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是不是“新一线城市”并不重要
刚刚履新长沙市长的胡衡华,兼具企业管理背景(衡钢集团总经理)、地方行政历练(益阳市长)与宏观调控经验(湖南省经委主任、湖南省发改委主任)等多重履历,他主政下的长沙将会有何作为?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长沙市市长胡衡华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专访。
投资者和市民的评价更重要
经济观察报:在一项媒体排行中,全国15个“新一线城市”,长沙排名第十。你是否认可把长沙定位为一线城市?作为这个城市的市长,你又是如何定位长沙的呢?
胡衡华:我觉得长沙是不是“新一线城市”其实并不重要,因为城市是在不断发展的,今年你跑在前面,明年可能就被别的城市超过了,关键是投资者怎么评价我们的城市,市民对我们的城市有没有认同感与归属感。
我希望长沙是一个创业环境优越、人居环境良好的高品质城市,能吸引大量的投资者来创业,城市配套功能完备,生活舒适便捷,城市发展建立在坚实的产业基础之上,市民的幸福感不断增强。
经济观察报:2014年,长沙人依然和PRADA、DIOR、FENDI保持着“一条铁路的距离”,也尚未和宜家、7-ELEVEN建立关系,境外高端酒店则只有喜来登一家。对于全球500强企业、一线品牌的引入,长沙是否有一个总体规划方案?
胡衡华:长沙已逐步成为中部投资的洼地,目前在长沙直接投资、设立分公司和办事机构的境外世界500强企业已有120家,其中有直接投资的达到49家。
我想招商引资不在于制定了多少规划,关键在于引进落地了多少项目,在于形成了多少现实生产力。我们将发扬钉钉子的精神,创新招商方式,吸引更多500强企业、一线品牌来长投资。
经济观察报:城市品质决定城市品牌,长沙将采取什么举措打造品质城市?
胡衡华:城市有品质才有品牌。过硬的城市品牌带来的将是强大的要素“聚集效应”,使城市发展步入良性循环。相反,城市品质不高,就会带来“挤出效应”,增强发展的成本。
规划是城市建设发展的“起点”和“龙头”。我们将实行城市规划、产业规划、用地规划等“多规合一”,实现产城融合,推动长沙由“单核心圈层蔓延式”向“多中心轴组团式”发展。
城市的开发建设是提升城市品质的有力支撑。一是完善配套功能。重点是加快现代化交通体系建设,改造提升地下管网建设;完善公共服务和现代信息体系建设,让市民生产生活更加方便、舒适。二是建设品质工程。紧紧围绕打造湘江“百里滨水走廊”,精心规划建设沿江建筑、亲水设施、产业项目和文化生态景观,形成最优的功能布局和最美的视觉走廊。三是优化生态环境。加强城市生态保护和人居环境建设,实施“清霾”、“碧水”、“静音”等行动,加强污染源头预防和治理。
同时还要大力提升城市管理品质。整合城市管理资源,以责任网格为单位,以无间隙覆盖为目标,有效改善城市管理中的“条块”关系,建立高效运转的协调机制,形成政府各部门与社会各阶层联动,政府与全体市民共同参与的城市管理格局,提高综合管理效能。
靠“卖地”筹资越来越行不通
经济观察报:2020年长沙市总人口将达到1000万,需要修建七条地铁,15条过江通道,这是极大的一笔投资。政府如何保证资金的投入与回报?如何平衡与改善民生的关系?
胡衡华:城市公共设施的公益性,决定了必须发挥政府的作用。公共设施建设领域,比如过江通道,完全是无利可图的。重大交通设施与改善民生并不矛盾,重大交通设施建设本身就是为了解决老百姓出行问题,让城市更加通畅、便捷。
我们要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把节约出来的钱投向民生和建设、发展最需要的地方。另外,要更多地依靠市场的手段,向市场进行融资,解决好发展中“钱”的问题。充分发挥好各种融资平台的作用,进行适度规模的融资,严控债务风险。同时,积极探索市政债券、“可续债”等多种方式,为经济社会发展筹集更多资金。
经济观察报:湖南省的总体债务问题排名被认为在全国的第二梯队,长沙的地方债务有多大规模?占湖南的比重是多大?你如何看待地方债务问题?
胡衡华:跟全国一样,湖南及长沙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也有举债,形成了一定的地方性债务。
长沙近些年来政府举债主要用于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比如湘江过江隧道、地铁建设等,债务总体上在可控范围,而且每一笔债务都有相应的偿债机制,因此不存在债务风险。
对待债务一定要有理性的态度,既不能“谈债色变”,也不能“举债成瘾”,一定要在防范财务风险的前提下理性举债,科学理财,用好每一笔举债资金,发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有作用。
经济观察报:有人认为市长就是城市的老板,要把城市的各种资源拿出来合理经营。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你认为目前经营长沙着重要解决什么问题?
胡衡华:“市长就是城市的老板”这个说法并不科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政府要做的是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让市场主体放手发展。
我觉得政府投资和国有资本应从一般性竞争性领域退出,不“与民争利”,政府投资应该投向民间资本不愿意投资的非盈利性领域,比如公共设施建设。
所谓的“经营城市”是城市建设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实质上就是由竞争机制决定资源的价格,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许多城市的实践证明,“经营城市”为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那种靠“卖地”来筹集城市建设资金的办法越来越走不通了,现在最重要的还是培育市场主体。
“经适房货币化补贴”走对了
经济观察报:“打车难、路况拥堵”是不少人对长沙的直观感受,长沙将采取哪些措施缓解拥堵?
胡衡华:“治堵”既要治标,更要治本。2013年长沙机动车保有量接近160万台,必须综合治堵。将交通规划放在城市规划设计的首要位置。交通规划做好了,内循环科学合理,就会有效减少拥堵,提高畅通程度。
地铁将为长沙注入新的活力。“十二五”期间长沙地铁建设里程96.3公里,总投资近640亿元。2号线正式运营,标志着长沙进入地铁时代。
大力推进公交都市建设。通过优化线路、降低票价、开辟BRT专用通道等措施,推动“公交都市”建设更加惠民利民,吸引市民更多选择公交出行,减少私家车出行频次,提升道路畅通能力。
经济观察报:你对建设经济适用房持什么态度?
胡衡华:在过去的实践中,我们发现,政府建设经适房大多建在相对偏僻的地方,式样单一,也没有产权,许多低收入居民并不满意。2008年后,就不再建经适房了,而是实行经适房货币化补贴。
经适房货币化补贴,改过去“补砖头”为“补人头”,既实现了按需选房,很快改善了居住条件,又消化了存量住房,促进了房地产健康发展。可以说,一举多得。
2008年以来,我们共发放补贴资金20亿元,为3万多家庭圆了住房梦。实践证明,这项改革是成功的。
四市合作要摒弃门户之见
经济观察报:“全面深化改革”正在有序推进,长沙作为湖南的省会,将会有哪些改革举措?准备如何推进?
胡衡华:发展的难点就是改革的重点。我们将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充分发挥积极主动性,着力推进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一是推进商事制度改革。于今年1月1日起,将工商注册登记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按照“宽进严管”的总原则,重点是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商事主体年报备案、工商登记注册与经营项目审批相分离等8项制度,最大程度地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
二是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今年1月,我们第一批下放了99项市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三是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将两型理念贯穿于长沙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加强环境保护,构建两型产业体系和两型体制机制,促进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当好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的排头兵和先行者。四是推进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改革。通过完善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促进政事分开;通过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促进政企分开。
经济观察报:2月28日,长沙、合肥、南昌、武汉四省会城市书记市长长沙再聚首,签订《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第二届会商会(长沙)宣言》。你是如何看待长沙在中部四省会城市里的地位?
胡衡华:长江中游城市群将是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经济发展区后迅速崛起的“第四极”,四省会城市合作目的是通过“抱团取暖”,实现共同发展。
长沙、合肥、南昌、武汉四市,有许多共同点,也各有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求同存异,合作共赢”将是未来四市合作的主题。
四市的合作目前已形成总体战略合作协议和11个分项协议,今年还将就城镇化、产业和基础设施布局、生态建设等方面共同争取国家层面更大政策支持。
四市合作要摒弃门户之见,取长补短,扬长避短,在合作共赢中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长沙市市长胡衡华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专访。
投资者和市民的评价更重要
经济观察报:在一项媒体排行中,全国15个“新一线城市”,长沙排名第十。你是否认可把长沙定位为一线城市?作为这个城市的市长,你又是如何定位长沙的呢?
胡衡华:我觉得长沙是不是“新一线城市”其实并不重要,因为城市是在不断发展的,今年你跑在前面,明年可能就被别的城市超过了,关键是投资者怎么评价我们的城市,市民对我们的城市有没有认同感与归属感。
我希望长沙是一个创业环境优越、人居环境良好的高品质城市,能吸引大量的投资者来创业,城市配套功能完备,生活舒适便捷,城市发展建立在坚实的产业基础之上,市民的幸福感不断增强。
经济观察报:2014年,长沙人依然和PRADA、DIOR、FENDI保持着“一条铁路的距离”,也尚未和宜家、7-ELEVEN建立关系,境外高端酒店则只有喜来登一家。对于全球500强企业、一线品牌的引入,长沙是否有一个总体规划方案?
胡衡华:长沙已逐步成为中部投资的洼地,目前在长沙直接投资、设立分公司和办事机构的境外世界500强企业已有120家,其中有直接投资的达到49家。
我想招商引资不在于制定了多少规划,关键在于引进落地了多少项目,在于形成了多少现实生产力。我们将发扬钉钉子的精神,创新招商方式,吸引更多500强企业、一线品牌来长投资。
经济观察报:城市品质决定城市品牌,长沙将采取什么举措打造品质城市?
胡衡华:城市有品质才有品牌。过硬的城市品牌带来的将是强大的要素“聚集效应”,使城市发展步入良性循环。相反,城市品质不高,就会带来“挤出效应”,增强发展的成本。
规划是城市建设发展的“起点”和“龙头”。我们将实行城市规划、产业规划、用地规划等“多规合一”,实现产城融合,推动长沙由“单核心圈层蔓延式”向“多中心轴组团式”发展。
城市的开发建设是提升城市品质的有力支撑。一是完善配套功能。重点是加快现代化交通体系建设,改造提升地下管网建设;完善公共服务和现代信息体系建设,让市民生产生活更加方便、舒适。二是建设品质工程。紧紧围绕打造湘江“百里滨水走廊”,精心规划建设沿江建筑、亲水设施、产业项目和文化生态景观,形成最优的功能布局和最美的视觉走廊。三是优化生态环境。加强城市生态保护和人居环境建设,实施“清霾”、“碧水”、“静音”等行动,加强污染源头预防和治理。
同时还要大力提升城市管理品质。整合城市管理资源,以责任网格为单位,以无间隙覆盖为目标,有效改善城市管理中的“条块”关系,建立高效运转的协调机制,形成政府各部门与社会各阶层联动,政府与全体市民共同参与的城市管理格局,提高综合管理效能。
靠“卖地”筹资越来越行不通
经济观察报:2020年长沙市总人口将达到1000万,需要修建七条地铁,15条过江通道,这是极大的一笔投资。政府如何保证资金的投入与回报?如何平衡与改善民生的关系?
胡衡华:城市公共设施的公益性,决定了必须发挥政府的作用。公共设施建设领域,比如过江通道,完全是无利可图的。重大交通设施与改善民生并不矛盾,重大交通设施建设本身就是为了解决老百姓出行问题,让城市更加通畅、便捷。
我们要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把节约出来的钱投向民生和建设、发展最需要的地方。另外,要更多地依靠市场的手段,向市场进行融资,解决好发展中“钱”的问题。充分发挥好各种融资平台的作用,进行适度规模的融资,严控债务风险。同时,积极探索市政债券、“可续债”等多种方式,为经济社会发展筹集更多资金。
经济观察报:湖南省的总体债务问题排名被认为在全国的第二梯队,长沙的地方债务有多大规模?占湖南的比重是多大?你如何看待地方债务问题?
胡衡华:跟全国一样,湖南及长沙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也有举债,形成了一定的地方性债务。
长沙近些年来政府举债主要用于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比如湘江过江隧道、地铁建设等,债务总体上在可控范围,而且每一笔债务都有相应的偿债机制,因此不存在债务风险。
对待债务一定要有理性的态度,既不能“谈债色变”,也不能“举债成瘾”,一定要在防范财务风险的前提下理性举债,科学理财,用好每一笔举债资金,发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有作用。
经济观察报:有人认为市长就是城市的老板,要把城市的各种资源拿出来合理经营。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你认为目前经营长沙着重要解决什么问题?
胡衡华:“市长就是城市的老板”这个说法并不科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政府要做的是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让市场主体放手发展。
我觉得政府投资和国有资本应从一般性竞争性领域退出,不“与民争利”,政府投资应该投向民间资本不愿意投资的非盈利性领域,比如公共设施建设。
所谓的“经营城市”是城市建设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实质上就是由竞争机制决定资源的价格,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许多城市的实践证明,“经营城市”为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那种靠“卖地”来筹集城市建设资金的办法越来越走不通了,现在最重要的还是培育市场主体。
“经适房货币化补贴”走对了
经济观察报:“打车难、路况拥堵”是不少人对长沙的直观感受,长沙将采取哪些措施缓解拥堵?
胡衡华:“治堵”既要治标,更要治本。2013年长沙机动车保有量接近160万台,必须综合治堵。将交通规划放在城市规划设计的首要位置。交通规划做好了,内循环科学合理,就会有效减少拥堵,提高畅通程度。
地铁将为长沙注入新的活力。“十二五”期间长沙地铁建设里程96.3公里,总投资近640亿元。2号线正式运营,标志着长沙进入地铁时代。
大力推进公交都市建设。通过优化线路、降低票价、开辟BRT专用通道等措施,推动“公交都市”建设更加惠民利民,吸引市民更多选择公交出行,减少私家车出行频次,提升道路畅通能力。
经济观察报:你对建设经济适用房持什么态度?
胡衡华:在过去的实践中,我们发现,政府建设经适房大多建在相对偏僻的地方,式样单一,也没有产权,许多低收入居民并不满意。2008年后,就不再建经适房了,而是实行经适房货币化补贴。
经适房货币化补贴,改过去“补砖头”为“补人头”,既实现了按需选房,很快改善了居住条件,又消化了存量住房,促进了房地产健康发展。可以说,一举多得。
2008年以来,我们共发放补贴资金20亿元,为3万多家庭圆了住房梦。实践证明,这项改革是成功的。
四市合作要摒弃门户之见
经济观察报:“全面深化改革”正在有序推进,长沙作为湖南的省会,将会有哪些改革举措?准备如何推进?
胡衡华:发展的难点就是改革的重点。我们将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充分发挥积极主动性,着力推进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一是推进商事制度改革。于今年1月1日起,将工商注册登记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按照“宽进严管”的总原则,重点是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商事主体年报备案、工商登记注册与经营项目审批相分离等8项制度,最大程度地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
二是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今年1月,我们第一批下放了99项市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三是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将两型理念贯穿于长沙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加强环境保护,构建两型产业体系和两型体制机制,促进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当好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的排头兵和先行者。四是推进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改革。通过完善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促进政事分开;通过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促进政企分开。
经济观察报:2月28日,长沙、合肥、南昌、武汉四省会城市书记市长长沙再聚首,签订《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第二届会商会(长沙)宣言》。你是如何看待长沙在中部四省会城市里的地位?
胡衡华:长江中游城市群将是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经济发展区后迅速崛起的“第四极”,四省会城市合作目的是通过“抱团取暖”,实现共同发展。
长沙、合肥、南昌、武汉四市,有许多共同点,也各有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求同存异,合作共赢”将是未来四市合作的主题。
四市的合作目前已形成总体战略合作协议和11个分项协议,今年还将就城镇化、产业和基础设施布局、生态建设等方面共同争取国家层面更大政策支持。
四市合作要摒弃门户之见,取长补短,扬长避短,在合作共赢中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发送好友:http://finance.sixwl.com/shishiyaowen/160161.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
上一篇:经营城市远不是有些人的简单算法
下一篇:与东部比拼资源与效率
·上半年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15%左右,符合预期2014.07.17
·进军智能电网,内外并举跨越发展2014.07.17
·小盘精灵,涨涨涨(2014.7.17)第二期2014.07.17
·短线接力赛,谁会涨停板(2014.7.17)第二期2014.07.17
·小盘精灵,涨涨涨(2014.7.17)第一期2014.07.17
·短线接力赛,谁会涨停板(2014.7.17)第一期2014.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