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时事要闻 >> 浏览文章

学习领会三中全会精神 全面深化各个领域改革

发布时间:2013-11-29 9:45:00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浏览: 【字体:

  ——中央党校厅局班(第61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专题支部学员发言摘要

  编者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后,中央党校厅局班 (第61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专题支部立即组织学习,召开多次专题学习讨论会,学员们纷纷发言,畅谈学习体会,现将部分学员的发言摘要如下。

  深化制度改革

  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

  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管理部巡视员 张兆宪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的重要论断。这是对改革开放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对中国改革思想和路径的重要概括。

  改革初期,确实有摸着石头过河的特点。比如农村改革,并没有一幅描绘好的蓝图,也不是领导人预先选择的突破口,而是在农民、基层干部、地方政府和中央领导的互动过程中实现突破的。再比如,企业改革最初的重点是国有企业,但实际上最先取得突破的却是非公企业。这显然不是预先设计好的,也不是某种理论作了先导,而是迫于现实的压力,因为有2000多万名待业知青需要解决就业问题。这种问题倒逼改革,是通过改革解决阶段性问题,然后发现新的问题再推进改革的渐进式路径,在各个领域都有反映,并且贯穿始终。

  中国的改革并不缺少顶层设计。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把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加以具体化,制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规划。十五大又提出“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对国有经济进行有进有退的“战略性布局调整”,以便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些无一不是改革中的顶层设计。由此说明,中国改革始终是在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互结合、相互统一的路径中不断向前推进的。

  贯彻全会精神要在真学实干上下功夫

  宁夏回族自治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曹志斌

  改革开放是改变中国命运的伟大抉择。在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关键时期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又一次发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动员令,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推进改革的高度自觉。

  贯彻落实三中全会精神,首先要在真学上下功夫。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改革方向、出发点和落脚点、总开关和目的、主要任务、根本保证等基本精神和核心要义,自觉用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统一思想和行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贯彻落实三中全会精神,关键要在实干上下功夫。把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转化成抓工作、促改革的实际行动。深刻领会安全生产列入“公共安全体系”的重大意义,在转变政府职能中强化执法监察力度、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消除公共安全隐患、促进社会自我调节、提升公众安全素质,积极探索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的实现途径,坚决遏制重大、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

  中央文献研究室第四编研部主任 徐永军

  有领导、有秩序地推进改革,是我国改革不断取得成功的一条基本经验。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确保改革方向正确、有力推进改革的政治保障。把党的建设纳入改革总体部署,是《决定》的一个突出亮点。

  突出制度建设是《决定》最鲜明的特点。在总论中,《决定》鲜明地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一论断是重要理论创新,标志着我们党对现代化问题认识的深化,也标志着我们党对改革总体思路认识的巨大进步。《决定》关于党的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的改革,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建立和完善体制机制。衡量改革取得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到2020年,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因此,准确理解和全面把握《决定》关于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领导的各项部署,必须牢牢抓住制度建设这个核心。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产生,制度总是需要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完善。我们必须抛弃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幻想,以强烈的进取精神、责任意识,以创新和完善体制机制为重点,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黑龙江省政协副秘书长 何伟志

  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任务,也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课题。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关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的要求,要推进国家政权机关的协商民主建设,包括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协商和政府与社会的对话协商;要大力推进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协商民主建设,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进一步改进、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与各党派、各团体、各族各界人士的协商;要积极开展基层民主协商,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和完善民情恳谈会、民主恳谈会、民主理财会、民情直通车等形式;要深入拓展协商民主的各种形式,通过完善党的代表会议、人大会议、政协会议的旁听制度,改进群众大会、民主恳谈会、民主评议会以及群众来信来访、领导接待日、人民调解等方式,使协商渠道更为多样和丰富;要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公民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政治参与的各项权利,建立公共信息的及时客观发布制度,建立政府和网民的对话协商制度和引导网民理性讨论制度等,促进网络协商民主的健康发展;要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立健全各种协商民主渠道的制度机制,加强程序化建设,通过可操作的程序设计把协商过程中形成的意见、建议反映到决策中。

  社会治理改革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公共事务管理部副部长 侯志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我国今后一段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作为国家社会的组成细胞——社会公众和社会组织,在社会中起着最基础的作用,当他们的活动尤其是自发的活动与社会所追求的发展方向相一致时,会极大地起到推动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

  四川绵阳科学城作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驻地,其辖区社区的社会管理工作,对于保障科研生产、服务职工群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按照《决定》提出的改革目标要求,在实施科学城辖区的社会管理时,要注重发挥中物院所独有的政治工作优势的保障作用和以“两弹一星”精神为内核的文化优势的引领作用,发挥中物院职工所具有的良好文化素养和个人综合素质的公众自治条件,发挥企事业单位职工家属便于组织管理和适应自治自理的有利因素,建立以科学城办事处政府的社会治理为主导,中物院及所属单位和辖区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社会治理为辅助,辖区职工、居民配合社会治理为基础的公共事务管理体系,形成“政府单位主导治理、社会组织参与共治、社会公众开展自治,最终实现善治”的新的辖区社会治理格局,切实发挥保障科研生产、服务辖区居民、维护辖区社区社会稳定的作用,为推进我国的核科技事业和中物院三元发展战略做出积极的贡献。

  开拓征信系统建设新局面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党委书记 王晓明

  “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这是我们党在新的起点上对深化社会征信体系建设的重要部署。征信系统不仅显著增强了我国金融体系信用风险防范能力,而且还在提升全民社会信用意识、推动形成良好社会信用环境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贯彻落实三中全会精神,把征信系统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和社会诚信体系重要基础平台,目前要着力推进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用征信制度规范信用行为,推动诚信社会和诚信国家建设。其中,最为重要的制度就是征信制度和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二是紧抓正向激励机制建设。建立健全诚信守信激励机制,即“回报机制”,让诚实守信的人们有地位、受尊敬、有尊严、得实惠,这样才能在普通老百姓中产生强大的推动力和感召力。同时,也要建立惩戒机制,让失信的人受谴责、受约束、遭惩罚。征信系统就是这一机制的完美体现。三是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迎接挑战,开拓进取,稳步推进征信系统完善,扩大信息覆盖面,解决公共信息采集难、共享难的问题,加强征信系统非金融信用信息采集工作,实现更广范围内的信息共享,约束企业和个人行为。四是推出更多征信新产品,不断提高征信服务水平,努力促进社会信用环境改善,保障金融体系稳定,提升社会公众信用意识。

  把增进职工群众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云南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 王惠萍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增进职工群众福祉,就要在服务党政工作大局中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要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动适应职工队伍的新情况、新特点,唱响“劳动光荣、工人伟大”主旋律,创新调动积极性的有效途径,使职工群众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潜力竞相迸发。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劳动美”宣传教育,引导职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行动准则,把个人理想融入共同理想,把个人梦与中国梦紧密联系起来,自觉站在时代前列。

  增进职工群众福祉,就要始终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工人阶级各项权益。增进职工群众福祉,就要牢固树立职工利益无小事理念,自觉践行“以职工为本,依法主动科学维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代表职工群众,叫响“职工有困难找工会”口号,增强维权意识,提升维权实效,努力促进职工群众当家做主。紧盯最现实、最直接、最紧迫的利益需求,突出维护职工群众的劳动经济权益,更加注重维护就业权利,促进更多职工实现稳定就业、高质量就业;继续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健全完善企业职工工资协商共决、正常增长、支付保障机制,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积极推动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和统筹层次,加强对社会保障的群众性监督,促进职工特别是困难职工公平享有社会保障的权利。

  完善信访体制机制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中共辽宁省辽阳市委副书记 郭辉

  信访工作作为党和政府协调利益、处理社会矛盾的重要工作机制,已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成为中国特色社会管理的重要环节。

  进一步做好信访工作,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创新体制机制,切实解决好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信访问题。一是要更加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信访问题,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尽快把信访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要抓紧制定《信访法》,依法规范信访秩序,引导群众依法解决问题。二是要站在社会管理创新的高度去思考信访工作,凡是涉及人民群众切实利益的重大决策出台前,都要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要把分散在政府各部门的社会保障和救助政策,实现全面整合,集中利用,促进信访问题案结事了。及时公布信访突出问题的调查处理意见以及办理结果,开展重点信访案件的听证和公开评议,加大信访工作督查力度,推进信访事项的依法公正终结。三是要坚持用群众观点统领信访工作,结合当前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接访作为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举措和转变作风的重要载体,把报案对象作为最为直接的联系群众对象,面对面、心贴心地解决信访群众合理诉求。

  市场体系改革

  以市场化推进电力体制改革

  国家能源局南方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 郭智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从“基础性”到“决定性”作用的表述,是对市场作用提法的升级,可以预见,未来经济体制改革将有重大的新突破。

  就电力而言,市场化改革十多年来,有效激发了企业活力,提高了效率,促进了电力的持续快速发展,但也留下诸多积弊,如电力企业形成了特有的利益格局,一些行业享有低于成本的电价等等。必须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推进电力领域价格改革,确定电网垄断环节价格,放开竞争性环节价格,让市场进一步激发电力行业的活力。

  推进以市场化为导向的电力体制改革应满足两个要求:既要符合市场运行通则,也要适应电力独有的“产供用”同时性、输配环节垄断等特性;既要符合市场的一般规律,也要适应中国现阶段经济社会管理方式的要求。改革必须解决好两个前提,即确立市场主体的地位,唤醒主体包括发电、电网和用户的市场意识;形成电力垄断环节政府定价,竞争环节市场定价的机制。建立完善两个市场的运作机制,即电力发展运作机制及电能交易机制。加强一项保障,即完善电力市场监管。三个方面相互约束,相互作用,前者是市场化改革展开的条件,后者是市场化改革的保障,两个市场运作机制是改革的目标和结果。电力供应服务环节应向民营企业开放,让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竞争。电力市场化将打破固化了的体制机制,让市场机制在电力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将调整固化了的利益分配格局,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中航工业武汉航空仪表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 王忠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要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而在布局经济体制改革时,首先是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并特别提出,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决定》同时指出,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在国家层面建立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需求对接、资源共享机制。全会精神对指导国有企业改革,特别是国防工业企业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军民深度融合,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全面推进经济、科技、教育、人才等各个领域的军民融合,在全方位、高领域和深层次上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为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提供丰富的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可以说,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既是富国之举,又是强军之道。

  混合所有制为盘活国有资产存量,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实现军民深度融合,找到了有效的途径。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目标,为国防军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军工开放,引导社会资源进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领域,将有利于形成面向全国、分类管理、有序竞争的开放式能力发展格局,进一步增强我国的国防能力。

  开辟生态文明“新福祉”

  环保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主任 李海生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申和创新,是对顶层设计的进一步完善,更是对建设美丽中国提出的迫切期望和要求,意义重大而深远。

  新形势下,应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充分认识到建立生态文明制度,既是对“建设美丽中国”目标的继承,也是优化制度的开端。优化制度的核心,一是坚持用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改进现行干部政绩考核机制,大力提高生态环境指标权重,形成科学的、系统的、民主的考核评价体制,把环境质量与领导干部的乌纱帽挂起钩来。二是加强和完善环境监管制度,重视事前、事后监管,提高监管执行效率和水平,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机制,关键是把各级环保部门的劲扭到一起。三是加强生态文明制度立法、司法、执法相关法律法规研究,严格生态环境破坏者法律责任,探索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构建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法律体系,让违法企业付出沉重代价,把遵守法律与企业的命运结合起来。四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性、复杂性,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凝聚政府、企业、社会、民众之合力,才能奏响改革“最强音”,开辟生态文明“新福祉”。

  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财政部驻海南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党组书记、监察专员 张凤玲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以“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为目标,未来将推进的一系列改革,为下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作为财政人深感振奋和责任重大。

  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就是要破除与市场经济发展不吻合的财税体制机制,建立以统一规范、公正公平为取向的体现政府与市场主体的公权与公民、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资源、利益、财力分配的财政制度。这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也是现代行政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

  围绕这一目标,下一步深化改革的重点为:一是要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增强财政政策的前瞻性和财政的可持续性;二是完善现代税收制度,构建更加公平、有效、简洁的税制结构;三是建立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适度加强中央事权和支出责任,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四是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逐步完善一般性转移支付的稳定增长机制,增加其规模和比例,清理、整合、规范专项转移支付项目,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五是完善财政法制建设,加快《预算法》、转移支付等法律法规的修订完善,提高立法层次。


发送好友:http://finance.sixwl.com/shishiyaowen/143966.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