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开门红能否持续有待观察
尽管1月份出口形势喜人,但能否持续有很大不确定性,比如产生成本还在上升,全球经济复苏进程如何还有待进一步观察。仅靠1个月的数据很难得出明确判断。我们保持2014年全年外贸出口增长8%左右的预测值不变。
今年1月我国出口实现“开门红”,同比增长10.6%,远远超出市场预期。发达国家经济持续复苏,外部需求增强是出口超预期的主要原因。但未来能否持续仍然面临不确定性,原因在于出口波动性较大、外部环境存在变数,以及出口企业成本上升等。外贸出口总体向好,有利于带动国内生产和投资,缓解产能过剩,带动经济增长。但同时可能导致外汇占款增大、人民币升值、通胀增大等问题,需要密切关注和防范。
贸易超预期“开门红”,对发达国家出口普遍向好
1.进出口增长较快,大幅超出市场预期。今年1月份,出口同比增长10.6%,大大高于0.2%的市场预期;这一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4.4个百分点,但比上年12月份加快6.3个百分点。进口同比增长10%,大大高于3.3%的市场预期;这一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9.6个百分点,但比上年12月份加快1.7个百分点。当期实现贸易顺差319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8亿美元,比上年12月份增加62亿美元。
2.一般贸易加速增长,加工贸易仍为顺差主要来源。今年1月份,一般贸易出口同比增长21.5%,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0.2个百分点,比上年12月份加快11.4个百分点;加工贸易出口同比增长5.2%,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0.3个百分点,比上年12月份加快4.8个百分点。一般贸易实现顺差60亿美元,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加工贸易实现顺差353.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65.8亿美元,仍然是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
3.对发达国家出口普遍向好,对新兴市场出口出现分化。今年1月份,我国对欧盟、日本出口增长快速,分别增长18.8%和16.1%,增速比上年同期分别加快13.5个百分点和10.2个百分点,比上年12月份分别加快17.6个百分点和17个百分点;对美国出口增长10.7%,增速虽然比上年同期下降3.9个百分点,但比上年12月份加快6个百分点。我国对巴西、印度、俄罗斯和东盟出口增长快速,同比分别增长31.9%、26.4%、21.5%和18.4%,但对南非和中国香港出口出现负增长,同比分别减少1.6%和18.3%。
贸易“开门红”背后的四大原因
1.发达经济体的复苏改善了我国的出口需求。根据我国1月份出口的国别数据,中国对美欧日三大经济体出口的同比增速分别为10.7%、18.8%和16.1%。欧盟和日本成为增长背后的主推动力,其中前者较上月大幅提升17.7个百分点;后者则结束了9个月以来的负增长,这主要源于去年四季度以来欧盟和日本制造业PMI的持续攀升。1月份美国制造业PMI受极寒天气的影响有所下降,但同期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同比增速却较上月上升6个百分点,表现仍然保持稳健。而从3个月的移动平均趋势来看,当前中国对三大发达经济体的出口一直保持着增长的趋势。
2.大宗商品的价格下跌推动我国进口需求的上升。1月份国际大宗商品平均的价格有所下降,原油、农产品、金属材料等资源类产品尤为明显。得益于此,企业补库存的积极性增强,导致1月份我国对于大宗原材料的进口显著上升,其中铁矿砂进口跃升至33%,单月进口量创历史新高;而粗铜和钢材等其他进口原材料的增幅也均在15%以上。与此同时,部分进口农产品的价格也大幅下跌,导致农产品链中的大豆、肥料等进口力度加大。
3.国内经济调结构的步伐加快促使贸易水平稳步回升。在出口的类别上,一般贸易比重增加,加工贸易比重减少,说明中国出口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在提高。在市场主体上,1月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0279.3亿元,较去年同期下滑1.5个百分点;而民营企业进出口8120.7亿元,增长8.1%,较去年同期提升0.3个百分点。同时,在地域分布上,虽然东部沿海城市依然占据着进出口较大比重,但中西部出口却持续出现了较快的增长,表明中西部在充当国内产业转移与升级的角色中,已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未来中西部的外贸潜力还将继续释放。
4.春节造成的统计扰动因素依然存在。虽然与去年相比,今年的春节长假在1月底对当月进出口数据的不利扭曲效应相对减小,但由于春节假期集中在2月份,贸易商有可能将部分原本应在2月进行的进出口提前至1月春节假期之前完成,使得部分订单报关提前,从而导致1月出口数据表现较好。同时,在国内经济增长势头放缓背景下,原材料进口增加同样受到春节前提前进口的影响。因此未来仍需要将1月、2月的数据合并分析,才能对今年我国的贸易开局形势做出更为准确的判断。
高增长能否持续仍存在不确定性
尽管1月份出口实现超预期的快速增长,但未来能否持续仍然面临不确定性,原因在于出口波动性较大、外部环境存在变数,以及出口企业成本上升等。
1.出口数据波动性较大。受季节性因素、外需不稳定、出口集中度较高以及订单短期化等影响,我国外贸月度增长的波动较大,很难通过1个月的数据来判断未来趋势。特别是出口数据本身的波动性较大,因为影响出口的因素很多,既与外部需求、贸易环境、货币汇率等外部因素有关,也与生产成本、外贸政策等内部因素紧密联系。
2.外部环境存在变数。发达经济体复苏形势总体向好,1月份,欧盟制造业PMI指数连续第4个月回升,并已连续7个月位于50%的荣枯线以上;美国失业率为6.6%,创2008年10月以来最低值;日本内需依然保持强劲,制造业PMI刷新8年高位。与此同时,新兴市场经济金融形势不稳,特别是乌克兰、土耳其和泰国政治风险较高,阿根廷潜藏金融危机,经济成长前景令人担忧,不排除未来继续动荡的可能性,各新兴市场货币贬值对我国出口也将产生不利影响。
3.出口企业成本上升。随着劳动力返乡就业、中西部就业的增加,出口企业节后招聘工人面临很大困难,劳动力成本将进一步上升。同时,2013年10月份以来,我国每月的贸易顺差均保持在250亿美元以上,对人民币升值造成持续性压力。1月份,PMI新出口订单指数连续两个月低于50%的荣枯线,且继续出现回落。
总体而言,尽管1月份出口形势喜人,但能否持续有很大不确定性,比如产生成本还在上升,全球经济复苏进程如何还有待进一步观察。仅靠1个月的数据很难得出明确判断。我们保持2014年全年外贸出口增长8%左右的预测值不变。
影响与建议
1.出口向好,促进经济持续复苏。第一,预计今年全年出口增长将快于去年。如果剔除去年前4个月虚假贸易数据后,今年全年出口增速比去年会更高。出口加快将拉动工业生产和投资,缓解产能过剩,进而有利于国内经济稳定复苏。第二,投资和消费“两驾马车”是拉动去年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两者合计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04.4%,而净出口的贡献率为-4.4%。假定今年消费保持稳定,投资受产能过剩、融资趋紧等影响稳中有降,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可能由负转正,从而将是今年拉动经济三大需求中表现最抢眼的。
2.政策效应显现,产品和服务竞争力增强。1月份加工贸易增速放缓,比重下降,反应了受土地资源日益稀缺、人口红利减小、资源环境压力增大等的影响,我国作为世界制造业中心所具有的要素禀赋优势正在衰减,贸易和经济转型升级显得迫切而重要。与此同时,包括机电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等在内的一般贸易快速增长,既反映了全球经济复苏和需求趋于旺盛,也反映了随着外贸转型升级的加快,我国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有了明显提升。同时,国家调整出口产品和地区结构的政策效应正在不断显现。
3.人民币升值压力不降反升,货币政策或添变数。假设出口持续好转,外贸顺差将进一步增大,资本流入可能持续,外汇占款进一步增大,产生两个影响,一个是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不降反增,另一个是缓解国内流动性,从而使货币政策方向和力度可能发生变化。人民币升值与美国QE退出背景下其他新兴经济体货币大幅贬值将形成鲜明对比。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又会产生负面影响,流动性宽裕会对物价产生向上压力,进一步降低了央行放松货币政策的空间和可能性。
(作者单位: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
发送好友:http://finance.sixwl.com/shishiyaowen/158391.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
上一篇:天津走出去战略开创对外投资合作新局面
下一篇:发达经济体复苏持续 中国外贸总体向好
·儿子为赚钱 父母闹翻天2014.07.17
·7月第二周投资方向2014.07.11
·中德“牵手”概念股2014.07.08
·7月第一周投资方向2014.07.04
·6月4周投资方向2014.06.27
·给六代财富核心信息平台客户的第一封信2014.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