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时事要闻 >> 浏览文章

上海自贸区新设企业爆发性增长 运行监管待创新

发布时间:2013-11-20 14:32:00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浏览: 【字体:
   本报记者 王鹏善 上海报道

    “如何由注重事先审批转为注重事中、事后监管,这才是工商部门,乃至自贸区各个部门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也是自贸区改革的难点和突破口。”近日,上海市政府参事室主任王新奎在浦东干部学院作报告时指出。台下在座的是近500位党政干部。

    自9月29日正式挂牌至今,上海自贸区已运行超过一个月,工商部门是“最繁忙的部门”。

    据官方资料显示,除首批25家获证企业外,自10月1日至10月28日,上海自贸区共有208户新设企业获颁证照,其中内资企业188户,外资企业20户。截至10月25日统计数据显示,上海自贸区新设企业的注册资金总额已超过35亿元。

    根据工商总局之前颁布的相关规定,自贸区对于入驻企业,在注册资金、年检等项目上都比以往宽松了许多,基本实行的是宽进严出的政策。

    11月15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指出,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在上海自贸区先行先试的工商登记制度,也许将很快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放宽注册条件

    据工商部门统计,自10月1日至10月27日,上海自贸区已新设企业208户,而去年同期,在试验区辖区内(外高桥保税区)设立的企业为44户。

    爆发性的增长得益于自贸区方案公布之后,工商总局对于区内公司注册相关条例的修改,使得区内公司注册便利而且门槛低。

    然而对于国内的民众来说,放宽注册条件,再加上上海自贸区未来可能的改革,显然意味着更多的优惠政策。

    “如果没有优惠政策,那它还叫什么自贸区啊?你说对不!”一位来自青海的少数民族商人在注册大厅反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这位回族商人准备在自贸区里注册一家外贸公司,从事家乡商品的进出口贸易。

    “大多数人都这样想,就如那个之前被广泛报道的——卖拖把的老太太也要注册公司,都希望有优惠政策,但事实上是没有,而未来会怎样改革谁也说不准。”一位代理注册公司职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即使他也希望找他代理注册的人越多越好。

    该代理公司在短短的一个月内已经接单100多个,多数为非上海籍公司或者个人,注册拟缴纳注册资本大部分为10万-200万,大部分为外贸公司,少数为注册资金巨额的金融投资公司。

    “还是不懂(自贸区相关政策和内涵)的多,懂的话,就不会有这么多人来注册了。”上述代理人员认为,绝大部分人都是跟风,并不理解自贸区的真正涵义。

    而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观察,相较于自然人“一窝蜂”扎堆注册,更多的大企业则选择谨慎和观望。

    上海市工商局对外表示,从新设的企业来看,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的公司中,大部分企业的分注册资金在100万至1000万元人民币之间,都在正常范围内,并未出现虚高或低的极端情况。

    官方资料显示,目前注册资本最高的上海百家合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为7900万美元;最低的上海加盛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其注册资金为3万元人民币。

    监管制度待创新

    “由于准入门槛降低,吸引了更多自然人前来进行企业登记注册。然而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并不意味着主管部门对企业的管制放低。企业经营者要理性地认识这一变化。”上海工商自贸区分局相关负责人指出。

    根据相关规定,自贸区内登记的企业如年度报告被抽查发现或被举报查实有违法行为、申报不实隐瞒真实情况或虚假承诺的,将被登记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纳入不良信用体系。如企业行为违反登记管理规定,还将面临处罚。

    同时,自贸区内企业须主动向社会公示年度报告,如企业未按规定期限公示年度报告,或登记机关无法通过企业登记的住所(经营场所)和企业取得联系,将被登记机关载入“经营异常名录”,并通过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

    然而自贸区的探索不能仅仅满足对企业注册条件的放宽,业内专家表示,创新监管制度才是自贸区工商部门需要重点突破的工作之一,“难就难在这里”。

    王新奎在报告会上也指出,“因为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全球化经济背景,如何加强监管,是各国政府所面对的难题,也是我们设立自贸试验区的重要任务之一。”

    如何监管辖区内的经济运行,如何更有效地营造公平的环境,亦是上海自贸区工商改革面临突破的难题。

    在上海自贸区正式挂牌的同时,国家工商总局就已结合试验区的功能定位,出台《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若干意见》,从优化营商环境、提升行政效能、维护市场秩序三方面对试验区推出9条措施。

    业内专家认为,除工商总局的授权,还需要各个部门都参与到这些试验改革中来,积极配合,才能营造真正自由的公平竞争环境。

    “上海已经向国外派了学习考察团,专门去学习如何管理。”王新奎在报告会上透露。(编辑 吴红缨)

发送好友:http://finance.sixwl.com/shishiyaowen/141804.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