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时事要闻 >> 浏览文章

安徽皖北地区将探索“人地挂钩”

发布时间:2013-12-17 13:58:00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浏览: 【字体:

  农村人口迁移到城镇,所占用的建设用地面积也相应转移

  本报记者 何苗 安徽宿州报道

  记者从安徽省国土厅获悉,“人地挂钩”政策将在作为中原经济区成员的皖北六市实施,安徽成紧随河南之后享受这一政策的省份。

  “我省将积极争取中央同意,在皖北地区实施人地挂钩政策。”在近日安徽召开的全省节约集约用地现场会上,安徽省委常委、副省长陈树隆说。

  破解土地瓶颈

  允许“人地挂钩”,一直被视为中原经济区规划中最具含金量的政策。但是在2012年国务院正式批复的《中原经济区》规划中,只提出“允许河南在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的基础上”,探索这一政策。

  所谓“人地挂钩”,就是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定居规模挂钩、城市化地区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外来人口进入城市定居规模挂钩。简言之,地随人走,农村人口迁移到城镇,所占用的建设用地面积也相应转移到城镇。

  作为与河南地缘相近、同为国家主要粮食产区的皖北地区,在近年来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浪潮中也受到了来自土地方面的制约。安徽积极加入中原经济区,正是期望能搭上政策的顺风车,解决这一突出问题。在此期间,安徽曾多次向中央争取“人地挂钩”政策。

  早在2011年11月安徽出台的《皖北地区“十二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中,就提出未来几年,皖北将试点“人地挂钩”,以破解城市发展中土地的难题。彼时,距离国家发出《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刚过去一个月时间。在该《意见》中,国家已同意河南探索“人地挂钩”。

  “‘人地挂钩’以前的材料中提了很多次,但国家对土地这块的控制还是很严的。”参与当地有关规划文件起草的专家说。

  安徽省副省长陈树隆在近日召开的土地会议上说,我省当前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期,“缺地”形势颇为严峻,亟待探索土地利用和管理制度创新。

  与“缺地”相对应的,是皖北地区农村大量土地的闲置。数据显示,皖北农村户籍人口2533万,常住人口却只有1513万,随着大量人口进城务工,出现大批闲置住房和空心村。“皖北地区试点基础很好。”陈树隆说。

  “皖北地区人口多,空间大,实行人地挂钩之后释放出的土地指标还是很大的。”安徽经济研究院区域所所长徐振宇说,而且在当地官方看来,在皖北地区将村庄用地复垦为耕地,潜力大成本低、复垦质量有保证。

  实现南北土地指标合理漂移

  基于皖北地区地方政府财力有限,对农民宅基地复垦补助标准偏低,但皖江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建设用地指标相对不足的现实,安徽方面期望以“人地挂钩”在皖北的大规模实施来实现南北土地指标的合理漂移。

  针对这一问题,当地从2011年起就探索出南北合作共建产业园区这一模式。当年,位于皖江地区的合肥、马鞍山先后在皖北的阜阳、宿州建立产业园,由发达地区出钱出项目,后发地区提供土地,以解决皖江城市带土地指标不足的问题。

  “‘人地挂钩’实际上涉及到两个方面,一个是有多少腾出来的建设用地指标可供飘移,二个是中心城市增加的人口总量,目前来看各地并没有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测算,实际上这个政策只是给乡村的建设用地指标往中心城市飘移提供一个依据和理由。”河南省政府智囊、中原经济区规划团队核心成员耿明斋说。

  但无论是在中原经济区规划获批后就在郑州、新乡、卫辉等地开展“人地挂钩”试点的先行者河南,还是一直在争取的安徽,都还没有给出一套具体而周密的操作方案。

  据河南省专家介绍,从现有试点来看,河南的做法是农村腾出来的建设用地指标由市政府统一收购过来,定个价,再由政府卖给城市里需要建设用地的单位,这个钱最终是由土地使用方出的,政府作为一个中间人,把使用单位以市场价格所出的地价分派给提供用地指标的主体,让他们来分享土地增值的收益。

  在近日安徽土地部门召开的会议上,提出了大致的操作方向,就是要突出推进人的城镇化,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同时要尽快开展农村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实施宅基地整治复垦,要尊重农民意愿,提高补偿标准,原则上不少于15万元/亩,补偿资金主要用于农民进城买房、土地复垦等。复垦后的耕地承包经营权和收益,仍归进城农民所有,以解决进城农民的后顾之忧。此外,还可以探索建立农村适婚青年住房公积金制度。农村适婚青年自愿退出宅基地的,可按照一定标准,建立公积金账户,专项用于进城购房补助。

  另一个现实的问题是,“人地挂钩”只是解决了土地指标的跨县流转,河南仍在争取全省范围内的挂钩,“应该全省范围内挂钩,更大程度上发挥资源的优化配置作用,这需要更大的突破和改革。”当地专家表示。

  “皖北地区实施人地挂钩政策,能有效破解当前‘人往哪里走,地往哪里转,钱从哪里来’等难题,也有利于形成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安徽省副省长陈树隆在会议上说。


发送好友:http://finance.sixwl.com/shishiyaowen/147980.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