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转型发展遭遇瓶颈
产业结构失衡人才资源缺乏扶持政策不足
编者按:县域占我国国土面积的93%、人口的85%,多年来县域经济突飞猛进高速成长,已占国民经济半壁江山。近年来受国内外经济大环境影响,我国县域经济增速放缓,传统上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潜力已基本挖掘完,制度要素活力已经释放殆尽,发展进入瓶颈期。只有通过经济转型和体制松绑释放新的活力,形成内外合力,才能完成县域经济的最终突围。本报从今日起将推出“县域困局”上下篇,以飨读者。
《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在江苏、山东、浙江、甘肃等省份调研发现,受国内外经济大环境影响,目前我国县域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入次高速增长。县域经济单一依赖出口、资源以及投资拉动的传统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县域经济主要成分是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产品主要是传统产品,在产业结构偏重、人才资源缺乏的情况下,转型之路非常艰难。
县域经济增速普遍放缓
尽管今年以来县域经济整体出现企稳迹象,但无论东部沿海省份,还是中西部经济欠发达省份,地方生产总值和财税收入均呈现放缓趋势。尤其是在外需萎缩的形势下,项目投资拉动仍担当主力,消费占比增长缓慢,县域经济跨越转型任重道远。
近年,地处东部沿海的山东县域经济发展脚步明显放缓。在素有全国“建筑之乡”美誉的淄博市桓台县,经济气候倍感凉意。县经信局副局长张敬仲告诉记者,当地县域经济从2004年进入长达7年的高速发展阶段,年平均增速20%,个别年份达35%,2008年只短暂回落了半年时间。但这次经济回落从2012年下半年持续到现在,经济增速降至10%左右。可以说,2013年是一个从高速增长转入中速增长的转折点。从下半年开始经济有回暖迹象,但抬头信号太微弱。
地处胶济线西段的邹平县曾是梁漱溟开展乡村建设改革的试验点,当地县域经济较为发达,民营企业板块十分活跃,仅一个700多口人的韩店镇西王村就有四家上市公司。据邹平县经信局副局长王金东介绍,经过大力招商引资,邹平已由一个农业大县变为工业强县,目前全县形成纺织服装、冶金新材料、食品医药等六大产业。其中,作为传统产业的棉纺织服装加工业产值1000多亿元。但棉纱受东南亚市场冲击严重,纺织出口额占比由9年前的1/2降至1/4。现在,许多做贸易的转向从东南亚进口棉纱,进口棉纱每吨比国内便宜3000元左右。
江苏省江阴市此前多年G D P年均增速超过20%,财政收入更以高于G D P的速度增长,2011年至今已连续几年降到10%左右。多位东部地区经济强县的主要负责人表示,目前来看,县域经济增速放缓是较为明显的趋势。
在西北最大药材市场———甘肃省陇西县文峰中药材电子交易市场,屏幕上滚动着各地药材的实时行情,除西藏产的冬虫夏草等少数品种上涨外,多数产品下跌走绿。交易中心经理牛发良说,这个平台汇集了全国3000多个药材品种13年的历史价格等数据,对指导药农种植作用很大。但2013年以来中药材市场出现波动,中药材行业增速呈现回落趋势,可能是出口和大经济形势相关联。
农业县仍处农产品初加工阶段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调研时发现,东西部许多农业大县都依赖于自己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传统种植历史,建立了“一县一色”的特色经济体系,许多县域特色农业在全国已经有一定的产业比例和知名度,但其主打产品仍然以“较为原始”的形态在市场上销售,县域农产品的现代化水平较低。
地处胶东半岛的山东省栖霞市,素有“中国苹果之都”的称号,目前全市苹果种植面积达到70万亩,年产优质苹果150万吨。在全市66万人口当中,有40万人直接从事苹果栽培。当地群众将此称为“全市人均种果一亩地,全国人均供果一公斤”。
近年来,栖霞市通过多种方式提升苹果质量,但其销售的产品仍然主要是苹果本身,苹果的产业化链条拓展仍然不足。记者注意到,在当地的餐饮店铺里,当地人喜欢的苹果醋竟然不是当地的产品,当地群众觉得本地生产的产品口感不好,并不被市场所接受。
地处西部甘肃省陇南市的成县,则利用拥有悠久核桃种植历史的基础大力发展核桃种植,目前当地核桃种植面积已经达到50万亩,相当于人均栽植核桃50株。但在该县域内具备5000吨以上的核桃初加工企业只有6户。
由农民武土生创办的成县宏远土特产品有限公司是当地规模较大的核桃加工企业之一。在核桃收获季节,企业临时性雇工七八十人用手工的办法给核桃去壳。已经62岁的老武,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经销核桃。据他估算,当地每年出产的核桃当中,3成以上的没有经过任何处理或者只是简单拨皮后就出售,当地核桃产业仍然缺乏深加工,远远没有形成产业链。
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大力发展的中药材产业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当地2013年中药材种植面积大约为33万亩。陇西县副县长王文雁说,当地适合中药材种植的土地面积已经基本到顶了,想要增加种植面积已经变得很难。当地对于中药材的加工也基本停留在切片加工等初始阶段,可以进行中药材中间物提取等一些精深加工的企业仍然非常少。
这些农业大县普遍面临“富民”不“强县”的难题,这些县区特色农业的快速发展对农民增收效果明显,但农业产业对县级财力支撑较弱,难以支撑当地基础设施的发展。发展县域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农民收入,但如果没有县域财力的快速增长,将削弱政府对社会事业的保障能力,进而影响民生事业的进步。在栖霞市,2012年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0700元,其中农民收入的85%来自果业。但其地方财政收入仅为6.32亿元,这和周边县区几十亿元的财政收入水平相差甚远。
工业县企业发展面临“三高”
东部地区某经济强县县委书记说,县域经济主要是民营经济、中小企业,产品主要是传统产品,在市场低迷的背景下受到的挑战也最大。企业普遍面临税收高,融资成本高,劳动力成本增高等三高难题。转变方式,调整结构,优化升级是今后发展的主线,但在产业结构偏重、人才资源缺乏情况下,转型升级谈何容易。
县域经济中小项目占90%以上,利率市场化后,中小企业贷款成本上升,生存更加困难。山东邹平县经信局副局长王金东说,现在企业既难在市场不行,更难在融资成本太高。许多企业把流动资金贷款,用于项目建设,利率到了20%,银行不仅惜贷,还有多种费用,让企业买其理财产品。
江阴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陆礼平说,税收高,融资成本高,劳动力成本增高,对以传统产业为主的县域企业来说,将造成巨大压力。“发达地区人口密度大、开发强度高、环境容量小、历史欠账多,转型付出的代价、成本更高。”他说。
与此同时,东部向中西部产业转移的浪潮仍在继续。纬创资通公司近年来昆山公司已转移了1/3的产能到西部工厂。昆山市反映,全市每年转移企业超过300家,产业转移、腾笼换鸟是不可抗拒的潮流,但给地方带来的阵痛不可避免。
高层人才缺乏,创新能力不足,难以聚集高端要素,严重制约县域经济转型。昆山总人口超过200万,人才保有量约30万人,产业转型人才供给不足。
昆山市反映,城市功能不完善,教育、医疗资源特别是优质资源缺乏,有时给再好的待遇也难吸引高端人才,影响境外企业和人士入驻。市委书记管爱国说,高端企业是跟高端人才走的,转型升级关键在人,必须吸引高端人才。人才始终是县域发展的一大短板。
产业升级促成新经济增长点
增加农民收入是发展县域经济的根本目的,从东部一些发达地区的经验看,要富裕农民就必须减少农民,而减少农民的最重要途径就是工业化带动。因此,拉长农产品深加工及矿产资源加工产业链条,成为部分县域经济谋求跨越发展的重要手段。而对于传统产业唱主角的县域经济来说,其转型发展离不开对传统产业本身的改造提升。
多个县区在扩大农产品种植面积的同时,主导农产品的品质也不断提升。栖霞市注重提升苹果质量,及时推广配方施肥、建立了多处苹果专用肥料厂以确保当地产苹果的甜度和品质。陇西县在中药材种植过程中,推广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和无公害生产栽培技术,目前当地标准化基地种植的中药材比例已经能占到总面积的一半左右。
这些农业大县农产品的产业链条也在不断拉长,利用仓储、电子商务、物流等方式,这些县域内农业、特别是特色产业的附加值正在逐步提高。成县今年上半年成立了农林产品电子商务协会平台,县委书记还在微博上推荐叫卖本县特产核桃,当地通过网络把大山深处的上千吨核桃销售到全国各地。
传统农业生产当中高速分散的小规模家庭经营方式也在得到改变。农业大县利用土地流转的方式壮大和发展基层农业组织。栖霞市西城镇小庙前村农民马礼承包了两个苹果园,总面积达到200亩。他正在计划注册“马礼庄园”的家庭农场品牌。而他只是当地嘉和果品专业合作社的近百个成员之一,栖霞市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数量已经达到了535个。
这些农业大县也在尝试改变主导产业的较为单一的局面,利用相对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资源,尝试发展生态旅游等。栖霞市就利用丘处机故居等道教文化景观和山水资源,开拓以“游庄园、访道观、探山林、泡温泉、品美酒”为主要内容的旅游项目。
对于传统产业唱主角的县域经济来说,其转型发展离不开传统产业本身的改造提升。据西王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办公室主任陈铁介绍,面对国内产能过剩,小企业低价竞争,西王不再扩大产能规模,而是将精力放在不断开发新产品上,同样的玉米加工能力,但产值、附加值得到快速提升。新推出的鲜胚玉米胚芽油,比传统产品价格提升了40元/桶。
除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提升外,新的信息化营销模式也为传统县域产业增添了活力。在山东省邹平县好生镇佳佳恋电饭锅公司加工车间,生产线上的工人多数是附近农村妇女,但在公司的网店办公室内却是一色的本科毕业生。
多放政策活水激活县域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为更好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一些东西部县区干部提出,国家应在财政、金融、土地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一是建议集中使用中央惠农资金,集中力量解决县域发展瓶颈问题。甘肃陇西县副县长王文雁说,今后农村的青壮劳力越来越少,农业的根本出路在机械化,而现在一亩地40多元的补贴发给农户作用不大,建议从农业综合补贴中划出一部分,对专业服务队与农业合作社进行燃油补贴。成县县长李鹏军也建议将中央惠农政策资金“化零为整”,重点解决制约西部地方发展的道路等基础设施,特别是着重解决县域内农村以通村、通社道路,人畜饮水,危旧房屋改造为重点的基础设施欠账问题,从根本上增强县域发展的基础保证,以吸引更多的市场化投资。
二是建议在金融方面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李鹏军说,随着国有商业银行从农村收缩,近年来有的专业银行基本不给县域机构放款计划,资金短缺问题严重制约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建议进一步健全金融体系,组建适合县域经济发展特点的地方性中小金融组织,构建县级区域性资本市场,调整金融政策,增加信贷额度,加大金融部门对农户和县域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切实解决县域经济发展融资难的问题。西部县域交通落后,包括城市基础设施欠账较大,制约西部物流业、旅游业发展。西部县域经济发展,要依赖对矿产、旅游、生物等资源的开发,而单靠地方财力十分单薄,需要国家在基础设施上帮助实现突破。
三是建议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加大用地方面的支持力度。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轴瓦分会秘书长赵延刚建议,对经济发展较快、需要土地较集中的区域,可以采取一些鼓励发展的激励措施;对于有产业支撑、转移农村人口较多的乡(镇)和重点城镇,研究给予一些特殊的政策等,以便缓解县域经济发展在用地方面的瓶颈制约。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均由陈刚、吕福明、屠国玺、黎昌政、谢云挺采写
编者按:县域占我国国土面积的93%、人口的85%,多年来县域经济突飞猛进高速成长,已占国民经济半壁江山。近年来受国内外经济大环境影响,我国县域经济增速放缓,传统上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潜力已基本挖掘完,制度要素活力已经释放殆尽,发展进入瓶颈期。只有通过经济转型和体制松绑释放新的活力,形成内外合力,才能完成县域经济的最终突围。本报从今日起将推出“县域困局”上下篇,以飨读者。
《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在江苏、山东、浙江、甘肃等省份调研发现,受国内外经济大环境影响,目前我国县域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入次高速增长。县域经济单一依赖出口、资源以及投资拉动的传统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县域经济主要成分是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产品主要是传统产品,在产业结构偏重、人才资源缺乏的情况下,转型之路非常艰难。
县域经济增速普遍放缓
尽管今年以来县域经济整体出现企稳迹象,但无论东部沿海省份,还是中西部经济欠发达省份,地方生产总值和财税收入均呈现放缓趋势。尤其是在外需萎缩的形势下,项目投资拉动仍担当主力,消费占比增长缓慢,县域经济跨越转型任重道远。
近年,地处东部沿海的山东县域经济发展脚步明显放缓。在素有全国“建筑之乡”美誉的淄博市桓台县,经济气候倍感凉意。县经信局副局长张敬仲告诉记者,当地县域经济从2004年进入长达7年的高速发展阶段,年平均增速20%,个别年份达35%,2008年只短暂回落了半年时间。但这次经济回落从2012年下半年持续到现在,经济增速降至10%左右。可以说,2013年是一个从高速增长转入中速增长的转折点。从下半年开始经济有回暖迹象,但抬头信号太微弱。
地处胶济线西段的邹平县曾是梁漱溟开展乡村建设改革的试验点,当地县域经济较为发达,民营企业板块十分活跃,仅一个700多口人的韩店镇西王村就有四家上市公司。据邹平县经信局副局长王金东介绍,经过大力招商引资,邹平已由一个农业大县变为工业强县,目前全县形成纺织服装、冶金新材料、食品医药等六大产业。其中,作为传统产业的棉纺织服装加工业产值1000多亿元。但棉纱受东南亚市场冲击严重,纺织出口额占比由9年前的1/2降至1/4。现在,许多做贸易的转向从东南亚进口棉纱,进口棉纱每吨比国内便宜3000元左右。
江苏省江阴市此前多年G D P年均增速超过20%,财政收入更以高于G D P的速度增长,2011年至今已连续几年降到10%左右。多位东部地区经济强县的主要负责人表示,目前来看,县域经济增速放缓是较为明显的趋势。
在西北最大药材市场———甘肃省陇西县文峰中药材电子交易市场,屏幕上滚动着各地药材的实时行情,除西藏产的冬虫夏草等少数品种上涨外,多数产品下跌走绿。交易中心经理牛发良说,这个平台汇集了全国3000多个药材品种13年的历史价格等数据,对指导药农种植作用很大。但2013年以来中药材市场出现波动,中药材行业增速呈现回落趋势,可能是出口和大经济形势相关联。
农业县仍处农产品初加工阶段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调研时发现,东西部许多农业大县都依赖于自己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传统种植历史,建立了“一县一色”的特色经济体系,许多县域特色农业在全国已经有一定的产业比例和知名度,但其主打产品仍然以“较为原始”的形态在市场上销售,县域农产品的现代化水平较低。
地处胶东半岛的山东省栖霞市,素有“中国苹果之都”的称号,目前全市苹果种植面积达到70万亩,年产优质苹果150万吨。在全市66万人口当中,有40万人直接从事苹果栽培。当地群众将此称为“全市人均种果一亩地,全国人均供果一公斤”。
近年来,栖霞市通过多种方式提升苹果质量,但其销售的产品仍然主要是苹果本身,苹果的产业化链条拓展仍然不足。记者注意到,在当地的餐饮店铺里,当地人喜欢的苹果醋竟然不是当地的产品,当地群众觉得本地生产的产品口感不好,并不被市场所接受。
地处西部甘肃省陇南市的成县,则利用拥有悠久核桃种植历史的基础大力发展核桃种植,目前当地核桃种植面积已经达到50万亩,相当于人均栽植核桃50株。但在该县域内具备5000吨以上的核桃初加工企业只有6户。
由农民武土生创办的成县宏远土特产品有限公司是当地规模较大的核桃加工企业之一。在核桃收获季节,企业临时性雇工七八十人用手工的办法给核桃去壳。已经62岁的老武,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经销核桃。据他估算,当地每年出产的核桃当中,3成以上的没有经过任何处理或者只是简单拨皮后就出售,当地核桃产业仍然缺乏深加工,远远没有形成产业链。
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大力发展的中药材产业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当地2013年中药材种植面积大约为33万亩。陇西县副县长王文雁说,当地适合中药材种植的土地面积已经基本到顶了,想要增加种植面积已经变得很难。当地对于中药材的加工也基本停留在切片加工等初始阶段,可以进行中药材中间物提取等一些精深加工的企业仍然非常少。
这些农业大县普遍面临“富民”不“强县”的难题,这些县区特色农业的快速发展对农民增收效果明显,但农业产业对县级财力支撑较弱,难以支撑当地基础设施的发展。发展县域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农民收入,但如果没有县域财力的快速增长,将削弱政府对社会事业的保障能力,进而影响民生事业的进步。在栖霞市,2012年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0700元,其中农民收入的85%来自果业。但其地方财政收入仅为6.32亿元,这和周边县区几十亿元的财政收入水平相差甚远。
工业县企业发展面临“三高”
东部地区某经济强县县委书记说,县域经济主要是民营经济、中小企业,产品主要是传统产品,在市场低迷的背景下受到的挑战也最大。企业普遍面临税收高,融资成本高,劳动力成本增高等三高难题。转变方式,调整结构,优化升级是今后发展的主线,但在产业结构偏重、人才资源缺乏情况下,转型升级谈何容易。
县域经济中小项目占90%以上,利率市场化后,中小企业贷款成本上升,生存更加困难。山东邹平县经信局副局长王金东说,现在企业既难在市场不行,更难在融资成本太高。许多企业把流动资金贷款,用于项目建设,利率到了20%,银行不仅惜贷,还有多种费用,让企业买其理财产品。
江阴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陆礼平说,税收高,融资成本高,劳动力成本增高,对以传统产业为主的县域企业来说,将造成巨大压力。“发达地区人口密度大、开发强度高、环境容量小、历史欠账多,转型付出的代价、成本更高。”他说。
与此同时,东部向中西部产业转移的浪潮仍在继续。纬创资通公司近年来昆山公司已转移了1/3的产能到西部工厂。昆山市反映,全市每年转移企业超过300家,产业转移、腾笼换鸟是不可抗拒的潮流,但给地方带来的阵痛不可避免。
高层人才缺乏,创新能力不足,难以聚集高端要素,严重制约县域经济转型。昆山总人口超过200万,人才保有量约30万人,产业转型人才供给不足。
昆山市反映,城市功能不完善,教育、医疗资源特别是优质资源缺乏,有时给再好的待遇也难吸引高端人才,影响境外企业和人士入驻。市委书记管爱国说,高端企业是跟高端人才走的,转型升级关键在人,必须吸引高端人才。人才始终是县域发展的一大短板。
产业升级促成新经济增长点
增加农民收入是发展县域经济的根本目的,从东部一些发达地区的经验看,要富裕农民就必须减少农民,而减少农民的最重要途径就是工业化带动。因此,拉长农产品深加工及矿产资源加工产业链条,成为部分县域经济谋求跨越发展的重要手段。而对于传统产业唱主角的县域经济来说,其转型发展离不开对传统产业本身的改造提升。
多个县区在扩大农产品种植面积的同时,主导农产品的品质也不断提升。栖霞市注重提升苹果质量,及时推广配方施肥、建立了多处苹果专用肥料厂以确保当地产苹果的甜度和品质。陇西县在中药材种植过程中,推广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和无公害生产栽培技术,目前当地标准化基地种植的中药材比例已经能占到总面积的一半左右。
这些农业大县农产品的产业链条也在不断拉长,利用仓储、电子商务、物流等方式,这些县域内农业、特别是特色产业的附加值正在逐步提高。成县今年上半年成立了农林产品电子商务协会平台,县委书记还在微博上推荐叫卖本县特产核桃,当地通过网络把大山深处的上千吨核桃销售到全国各地。
传统农业生产当中高速分散的小规模家庭经营方式也在得到改变。农业大县利用土地流转的方式壮大和发展基层农业组织。栖霞市西城镇小庙前村农民马礼承包了两个苹果园,总面积达到200亩。他正在计划注册“马礼庄园”的家庭农场品牌。而他只是当地嘉和果品专业合作社的近百个成员之一,栖霞市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数量已经达到了535个。
这些农业大县也在尝试改变主导产业的较为单一的局面,利用相对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资源,尝试发展生态旅游等。栖霞市就利用丘处机故居等道教文化景观和山水资源,开拓以“游庄园、访道观、探山林、泡温泉、品美酒”为主要内容的旅游项目。
对于传统产业唱主角的县域经济来说,其转型发展离不开传统产业本身的改造提升。据西王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办公室主任陈铁介绍,面对国内产能过剩,小企业低价竞争,西王不再扩大产能规模,而是将精力放在不断开发新产品上,同样的玉米加工能力,但产值、附加值得到快速提升。新推出的鲜胚玉米胚芽油,比传统产品价格提升了40元/桶。
除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提升外,新的信息化营销模式也为传统县域产业增添了活力。在山东省邹平县好生镇佳佳恋电饭锅公司加工车间,生产线上的工人多数是附近农村妇女,但在公司的网店办公室内却是一色的本科毕业生。
多放政策活水激活县域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为更好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一些东西部县区干部提出,国家应在财政、金融、土地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一是建议集中使用中央惠农资金,集中力量解决县域发展瓶颈问题。甘肃陇西县副县长王文雁说,今后农村的青壮劳力越来越少,农业的根本出路在机械化,而现在一亩地40多元的补贴发给农户作用不大,建议从农业综合补贴中划出一部分,对专业服务队与农业合作社进行燃油补贴。成县县长李鹏军也建议将中央惠农政策资金“化零为整”,重点解决制约西部地方发展的道路等基础设施,特别是着重解决县域内农村以通村、通社道路,人畜饮水,危旧房屋改造为重点的基础设施欠账问题,从根本上增强县域发展的基础保证,以吸引更多的市场化投资。
二是建议在金融方面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李鹏军说,随着国有商业银行从农村收缩,近年来有的专业银行基本不给县域机构放款计划,资金短缺问题严重制约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建议进一步健全金融体系,组建适合县域经济发展特点的地方性中小金融组织,构建县级区域性资本市场,调整金融政策,增加信贷额度,加大金融部门对农户和县域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切实解决县域经济发展融资难的问题。西部县域交通落后,包括城市基础设施欠账较大,制约西部物流业、旅游业发展。西部县域经济发展,要依赖对矿产、旅游、生物等资源的开发,而单靠地方财力十分单薄,需要国家在基础设施上帮助实现突破。
三是建议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加大用地方面的支持力度。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轴瓦分会秘书长赵延刚建议,对经济发展较快、需要土地较集中的区域,可以采取一些鼓励发展的激励措施;对于有产业支撑、转移农村人口较多的乡(镇)和重点城镇,研究给予一些特殊的政策等,以便缓解县域经济发展在用地方面的瓶颈制约。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均由陈刚、吕福明、屠国玺、黎昌政、谢云挺采写
发送好友:http://finance.sixwl.com/shishiyaowen/160304.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
上一篇:京津冀共寻区域协调发展
下一篇:中斯自贸区联合可行性研究结束
·上半年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15%左右,符合预期2014.07.17
·进军智能电网,内外并举跨越发展2014.07.17
·小盘精灵,涨涨涨(2014.7.17)第二期2014.07.17
·短线接力赛,谁会涨停板(2014.7.17)第二期2014.07.17
·小盘精灵,涨涨涨(2014.7.17)第一期2014.07.17
·短线接力赛,谁会涨停板(2014.7.17)第一期2014.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