公布的大量1至2月份的经济指标分析,多位学者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经济下行的特征已经很明显,而且随着PPI连续26个月负增长,通缩的风险隐现。学者们同时认为,目前状况下不宜推行刺激计划,进一步推进结构改革与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是关键。

  互相背离的PMI数据

  3月官方PMI指数小幅回升,但回升幅度低于往年同期水平,反映出指数回升力度偏弱。

  从12个分项指数来看,同上月相比,生产、新订单、新出口订单、采购量、原材料库存、产成品库存、进口、从业人员和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回升。其中进口和新出口订单指数上升幅度超过1个百分点。积压订单、购进价格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回落,其中购进价格指数回落最大,幅度为3.3个百分点。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师陈中涛认为,尽管指数温和回升,但下行压力仍不容忽视。

  3月份PMI指数回升偏弱,尤其是新订单指数回升力度明显不足,回升仅有0.1个百分点,往年同期回升幅度平均为3.5个百分点。

  陈中涛表示,“与此相应,购进价格指数今年以来持续下降,由去年12月的52.6%下降到50%以内。3月份为44.4%,又比2月份下降3.3个百分点。这些情况反映出需求偏弱。”

  从企业角度来看,生产经营仍面临较大困难,主要受订单不足、劳动力成本上涨、资金紧张三大问题困扰。而且,进入今年以来,反映资金紧张的企业数量明显增加。

  中国社会科学院宏观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袁钢明对本报记者表示,从历年来看,汇丰数据的样本主要是小企业,与市场情况更接近,因为官方的样本主要是大企业,受到政策扶持,和市场情况有一定偏离。

  “即使从官方数据来看,3月的情况也是很弱的。有人说2月PMI下降是受春节影响,所以3月应该反弹,历年都是这样。但是3月没有反弹。去年PMI数据多次出现上升以后再下落然后继续回升的情况。总的来说,这次的上升是一种波动性变化,不是趋势性的。”袁钢明说。

  “中国经济从2012年起跌破8%,从季度来看,GDP增速是在7%到8%之间波动。PMI数据也反映了这个变动。基本上是三五个月上行,三五个月下行,交替升降,因为需求、产业结构、区域发展都在调整。PMI的变化是由转型期的特点决定的。”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对本报记者表示。

  经济下行压力凸显

  从已公布的2014年1-2月的各数据来看,2014年前两月的经济增长情况不容乐观。

  其中,中国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增长率为8.6%,创2009年以来最低增速,去年12月这一数值为9.7%。1-2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累计824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5%,去年同期为增长6.7%。消费方面,中国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增长率为11.8%,低于去年同期的12.3%。投资方面,中国1-2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年增长率为17.9%,低于去年全年19.6%的水平。出口方面,1-2月出口总值为3212.3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6%。

  “出口下降是和汇率升值有关,去年基数大也是原因之一;投资下降和财政支出慢、利率高有关系。”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学家祝宝良对本报记者表示,经济下行已经可以确定。

  “从经济形势来看,前两月整个经济指标全面下挫。最厉害的是电力和工业增加值、PPI指数、用电指数。如果仅凭PMI数据的微弱回升就认为经济回升,是和大多数数据不一致的,不合理。今年二月份的下降是新一届政府上台以来下降最厉害的一次。”袁钢明表示。

  “CPI实现全年目标没有什么问题,现在更值得关注的是PPI环比下跌情况,它反映的是企业对原材料的需求下降,如果持续下去,会有通货紧缩的趋势。”袁钢明说。

  王小广表示,PPI数值已经连续26个月为负,如果持续下去,将达到1998年至2000年水平,通缩风险隐现。

  政策宜微调不宜大动

  “经济形势严峻的根本原因在于,对总需求结构进行的调整没有进展,投资所占比重过高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投资比重过高会造成资金周转不灵,大量的资金沉淀,投资期限过长,产出过低。这是近几年来经济下滑的主要原因。比如钢铁,已经达到了过高的程度,不可能再上升了,只能往下走。”袁钢明表示。

  “政策不宜大动,应该微调。我认为在7%到8%之间都是正常。首先应该保证就业的稳定。对中小企业减负,比如减税和更多金融支持。”王小广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官方PMI调查同时发现,3月份,在受调查的企业中,反映资金紧张问题的企业比重达到42.5%,为去年以来的最高值。

  袁钢明认为,货币政策在保持稳健的同时应该放松一些。

  “判断货币政策是否恰当的标准是,采取的政策不会对经济造成很大的扰动。现在很多现象说明货币政策过紧了。其中,中小企业融资难就有资金过紧的原因。未必货币政策收得越紧,结构调整就越成功。货币政策太紧,市场需求会受到不适当的挤压。”袁钢明说。

  祝宝良则认为,目前货币政策已属稳健,政策的着力点应该放在结构改革上。

  “目前的利率高是由利率市场化造成的,央行行长周小川之前已经指出,在利率市场化的初期,金融部门的融资成本会提高,最后必然会传导到实体经济上去。”祝宝良表示,货币政策放松无法解决国有企业不计成本融资的问题。

  “应该在货币政策保持稳健的情况下,加快推进国企改革。另外,要对影子银行加强监管,在促使国企和地方政府把融资方式转向债券市场等直接融资的同时,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祝宝良说。


发送好友:http://finance.sixwl.com/shishiyaowen/162318.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