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时事要闻 >> 浏览文章

新型城镇化“地方版”路径渐明

发布时间:2014-2-24 11:21:00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浏览: 【字体:

  城之眼

  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政府工作报告均提到了城镇化这一话题,近半省份以千字左右篇幅详述。其中,至少有29个省份明确提出要 “推进新型城镇化”。

  本报记者 张倪

  2014年省级地方两会日前已全部谢幕。作为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部署改革之后的第一次地方两会,各地关注的焦点与中央改革部署一脉相承。新型城镇化自然成为今年地方两会热议的话题。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经过梳理发现,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政府工作报告均提到了城镇化这一话题,近半省份以千字左右篇幅详述。其中,至少有29个省份明确提出要“推进新型城镇化”。

  纵观各地提出的城镇化目标,因地制宜成为最大特色。作为多山内陆省区,贵州表示“走山区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云南则提出“稳步推进城镇上山”;身为东北老工业基地,黑龙江要求“注重工业化牵引城镇化”;煤炭大省山西则提出“探索‘以矿建镇’模式,推进矿区城镇化”,以“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上海则表示将“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加快编制村镇规划”。

  而加快户籍改革、推进城市群建设、推动中小城镇发展、完善公共服务、重点着眼雾霾治理……许多省市也都提出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战略。

  24个省份将推进户籍改革

  本报记者梳理发现,至少24个省份在城镇化章节涉及户籍问题,对如何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出初步部署。其中,广东、河北、江西、辽宁、青海、山西、四川、西藏、江苏、海南、湖南、安徽等省份明确提出“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在上述省份中,福建、广东、江西、陕西、四川、海南、安徽等省份明确提出健全或实施居住证制度。

  本报记者注意到,各省份针对省会城市户籍制度改革的部署不尽相同。与四川省 “继续放开除成都外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户籍限制”有所不同,黑龙江、陕西、海南等省份提出“合理确定落户条件”,青海和江西等省份则表示将“有序放开落户限制”。

  而作为中国人口第一大省,广东在“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章节,明确提出“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实行差别化落户政策,逐步解决长期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家属落户问题”。此外,广东还提出要健全居住证制度,要求“完善积分制入户和高技能人才入户城镇政策”。

  与广东相比,北京和上海虽并未在城镇化章节涉及户籍问题,但在其他章节予以论述。作为常住人口超过2000万的特大型城市,北京提出“加强人口规模调控”,称将“推行居住证制度”;上海则表示“严格落实以积分制为主体的居住证制度”,并要求“严格控制人口规模”。

  此外,一些省份还提出了较为详尽的方案。其中,河北提出“合理确定石家庄、唐山、保定、邯郸4个市区人口超100万城市的落户条件,有序放开其他7个设区市市区的落户限制,全面放开县级市、县城和建制镇的落户限制”;作为农业人口大省,陕西则提出 “继续做好农村居民进城落户工作,年内转移90万人”。

  优化城镇布局城市群建设成重点

  在今年省级地方两会上,城市群的概念被广泛提及,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重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梳理发现,北京、福建、广东等十余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均对发展城市群有所涉及。

  各地都结合自身情况,积极探索和推进城市群的建设。

  河北省省长张庆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坚持把城镇化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格局,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构筑以京津两个特大城市为核心,石家庄、唐山两大城市为区域中心,其他设区市为支点的层级合理的城镇体系。

  北京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积极配合编制首都经济圈发展规划,抓紧编制空间布局、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专项规划,并提出要建立健全区域合作发展协调机制,主动融入到京津冀城市群发展中。

  天津也表示 “着力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并要求“加快谱写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京津‘双城记’”。

  地处珠三角城市带上的广东明确提出“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进城镇化”,要求“发挥广州和深圳的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优化珠三角各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提升珠三角城市群发展质量”。

  一些省份为融入区域性城市群做出了具体部署。譬如,吉林要求“抓住国家规划建设哈长城市群机遇,积极推进我省中部城市群发展”;内蒙古提出“落实国家呼包鄂榆城市群规划”;福建则要求“强化海峡西岸城市群主体形态”。

  宁夏拟将沿黄城市带及黄河金岸、宁南区域中心城市和大县城作为新型城镇化的主战场,安排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4亿元,打造银川、吴忠、宁东组成的大银川都市区,发展石嘴山、固原、中卫等副中心城市,带动全区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

  除积极助推融入区域性城市群之外,一些地方也在着力打造省内城市群。比如,贵州提出“做优黔中城市群”;湖北提出“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经济一体化建设”,要求“积极引导武汉城市圈、‘宜荆荆’、‘襄十随’等城市群(带)构建协调互动机制”;山西表示“加快太原城市群建设”。

  陕西则主推关中城市群,将以大西安为核心,宝鸡、榆林、汉中、渭南为增长极,陇海铁路和连霍高速沿线为横轴,包茂高速沿线为纵轴,陕北长城沿线和陕南十天高速沿线为两带,京昆、福银、沪陕高速沿线为走廊,构建“一核、两轴两带、三走廊、四级”的城镇空间架构,推进关中城市群建设。

  业内专家表示,可以预见,虽然各地情况不尽相同,路径也各有特色,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城市群将从根本上提升中国城市化的水平,进而从整体上提升中国城市的竞争力。

  完善公共服务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今年地方两会中,多个省份均提到完善公共服务、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在陕西两会上,陕西省省长娄勤俭用“建好西安、做美城市、做强县城、做大集镇、做好社区”20个字形容陕西新型城镇化的思路。

  广东省省长朱小丹则表示,广东将编制实施全省新型城镇化规划,并选择若干市县和建制镇开展新型城镇化试点。在城镇化投融资机制方面,广东将更多运用政策性金融工具,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等。

  业内人士认为,新型城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蕴藏着巨大的投资机会。经本报记者梳理发现,中西部地区尤其注重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且注重向农村等欠发达地区倾斜。

  甘肃提出,要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新开工建设一批供热、供水、排水防涝项目,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46%、县城达到57%以上。此外,还要加强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开工建设高速公路600公里、二级公路800公里,完成信息基础设施投资65亿元。

  西藏提出,将加快推进交通、能源、水利、通信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倾斜力度,落实国家投资450亿元以上。河北也明确将加大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力度,推动优质资源向农村倾斜、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

  关注城市病问题29省份着眼雾霾治理

  据资料显示,去年雾霾波及我国25个省份、100多个大中型城市,全国平均雾霾天数达29.9天,创52年来之最。特别是进入冬季以来,全国范围内更替出现的雾霾天气更加引人关注,雾霾治理也成为各地两会关注的热门词汇。

  在今年地方两会中,共10余省份特别强调了“提升城镇化质量”,其中多地关注到当下日益蔓延的城市病。北京提出“坚持把新型城镇化作为治理‘城市病’、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抓手”,要求“坚决扭转城市发展‘摊大饼’”;宁夏要求“解决交通拥堵、地下管网零乱等问题”;陕西和海南等地则关注排涝不畅、停车难等突出问题。

  在今年31个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除西藏、宁夏之外,29个省份均提到了大气污染治理。而去年省级地方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只有10个省份提到了雾霾治理。

  作为雾霾重灾区,北京、河北还首次将PM2.5(大气细颗粒物)年均浓度下降目标列入政府工作报告,分别为5%左右和4%。今年河北的政府工作报告用大量篇幅提出“压钢、减煤、治企、控车、降尘”等解决大气污染的措施,并强调要“以背水一战的决心,加大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工作力度”。

  同样备受雾霾困扰的浙江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大力发展新能源,启动烟尘粉尘减排及考核工作。大力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大雾霾治理力度。


发送好友:http://finance.sixwl.com/shishiyaowen/158790.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