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时事要闻 >> 浏览文章

民营资本如何转型

发布时间:2014-1-11 10:15:00 来源:金陵晚报 浏览: 【字体:

  浙商“侨帮”、“快递乡”共性难题

  被欧洲人称为“东方犹太人”的现代浙商,生存能力着实惊人,低调、敢闯成为群体性标签。然而,内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在撕扯着传统地缘格局与秩序的同时,也对其经营理念、商业模式等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如何引领时代?面对转型的共同难题,浙商需要新的智慧。

  危中求机 “青田侨帮”再出发

  在西班牙、意大利等欧洲国家行走,如果你遇到中式餐馆、超市的老板,往往会发现,和你攀谈的很多都来自浙江青田。

  “青田可以说‘家家有华侨、人人有侨眷’,重点侨乡有十几个,青壮年都常年在外,村里只剩老人和小孩。”青田县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叶毅青向《金证券》记者介绍,总人口50万出头的青田,华侨人数有25万,且八成在欧洲。她笑着举了个例子,在方山镇龙现村,有一半以上的村民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经商创业,这个村子因此被称为“联合国村”。

  位于浙东南的青田县,西临丽水,东接温州,属典型的山区,有中国石都之誉。其地理环境可用“九山半水半分田”来概括,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三分。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开餐馆的胡明告诉《金证券》记者,青田石雕比较出名,早前吃不饱饭,村民们就开始出国卖石雕。第一批闯世界的人站稳脚跟后,就把亲戚、朋友带出去了,陆陆续续到海外的人越来越多。

  《金证券》记者了解到,早期出国的青田人,谋生路线大体一致:刷一两个月盘子,然后学做厨师;攒够一笔钱,自己开中餐馆;到了20世纪90年代,攒的钱越来越多,中国制造风靡世界,就开始从事商品贸易,从小到大,鸟枪换炮。

  作为离欧洲“最近”的中国县城,中西方文化的交融深深地影响着青田。“在我们这儿,你可以喝到最正宗的欧式咖啡、红酒;青田华侨有钱了都回来置业,县城中心的房价一平米已经冲到3万以上了。”叶毅青称。

  然而也正因为深度国际化,欧债危机给青田华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相比危机前,胡明的餐馆生意下滑五成多,加上当地政府征税趋严,“这两年基本赚不到什么钱,不知道危机什么时候能真正过去,有时候真想把餐馆关掉。”

  这不是个别现象。去年下半年,青田县政协港澳台侨委曾对居住在欧、美、亚、非等国的青田华侨,发放了1000多份调查表。结果显示,在西班牙,以往备受欢迎的中餐馆,如今门可罗雀;在法国,传统的巴黎闹市区,青田华侨的店面以最旺盛时期的半价在转让,愿意接盘者寥寥;在意大利,一个侨商制衣工厂集聚区,华人制衣厂从兴旺时期的400多家,到现在不到百家艰难维系。

  那么,回国发展?“我们的思维方式已经跟不上国内的节奏了,早年出去创业的青田人文化普遍很低,回去也会碰到很多困难。”胡明直言。《金证券》记者也注意到,即便在海外,青田人开的餐馆、超市,装修风格等仍停留在上个世纪;车里CD反复播放的也是邓丽君、潘越云等“那年那月”的歌曲。叶毅青并不否认,青田在海外有200多个侨团,回国投资的项目多半以失败告终。

  哪儿才是转型的突破口?中餐对海外当地居民来说,只是一个可选项,但酒吧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础。5年前,巴塞罗那鲜有华侨从事酒吧业,到2013年7月,据华文媒体统计,加泰罗尼亚华人酒吧占全区酒吧总数的80%左右,达7000多家。

  青田华侨也尝试成为中欧经济合作的直通管道。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华人华侨社团联合总会会长林峰对《金证券》记者介绍,欧洲大企业、财团的高管以往很难接触,但危机后他们主动找到总会,希望接洽中国企业;同时,总会每年接待的中国企业考察团数量也成倍增加。而青田县政府目前正在将石郭侨乡外贸工业园区,改造成侨乡进口商品城,并计划在温溪港设立保税仓库,以支持青田华侨回乡创业创新。

  采访中《金证券》记者获悉,除了传统活动范围外,青田华侨中不乏有人再出发闯世界,赴墨西哥、南非等新兴经济体寻找商机。

  内忧外患 桐庐“快递乡”难题

  对淘宝达人来说,“江浙沪包邮”是最熟悉的一句话。其背后的故事是,淘宝近八成包裹由被称为“三通一达”的四家快递公司(申通、圆通、中通、韵达)运送,这些快递公司有一个共同的老家——浙江桐庐县。有报道称,这个仅有40万人口的县,从业人员达到21.6万,年销售额近300亿元,占据了中国快递市场总收入的半壁江山。然而,发轫于草莽的桐庐“快递乡”如何应对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历史课题?

  1993年,杭州桐庐夏塘村的聂腾飞和工友詹际盛创办申通快递。一年后,詹际盛离开并创办天天快递,原业务由聂腾飞的妻子陈小英的哥哥陈德军接替。五年后,聂腾飞的弟弟聂腾云离开申通,成立韵达快递。2000年,陈德军的初中同学张小娟创办圆通快递;两年后,他们的儿时玩伴赖梅松成立中通快递。

  坊间时有流传,快递大哥虽然辛苦,月收入却上万。可以想象,这些名扬江湖的快递公司自是深藏“土豪”,这从去年10月份申通快递20周年庆祝大典可见一斑。圈内人士向《金证券》记者介绍,当日晚会在桐庐体育馆上演,申通请来董卿主持,周杰伦、王力宏、那英、韩红、腾格尔等大腕均来捧场,“员工抽奖也全是苹果系列,听说两天的年会就花了2000多万。”

  “三通一达”的崛起,带旺了这一乡土产业的集群式发展。据了解,桐庐的快递业供应链相当发达,包括信封面单、纸箱、蛇皮袋、水笔、胶带等相关设备,这些公司都愿意到本地采购,或者直接在桐庐建厂。快递巨头还不忘回乡进行大手笔的投资,比如申通(中国)智慧轻经济综合体项目就位于桐庐,总投资不少于五个亿。

  “虽说都是亲戚、老乡,不过桐庐快递公司并不是很亲密。”《金证券》记者接触的业内人士透露,自己参加的几次行业会议上,这些公司的负责人也仅是点点头、握握手,并未有过多交流。

  无法明说的原因是,由于经营模式趋同,为了保证业务量和市场份额,近年来“三通一达”之间的拼抢异常激烈。

  “桐庐帮”大多是草根起家,手头资金不足,扩张网点时多采用加盟模式,选择加盟商以亲朋好友和老乡优先。也就是说,沾亲带故的桐庐本地人大多站在管理层级的中上端,加盟年费在几十万不等,同时将业务单量分包给安徽、江西等地区的快递员。

  这种加盟模式促成了“三通一达”的快速扩张,分散了初期的风险,但也落下了规模壮大后管控的风险。“加盟商是自负盈亏,能抢到一单算一单,几家快递公司的价格战相当厉害。时间长了,自然矛盾多。他们内部实际上是靠血缘、乡缘这种看似稳定的权威管理,讲感情,缺少现代企业治理,问题很多。”业内人士对《金证券》记者直言。

  去年年底,圆通“夺命快递”事件爆发,“虽然这不完全是快递公司的责任,不过‘桐庐帮’已经认识到,不能再走以往跑马圈地、以价换量的粗放经营模式。”中国快递物流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对《金证券》记者表示,这段时间“三通一达”均在要求内部整改,“每个包裹拆开检视不大可能,更多要求快递员对新客户多加注意,这个环节如果没能建立长效机制,仍然只能是一阵风,隐患难杜绝。”

  世界快递巨头无一不是直营,中国民营快递业必须要走出这一步,以此实现整体经营实力的提升。不过徐勇判断,这至少得要5-10年的时间。


发送好友:http://finance.sixwl.com/shishiyaowen/152480.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