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时事要闻 >> 浏览文章

点亮经济强镇 京津方能肝胆相照

发布时间:2014-3-11 16:32:00 来源:投资时报 浏览: 【字体:

  如果能够打通北京东南部、河北廊坊、天津西部这样一条线状发展带,则京津最后将连成一体,造就一个庞大的繁荣经济区

  文|罗天昊

  今年全国两会上,因为有会前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考察时的“一亩三分地”讲话,京津冀一体化和首都经济圈话题重新成为热点。

  在去年的两会上,天津市长黄兴国曾表示,天津与北京“唇齿相依”,未来应加强合作。而在此前,北京市长王安顺也提出,要大力发展产业新城,东扩南进,北京向东,即是天津。

  远亲尤可近,兄弟如仇雠?京津失调,传闻已久。如今互送秋波,实为难得。

  导致京津冀一体化不能有效实现的重大原因之一,在于北京与天津之间,不能像珠三角或者长三角的中心城市那样,在中心之间造就“联系纽带”。每到夜晚,北京五环内万家灯火,而五环外的郊区,除各个郊区的中心治所外,均是一片荒芜。从天津往西,亦是如此。

  也就是说,在北京和天津这两个大城市之间,缺少繁荣的小镇。

  京津冀一体化,首先必须解决京津一体化,而只有北京和天津均实现“小镇”崛起,方才可以实现。同时,作为两大直辖市,其特殊的政治地位,亦需特殊的合作与协调模式。

  小镇不兴,大器难成

  与所有头枕高山的战略要地一样,原为幽云十六州的北京,其西部与北部为燕山山脉阻隔,基本已经无法成为城市中心,从地图上看,北京需东扩南下之后,方与天津连接一体,形成华北最重要的城市带。

  而要实现京津大城市的一体化,作为北京东部的通州区,将成为未来北京外城发展的首要之地。奥运之后,北京已将“集中力量、聚焦通州”作为北京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未来,通州新城将成为北京的门户,北京的目标是,在2015年将通州新城建成以总部形态为特征的高端文化商务中心和以时尚特色为主题的都市休闲消费中心。如果通州新城他日建成,北京的中心必然东移。

  在北京未来的南城建设中,大兴的重新规划亦提上了议事日程。去年,亦庄已经向大兴再借26平方公里,亦庄的规划是,到“十二五”末期产值达到6000亿元。届时,大兴将从农业区变为高新技术和高端产业区。

  事实上,无论是通州新城还是亦庄的“独立”,都只是未来北京东进南扩的开始,而非结束。相对而言,环渤海大经济区,其发达程度远远落后于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特别是珠三角区域,在广州和深圳两大中心城市带动下,普遍出现了“小城小镇”的格局,如顺德,面积只有800多平方公里,比通州和大兴都要小,却拆分为十个镇,形成了一镇一产业的局面,中国的家具王国、家电王国、木工王国,均在这些小镇产生。东莞面积为2465平方公里,除城区外,还设有28个镇,每个镇都非常发达。

  通州和大兴作为北京相对比较发达的郊区,在未来经济腾飞之时,继续进行内部分拆,发展出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小镇,亦大有可能。

  而天津方面,则需要向西北与北京对接。如果能够打通北京东南部、河北廊坊、天津西部这样一条线状发展带,则京津最后将连成一体,造就一个庞大的繁荣经济区。

  京津调和,河北搭梯

  京津比邻而居,却不能肝胆相照。其中一个很大原因,当然是彼此定位的模糊乃至重叠。天津虽被国家规划为中国北方的经济中心,但是北京却不仅是中国整个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亦是北方事实上的经济中心。

  由于京津之间的竞争无序,整个京津冀一体化亦无法落实。

  早在2004年2月,国家发改委曾在河北省廊坊市召开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讨会,达成了加强区域合作的所谓“廊坊共识”,吊诡的是,几个五年计划过去了,这一规划都无法出台。

  不仅是天津与北京之间竞争激烈,存在产业雷同,天津与河北之间亦存在诸多竞争。比如在港口方面,滨海新区凭借港口优势快速崛起,而河北则祭出了曹妃甸港、黄骅港、秦皇岛港等,欲与天津港一争高下。

  在此过程中,北京明显倒向河北,北京曾想兴建京唐港,甚至借道秦皇岛港。而天津港则拥有广阔的腹地,从内蒙到蒙古,从东北到俄罗斯,从新疆到中亚,三条大陆线与港口相连。作为天然的海洋之城,天津有理由在未来雄心勃发,独立于北京。

  相对长三角诸城市之间的互相促进,京津冀经济区却互相制衡,天津没有向西北对接北京,而是南向海洋,同时河北亦在海洋与天津争雄。由此,京津冀的经济总量,在全国经济的占比逐步下降,无法与长三角和珠三角比肩。

  未来,京津冀一体化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彼此的错位发展。北京产业转移基本完成,留下高端产业与文化产业、服务业。天津拥有北方第一大港,且土地资源丰富,发展大型制造业、高新科技产业,均有巨大空间。按照天津目前的发展速度,十年内总量追上北京并不难。而河北,则可重点发展制造业,承接北京和天津的产业。

  在国外的很多城市,都建立了诸如市场联合办公会之类的平级协调机制。但是京津之间却难以协调。北京和天津都是直辖市,最高长官都忝列中央政治局,如此,能协调京津关系的,至少得设置为副总理级,目前显然不现实。

  在京津之间,必须找到一个第三方,成为连接两大巨头之间的载体。由此,河北的作用开始凸显。北京的产业转移,主要就是惠及河北,首钢搬迁到唐山的曹妃甸,只是一个开始。

  2010年7月,京冀签署《北京市、河北省合作框架协议》,推动京冀合作。当年10月,河北方面圈定了14个县市成为环首都经济圈城市,并在后来更名为“环首都绿色经济圈”。

  2011年,也是河北方面出头,在廊坊举办了京津冀三方的合作会议。其实,北京和天津不用争谁是老大,河北的梯子,京津的面子。

  未来,如北京向东南发展,打通北京东南部、河北廊坊、天津西部区域,则可新崛起一个延绵上百公里的庞大城市带,由此形成一条轴线,京津冀连为一体,再加上天津连接滨海新区,与河北的黄骅、唐山等隔海相望,这一京津冀城市群人口总量过亿,在中国的经济版图中将更为重要,在全球城市群中亦属罕见,其价值无论如何评估都不过分。

  (罗天昊,战略学者,国资委商业科技质量中心研究员,致力于国家和城市竞争战略、区域经济与产业经济研究。主持研发“中国省市发展质量”排名。)


发送好友:http://finance.sixwl.com/shishiyaowen/160236.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