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时事要闻 >> 浏览文章

今年消费引擎将释放更强劲拉动力

发布时间:2014-2-7 6:58:00 来源:上海证券报 浏览: 【字体:
  虽然马年春节的消费数据还没出来,但是大家对这个假日的消费情况应该是有实感的。而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的协调并进,特别是消费需求这匹“马”的作用日益增强,对马年的中国经济尤其重要。值此马年第一个交易日,特表三愿:一愿中国消费需求一马当先,当惊世界殊;二愿沪深股市扬鞭早奋蹄,走出点精气神来;三愿投资者赛马巧以智,能跑赢大盘。如此,还愁中国的消费引擎上不了马力?
  
  亚夫
  ■受收入平稳较快增长、基本生活需求和消费结构加快升级的共同作用,去年消费品市场总体保持了增幅逐月扩大的态势,农村市场潜力继续释放,互联网消费方兴未艾,汽车、保值类等旺销继续带动零售额增长,全年消费品市场呈现稳中见旺态势。在出口乏力、投资趋缓的背景下,去年消费需求担当了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角色。
  
  ■今年,在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下,宏观经济将保持合理增长,消费潜力将得到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收入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为消费需求的稳定增长奠定基础。从宏观面看,国家将进一步完善消费政策,进一步扩大信息消费、养老消费、健康消费,促进新型电子产品、智能家电、节能汽车等热点商品消费,鼓励新的消费方式发展。
  
  
  □梁达
  稳中见旺是消费品市场主旋律
  1.去年消费增速逐月稳中有升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3年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增速比上年回落1.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5%,回落0.6个百分点。从消费品市场运行动态看,月增速由1-2月的12.3%提高到12月份的13.6%,提高1.3个百分点,呈现逐月回升态势。从总体看,消费增长保持了稳中见旺的态势。
  2.各类商品销售依然活跃
  2013年限额以上企业(单位)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3.9%;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增长11.6%。日用品类零售额增长14.1%。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提高生活质量的享受类商品销售成为消费品市场的热点之一。2013年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1.8 %,中西药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7.7%。 
  3.汽车、保值类等商品销售带动了零售额增长
  2013年以来,汽车消费一改前几年的颓势,增长十分强劲,产量与销售量双双走高。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3年限额以上单位(企业)汽车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0.4%;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3年全国乘用车销售量同比增长15.7%,增速比上年加快8.9个百分点。
  保值类消费增长明显加快,全国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金银珠宝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25.8%,与上年相比增速加快9.8个百分点。受限购、限行等政策和油价上涨的抑制影响,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增速较上年明显下滑,同比增长9.9%,比上年回落7.9个百分点。
  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速继续快于城镇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2013年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0.2亿元,比上年增长12.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2亿元,增长14.6%。2013年国家商务部门着力通过建立和完善现代流通体系扩大消费,在农村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等重点项目,标准化农家店已覆盖75%的行政村。
  在城市加大社区商业建设,新建改造城市便民菜市场已覆盖20%的城市。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和“电子商务示范企业”,促进电子商务普及应用,引导网络购物等新型消费业态健康发展。
  不断引导流通企业与金融机构合作,简化手续,降低个人信用消费成本。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开展“零手续费、零首付、低利率”的信用消费优惠政策试点。这些措施使现代流通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对促进消费起到了重要作用。
  5.网购、团购等新兴业态带动零售额快速增长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移动通讯、物流配送体系的迅猛发展,网络消费异军突起,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成为日益活跃的消费热点,在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由于网络购物具有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商品选择范围大、送货上门、价格优惠等优势,越来越受到消费者认可。
  据中国互联网协会报告显示,2013年我国网络零售额达到1.8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以上,逐步进入成熟平稳增长期。团购是众多消费者通过自行组团、专业团购网站、商家组织团购等形式,提高议价能力,博得最优价格的新型购物方式。商务部监测的3000家重点零售企业中,2013年网络购物销售比上年增长31.9%,增速分别比百货店、超市和专业店高出21.6、23.6和24.4个百分点。
  当前团购消费无处不在,从购买鞋帽、家具、化妆品等实物消费到餐饮、观影、理发、旅游等服务型消费都可以通过团购实现。新兴消费业态的兴起与发展对传统消费业态构成一定冲击与挑战,同时也促使传统零售业转变经营模式,积极创新谋变,尤其是下半年以来,在网络购物节点与高峰阶段,传统零售将实体店与网上销售相结合,带动了零售额增长。
  6.房地产市场热销继续带动了相关商品销售
  2013年以来,作为消费主导市场的房地产市场销售呈现火爆局面,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比上年增长17.3%,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17.5%。商品房销售额增长26.3%,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26.6%。房地产市场热销带动了建筑装潢、家具零售快速增长,在商品零售中,全国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22.1%,家具类零售额增长21.0%,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4.5%,三类商品零售额增幅分别超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7.9和1.4个百分点。
  7.遏制公款消费等政策使相关商品消费下降
  2013年以来,中央提倡勤俭节约,严格公务消费有效抑制了公款吃喝,相关政策遏制了“三公”消费和相关高档商品与服务消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按消费形态分,2013年餐饮收入2.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0%,低于商品零售增速4.6个百分点,也低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个百分点。受影响的政府消费主要集中地体现在限额以上餐饮企业,2013年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餐饮收入比上年下降1.8%。
  目前中央出台的“八项规定”与“六项禁令”历经一年左右时间,政策公布之初的强力影响目前逐步在消化,部分餐饮企业从效益出发相应转变经营模式、餐品结构,提高了自身创新与服务水平,未来一段时间餐饮业以及限额以上企业餐饮收入有望逐步回暖。然而部分高端消费品、高档菜肴、酒店高档礼盒和各种消费代金卡等销售目前仍未见显著好转,娱乐业消费受到显著冲击。
  
  多种因素影响消费稳定增长
  1.加大民生改善力度为消费增长打下坚实基础
  2013年国家加大了改善民生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增加保障房供给,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全国共有26个省份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月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18%。收入增长更集中于中等及低收入人群,就业增长、社保水平提高、民生改善为居民消费增长打下坚实基础,提供了有力保障。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55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0%。在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中,工资性收入比上年名义增长9.2%,经营净收入增长9.8%,财产性收入增长14.6%,转移性收入增长10.1%;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896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2.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3%。其中,工资性收入比上年名义增长16.8%,家庭经营纯收入增长7.4%,财产性收入增长17.7%,转移性收入增长14.2%。
  2.物价上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中低收入居民消费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3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6%,尽管物价总水平控制在3.5%的调控目标内,但与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较高,其中食品类价格比上年上涨4.7%,粮食上涨4.7%,肉禽及其制品上涨4.3%,鲜菜上涨8.1%,鲜果上涨7.1%,液体乳及乳制品上涨5.7%。物价的连续上涨,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居民的消费支出预期,对物价上涨的敏感性大大加强,消费意愿降低。
  3.热点消费渐趋于理性,影响消费较快增长
  从居民消费结构来看,城镇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已趋于饱和,进入更新换代消费阶段;广大农村在家电、汽摩下乡政策助推下,已得到较快增长,有消费能力家庭对消费升级的需求逐渐完成,与前几年相比城乡居民消费升级速度有所趋缓。尤其是经过几年热点商品拉动市场高速增长后,目前新的消费热点尚未培育成形,长期以来过度依赖成品油、汽车等热点消费品拉动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更加趋于理性,从而影响零售总额的快速增长。
  4.房价居高不下使消费意愿降低,对消费增长产生一定影响
  近年来,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城乡居民的储蓄和投资倾向显著较强,住房价格居高不下,住房支出增多,一定程度上挤占了城镇居民其他项目消费支出,加上农村的自然灾害和城镇居民就业竞争激烈,使消费者的消费信心不足,使消费的欲望得不到彻底的释放。据央行对全国50个城市进行2万户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66.5%的居民认为目前房价“高,难以接受”,比上季上升1.8 个百分点。
  5.进一步整治市场,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改善了消费环境
  2013年国家加强了市场监管,重点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落实监管责任,维护市场秩序。主要以食品安全和农村市场为突破口净化消费环境,重点加强了对农村市场的综合整治力度,重点加大对农资产品、食品饮料及生活日用品等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商品,整顿规范农村市场秩序,维护农民合法消费权益,这些均对居民正常消费和放心消费产生较大作用。
  
  今年消费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受内外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今年消费品市场将会延续平稳增长态势,居民自主消费、理性消费特征将进一步增强。
  1.宏观经济基本面继续向好,有利于消费稳定增长
  2014年为保证各项改革措施的顺利施行,把保持经济平稳增长放在突出位置,将采取有效的宏观调控政策和激发市场活力的措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保持居民收入的平稳较快增长,为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2.一些新的促进消费增长因素将继续强化
  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城市化、消费结构升级、收入较快增长阶段,内需增长仍有广阔空间。从消费方面看,对文化、教育、医疗、养老和旅游等服务类需求增长迅猛,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信息家电等已形成新的消费热点,住房、汽车等消费将持续增长。网购等新兴业态的发展钭有力地促进消费潜能的有效释放。从投资看,我国在城市轨道交通、环境治理、城市排水、保障房(包括棚户区改造)和农村基础设施等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需求潜能。
  3.扩大消费政策持续发力,将推动消费新增长点的形成
  2013年以来,我国扩大消费政策总基调不变,但扶植领域与支持方向上略有调整,将更加注重短期刺激消费与长期培育新的增长点相结合,主要是在加快信息基础设施演进升级、增强信息产品供给能力等方面促进信息消费增长,并将进一步加快打造环保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和拉动消费与投资的新引擎。同时,加快健康服务业发展,通过扩大、提升养老服务业发展拉动消费、扩大就业,保障和改善民生。 
  4.理性消费行为将成为市场主流
  2014年反浪费、反奢靡之风、反腐败斗争的力度会进一步加大,将遏制过去多年形成的畸形公款消费、非法的腐败消费。今后政府用财政补贴刺激城乡居民购买某类商品的政策性消费将彻底退出市场,消费品市场将回归到完全由消费者自筹资金、自主购买的内生性增长,理性消费的意识及行为将会明显主导消费市场。
  5.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将支撑消费增长
  我国目前仍处在城镇化快速推进时期,这既对经济持续增长起了重要保障作用,同时也对改变人们的观念和生活方式产生重要影响,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平台。在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产业发展将有效吸纳就业,成为稳定消费的基础,城镇基本公共服务逐步覆盖常住人口,将提高消费倾向,尤其在新型城镇化理念下,户籍制度、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土地管理制度完善等,将加快农民工及其家属的市民化,创造数量可观的新消费群体。
  
  消费引擎发力需多措并举
  中国经济正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对外的依赖度将不断降低,而消费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何进一步推动中国消费市场的发展是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从短期看,提振消费应当完善鼓励居民消费政策,改善消费环境,提振消费信心。对于已经出台或即将到期的扩大消费政策,应及时制定相应的接续和替代政策,保证扩大消费政策的连续性。此外,对于网络购物、电子商务等新兴、有活力的消费方式,需要为其长远、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1.改善收入预期,加大社保投入,继续大力增收减负
  一是要着力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如果城乡居民消费潜力能得到有效释放,足够支撑未来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因此要尽快建立合理的工资增长机制,提高城乡居民的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收入比重,为扩大消费、提高消费贡献率奠定基础。
  二是要继续努力减轻中、低收入者的税负,对生活必需品实施低税率,减少重复征税,降低增值税税率等,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提振居民消费信心。
  三是要缩小收入差距。在城市,要打破行业垄断,进一步使收入透明化;在农村,应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能力。
  四是要继续加大社保投入,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范围,在合理确定保障水平的同时实现社会保障的可持续性,加快建立统筹城乡、覆盖广大劳动者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把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障措施,覆盖到包括流动人口在内的城乡广大劳动者,提高对城乡特定群体的社会保障水平,积极推进教育、医疗体系改革等等,逐渐减轻或消除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
  2.优化网络购物环境,为电子商务大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一是要进一步完善网络购物的法律体系,规范网络购物市场的运行。借鉴发达地区的经验,出台规范网络购物市场健康运行的法规条例,进一步规范交易程序和行为、保障交易公平和安全、清晰界定责任的法律功效。
  二是要建立健全电子商务法规,尽快建立健全适应于目前环境下的新法规、政策条例,才能使网购经济在法制轨道上健康有序地发展。
  三是要营造安全便捷的电子支付环境。电子支付是网购买卖双方交易的重要环节,但是电子支付平台的安全系数还有待提高,需要相关部门一方面加大监管力度,严厉打击不法行为,提高电子支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要加大科研力度,研究和创新提高电子商务安全性的新技术和新措施。
  3.加大力度降低房价,减轻居民的消费负担
  安居才能乐业,住房消费应该提倡,也应该鼓励,但应千方百计把房价降下来,保证绝大多数消费者有能力承受相应的房价。扩大住房消费,一方面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把大多数民众的存款都投放到住房上,要尽快改变已经出现的居民住房消费透支现象,改变因购房而挤占其他消费的问题,努力使居住开支占居民可支配收入中的比重,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另一方面不能把发展房地产开发业作为战略重点,而应当是在不影响耕地和环境保护等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的基础上,发挥住房消费对内需的拉动力。
  4.进一步完善消费环境,正确引导消费
  消费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也影响消费潜力的释放。一是要大力改善消费环境,提高居民消费意愿。构建安全放心、文明健康、公平公正、诚信友好的社会消费环境,为消费者营造想消费、敢消费的消费氛围;二是要着力创新鼓励消费的政策,拓宽消费领域。对于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一揽子鼓励消费的政策要继续实施并不断完善。鼓励绿色、低碳、环保消费,促进绿色、低碳、节能、健康消费方式的形成和发展,适当调低或取消部分已成为居民日常消费品的税收;三是要积极引导消费,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5.保持消费刺激政策的延续性,进一步扩大受惠面
  建议在保持消费刺激政策延续性的同时,将受惠商品扩大到更广阔的消费品领域,比如节能环保装修装饰材料以及各种节能小家电、手机、手提电脑等,以进一步促进消费需求。
  (作者系权威机构高级统计师、本报特约撰稿人)

发送好友:http://finance.sixwl.com/shishiyaowen/156161.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