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时事要闻 >> 浏览文章

PPI与CPI分化老龄社会的普遍现象

发布时间:2014-3-17 14:00:00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红周刊 浏览: 【字体:

  数据的背离

  2月份中国物价数据显示,CPI同比增速为2%,PPI同比为-2%,显然两组数据是互相背离的。

  乍一看图1,好像CPI和PPI数据同步涨跌,只是幅度大小的差异,二者之间似乎并行不悖。但仔细观察看出问题,因为CPI不论涨幅高低,已经连续上涨5年,而PPI从2012年以后却持续两年下跌,显然二者之间出现了持续的背离,2012年以后的价格运行规律出现了本质性的变化。

PPI与CPI分化老龄社会的普遍现象中国物价数据PPICPI

 

  定基指数显示更明显的背离

  同比分析主要适于短期时序分析,而对于长期数据演变趋势,则要用定基指数来观测。长期分析不必考虑季节因素,无需做出主观调整,只需把环比数据累计起来,明确的趋势便一目了然。

  我们把2001年12月以后CPI和PPI定基指数列于图2,可以看出清晰地规律:

PPI与CPI分化老龄社会的普遍现象中国物价数据PPICPI

 

  1、2002~2007年,PPI定基指数显著领先于CPI定基指数,阶段性涨跌幅度均大于后者。PPI的领先时间大约3~4个月。

  2、2008~2010年期间,两个指数大体同方向运行,但CPI波动周期拉长,PPI波动周期变短,二者的随动关系出现了紊乱,PPI似乎走势更趋于凌乱,而CPI趋势日趋鲜明。

  3、2011年以后,CPI与PPI出现完全反向的运行趋势,前者持续上涨,后者持续下降。

  背离的深层原因——老龄化的到来

  起初,人们喜欢用劳动力成本,CPI的滞后效应等因素来解释这种背离,甚至一致认定CPI随后会下行,甚至变负,但是持续两年多了,CPI还是正数。其实考察一下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就会发现:这是人口红利逆转后的正常现象。

  图3展示了我国人口长期变化趋势。从中可以看到,由于上世纪50、60、70年代我国实行鼓励生育的政策,使得1965年以后中国进入劳动人口持续上升,被抚养人口比率持续下降的所谓“人口红利”时期,到2010年我国人口红利达到极致,当年劳动人口占比达到惊人的74.53%,抚养比例仅为34.17%,与历史平均值51%比较,我们享受了49.25%的人口红利。这个数据的经济学含义是,在制度、资源和技术水平相同的条件下,我国经济总量因为享受人口红利而比正常值高出49%。

PPI与CPI分化老龄社会的普遍现象中国物价数据PPICPI

 

  人口红利是由于人口生育节奏紊乱而导致的生产力不正常波动,只要享受人口红利,随后必然承担人口负债,受益多少,偿还多少,古今没有例外。也就是说,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增长是改革开放和人口红利叠加的结果,以往我们对制度红利的效果被过分夸大了。

  从图2可以看出,我国尽管依然享受人口红利,但效果日益减小,这对经济增速的长期下降形成了压力。

  假设其他因素不变化,按照人口红利的递减趋势,到2022年,由于人口红利下降导致的经济增速下降,将使我国潜在经济增速比2010年下降3.43个百分点,由于2010年我国潜在GDP在9%左右,那么到2022年,我国潜在GDP大致在5.6%。从这个角度说,即使没有外部的经济危机,即使没有四万亿后遗症,我国的经济增速也会在2022年降到5%~6%这一区间。

  经济发展一般的规律是,人口红利上升期,储蓄率提高,劳动力价格下降,投资率增加,伴随PPI的持续上行和CPI的相对滞后;到了人口红利衰减期,劳动力价格上升,储蓄率下降,投资减速,PPI下行,CPI上升。人口红利的逆转,导致在生产要素中机器设备与劳动力的价格发生逆转,基于这个逻辑,即使没有经济危机或债务危机,仅仅是人口红利变化,也足以造成CPI和PPI走势持续分化的趋势。


发送好友:http://finance.sixwl.com/shishiyaowen/161031.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