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时事要闻 >> 浏览文章

人本城镇化根治春运之道

发布时间:2014-1-25 8:12:00 来源:经济观察报 浏览: 【字体:

    眼下,正值春运高峰。每年这个时候,中国总会形成人类最大规模的迁徙,亿万农民工怀着挤死也要回家的念头涌向车站、来往于城市和农村之间。

  有的挑着棉被、扛着麻袋,刚刚进城务工,有的背着孩子、领着老婆,已在城里安家。在绝大多数返乡者的心目中,他们的家并不在眼前的城市,而在千里之外的乡村。春运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城乡二元结构。

  2014年,中国将掀起新一轮的城镇化改革。城镇化不是城市化,并非让万亿农民涌入城市,而是通过在城市与农村之间兴建城镇、安置农民,通过公共服务的完善消除城乡二元差异,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

  这其中,隐含着两个命题。其一,让留守的农民离开乡村,搬进城镇;其二,让务工的农民退出城市,在城镇就业。城镇化不仅仅能使春运大潮渐渐消退,还可化解空心村和大城市病等难题,更能给各行各业提供万亿订单,为整个中国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新一轮城镇化将使得成百上千年形成的中国乡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大变革。按照刚刚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制定的城镇化时间表,到2020年,要解决约1亿进城常住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约1亿人口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约1亿人口在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

  在城镇化大幕开启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指出,城镇化不是土地城镇化,而是人的城镇化。城镇化进程中以人为本,要求各级政府不能只顾着大兴土木、盖楼造城,不能只顾着腾挪土地、买卖获益,更要满足万亿农民的切实需求。

  记者曾经问及难得团聚的一对农村父子,为何进城务工、为何留守村中?年轻的儿子答曰:城里有钱;年迈的父亲答曰:村里有地。城镇化的目标却是让3亿农民离开故土、退出城市,生活在新建的城镇。

  目前,全国上下正在开展新一轮的土地改革。各地萌生出众多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场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组织,大面积的流转土地,进行机械化、规模化的农业生产。留守农民不再需要耕种劳作,离开农村、搬进城镇的难题迎刃而解。

  可是,要想唤回涌向城市务工的农民,使其在城镇工作、生活,却并非一次改革所能解决。在关乎农民利益的众多问题中,除去教育,城乡之间仍有较大差距外,社保、医保已基本看齐。在户籍上,许多农民因为村中有土地、资产等权益并不愿意将户籍改为城市户口。相反,城市中却有许多回迁农村的居民。

  城镇化的关键在于解决就业。每年之所以有上亿农民进城务工,是因为收入高了。一个轻壮劳力在家种粮一年纯收入不过两千元,只相当于一个月进城打工的工资。

  若要使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城镇成为吸纳农民的蓄水池,就要衡量城镇周边是否有足够数量的实业,这些实业能否为大多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这些就业机会能否让农民获得与城市打工相同的收入。如果农民在城镇中就业收入、居住环境、公共保障体系与城市相当,返于城市与乡村之间春运大潮必将逐渐消退。

  不过,城镇化过程中原有村镇产业往往会遭到破坏。目前,各地在城镇化中普遍以合并相邻村落、兴建中心社区的方式为主。经过多年发展,许多村庄原本都有自办工厂,东部地区村集体的实业资产甚至高达上亿元。眼看着即将合村并居,村里人谁也不愿与外人共享,许多工厂被停产变卖、一分了之。

  在新一轮城镇化大幕开启之际,土地买卖的巨额收益、城镇建设的万亿订单往往被追逐,安置就业这等关乎农民切身利益的保障性措施却往往被搁置。一方面,就业的解决固然需要实体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需要国家从源头的制度设计上未雨绸缪,需要各地政府在推行中给予政策引导和帮扶,需要社会各界对搬进楼房的农民进行教育培训。

  可以想见,如果搬进崭新楼房的农民既不用种地又无法就地安置,涌入城市务工的人数将不降反增,过去的空心村会换个名字,变成未来的空心城镇。春运时各地车站依旧汇集潮来潮去的人流。


发送好友:http://finance.sixwl.com/shishiyaowen/154983.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