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时事要闻 >> 浏览文章

忻州城镇化的现实选择工业拉动 产业强市

发布时间:2013-11-20 13:52:00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浏览: 【字体:

  忻州既是版图大市,又是经济弱市,地方政府希望通过发展工业增加财政收入,以强化政府对县域经济的协调能力,促进三大产业有序发展,帮助老百姓增收致富。他们认为,只有工业发展起来,为工业提供服务的第三产业才能应运而生,发展农业才有经济基础。

  攀升的城镇化率

  城镇化的大潮正挟裹着忻州前行。

  定襄县中心广场,虽然已经入秋,气温骤降,但广场上依然人潮涌动。一位正在广场上散步的大妈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附近镇里和村里的居民喜欢干净宽阔的广场,人们每天都会聚集在这里聊天、散步。

  2009年,忻州在全市范围内启动创卫工作时,一些县城的主干道上还堆积着一人高的垃圾。短短五年里,县城换了容貌,道路整齐、街景怡人,对周边老百姓的吸引和辐射作用大增。据当地领导介绍,忻州市目前已有三个国家卫生县城和两个国家卫生乡镇,还有三个县城和三个镇达到国家卫生县城和国家卫生镇的标准正等待验收。

  “只有环境变好了,老百姓才会愿意进城。 ”定襄县县长刘亮说。

  更大的变化发生在忻州市区。在山西人的印象中,以前忻州更像是一个“县城”,城市面貌一直与其地级市的地位不相称。2012年,忻州启动了建城史上规模空前的城建工程——“7451”:7条路、4座桥、5个馆场和1个大剧院。7条主干道将这座在北同蒲铁路和大运高速路夹击下只有30多平方公里的“骨感”城市扩大到了100平方公里。忻州的地方官们希望借此挖掘、激活城市对各种要素的集聚作用,为工业化的推进和经济发展提供有力载体。

  从2010年开始,忻州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期。 2012年,忻州市城镇化率达到41.43%,首次超过四成。据当地预测,2013年忻州的城镇化率将比2012年提高1.5个百分点。

  尽管如此,忻州的城镇化率在山西省的排名却并不靠前,比山西省的平均数落后十余个百分点。

  在富产煤炭的山西省,忻州并不具有典型代表性,一区十三县里,大多数工业底子薄,农业人口占比大。即便是煤炭资源相对丰富的宁武县,16.9万人口中也有12.8万是农民。

  忻州市委书记董洪运说,忻州作为一个欠发达地区,在城镇化上步子落下了,要抓住机遇实现快速的城镇化,发展区域经济,实现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到信息时代的转变。

  留住人的产业

  忻州正在全市范围内掀起一场城镇化运动,其措施之一是将一些居住在山区的农民搬迁到居住条件相对优越的镇里和村里,通过移民扶贫,推进农村人口城镇化。

  董洪运告诉记者,忻州不造新城,只依托现有的市区县城和主要的镇,提升完善配套设施,吸引农民进城。

  忻州市市长郑连生说,“城镇化需要产业概念的支撑,只有工业发展,农村人口才会变成城市人口。 ”这也是忻州市各级官员达成的共识:不为进城而“造城”,走一条有实质性内容的城镇化之路。

  最近几年里,忻州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一大批工业项目得以落户。据忻州市发改委统计,该市五年来实际观摩的产业项目有223个,总投资达到了近1500亿元。到目前为止,已有174个投产,总投资702亿元;当地的产业结构也得到了优化,一产农业占比下降至一成,二产工业占据半壁江山,三产服务业的比重逐渐攀升至四成。

  在忻州市,工业已成为拉动农业和服务业发展的基础。郑连生说,县域经济要注重统筹,工业发展好后,为其提供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的服务业才能发展起来。

  目前,忻州的各项经济指标在山西省排名靠后,多年来一直试图摘掉贫穷的帽子。投资规模相对较大的项目,对当地经济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促进作用,一些特定的项目甚至能带来产业支撑,形成大型工业园。因而,“大上项目、上大项目”依然是忻州求发展的重要选择。

  董洪运认为,在忻州当下的发展阶段,没有必要刻意设定三大产业的比例。 “符合国家政策、与当地经济现状相契合的企业都可以引入忻州。 ”

  拉动服务业的工业

  工业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显而易见。山西省统计部门的信息显示,除了忻州市政府所在地忻府区外,该市工业基础相对较好的宁武和原平的城镇化率均高于其他地区,其便利的配套生活设施、政府提供的专业化培训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进城安家、就业。

  交通便利的原平在历史上就是忻州的工业重地,化工、机械制造业发达。近几年,原平在对原有工业项目进行整合的同时,吸引了一批大型工业项目入驻,既解决了当地进城老百姓的就业问题,还逐渐派生出一批生产性服务业(如物流行业)。宁武的情况类似,当地煤炭资源富集,老百姓在矿区就业率较高,消费能力相对旺盛,生活服务业发展较快。

  尽管宁武和原平在忻州的城镇化率排名靠前,但由于农业人口基数大,与山西其他地区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土地政策和户籍制度,更影响着农民变身市民的积极性,这些问题并非靠忻州一己之力能够解决。

  郑连生说,化解发展中的问题要有创新思维,在转型中谋求进步,突破瓶颈,首先要树立依法发展观念,研究法律和政策,分析地方的实际情况,寻找创新的着力点。

  忻州市经济开发区正在通过 “飞地经济”模式加强与忻州各区县的合作,探索一条互利共赢之路。忻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刘婷芳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通过“飞地经济”,可以发挥不同地区之间的资源优势,实现区域间的优势互补。 “比如开发区有政策优势却缺乏土地指标,而忻州的一些偏远县有土地指标,却因为没有好的政策吸引不了大项目落户,双方合作就会产生协同效应。 ”

  忻州试图在创新中走一条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的现代经济之路——通过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产业素质和竞争力,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强化工业化发展对城镇化的带动作用。

  按照国际惯例,城镇化与工业化之比在1.4—2.5为合理区间,而忻州2012年的城镇化与工业化之比仅为0.87,这意味着在工业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忻州的城镇化还有很大的空间。


发送好友:http://finance.sixwl.com/shishiyaowen/141762.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