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转型模式隐形的“第二财政”
张延龙
西部经济大省陕西正进入产业转型、城镇化提速的关键时期,几家陕西省属资源类国企的直接参与,成为它实现目标的坚实后盾。
11月初,陕北榆林,一家名为“榆林文化旅游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榆林文旅”)的公司成立,这家新公司计划为榆林这个资源明星城市建立起新的文化旅游产业,它背后的财务投资者,是陕西煤业化工集团、陕西有色金属控股集团、陕西延长石油集团等陕西本地几家最重要的资源国企。
这并不是陕西的资源国企们第一次非主业投资,每一次非主业投资,都是地方政府意志的体现。在这之前,它们接盘过陕西亏损最严重的财险公司、投资过移民搬迁公司,甚至于,为了在贫穷的陕南地区实现产业“循环发展”,陕西煤化还在当地投资建立了一间矿泉水厂。
在过去,他们的角色曾是解决困难的“救火队员”,而随着陕西经济快速增长、进入转型关键期,他们又成为当地产业转型的隐形推手。
很多非主业投资看不到眼前的市场效益,但地方政府需要用钱的时候,它们总是会出现最被需要的地方——不同于国内许多地方,依靠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一些特殊的政策优势,陕西的省属国企是国内盈利能力最强的国资力量。
榆林文旅
凭借得天独厚的煤炭、石油资源,连续几年来,榆林的工业增加值已超过成都、西安等西部中心城市,成为西部的工业强市,其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连年超过70%,如今,陕西省政府希望推动这座城市实现“资源城市率先转型”。
而去年以来煤炭价格的连续下滑,也让陕西省的决策层看到了这座城市产业结构过度单一的风险,陕西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曾昭宁说,目前的经济形势也促使榆林提前转型,“对榆林的长远发展来说,是个好事。”
榆林文旅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的。去年6月,陕西省政府决定推动当地最重要的文化产业投资平台——陕西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文投)与榆林市合作,以“加快建设文化大市,推动资源转型发展”。
经过1年多的筹备,榆林文旅在11月2日正式成立。榆林市委书记胡志强说,“希望榆林文旅能成为榆林文化旅游发展的总操盘手,成为探索榆林转型发展模式的探索者和先行者。”
陕文投向榆林文旅派出了专业的管理团队,当地几家的资源类省属国企——陕西煤化、延长石油、陕西有色集团,则提供了至关重要的资金支持。榆林文旅的注册资本达到了14亿元,据其宣传称,“首期注资14亿元,更是让榆林文旅公司从诞生之初就在西北最大市级文化投资企业的光环笼罩下成长。”“我们只是出资,不会介入和干涉这种投资项目的专业运营”,陕西煤化一位不愿具名的高管说,“省政府需要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
几个亿的投资对陕西煤化这样的资源企业来说,并不算什么数额巨大的投资,2012年,这家公司的收入为1250亿元,而延长石油的收入在2010年就已经达到了千亿规模。按照陕西省国资委的要求,到2015年它们的收入要分别达到2000亿和2500亿元。
但专业投资平台的建立,对榆林市来说显然意义重大。包括榆林市委书记胡志强、市长陆治原、常务副市长高中印在内的主要官员,都参加了榆林文旅成立的仪式,高中印说,“榆林经济从高速到中速,目前是换挡时期,必须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文化旅游产业是一个突破口。”
榆林文旅刊发在当地主要党报上的一份名为“榆林文旅梦”的宣传文稿则说,“特别是过去的10年,这座城市藉以高速发展的能源经济,GDP总量增长24倍,一跃成为陕西省第二大经济体,而文化产业增值比重被稀释到不足1%。单极经济引擎给城市可持续发展带来严峻挑战,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曾经的“救火队员”
对于项目收益和股东回报,前述不愿具名的陕西煤化高管坦言:“项目能够盈利当然最好,不过,不赚钱也正常,这是省政府的要求,不能按照严格的投资回报率来评估。”
其实,这并不是陕西资源国企的第一次非主业投资。过去几年,他们曾多次代表陕西省政府参与多次同主业完全无关的出资、收购,几乎成为陕西隐形的“第二财政”。
在最初,他们的角色并非地方产业转型的幕后推手,而是政府的“救火队员”。
2007年,总部设在西安的永安财险希望通过增资来扭转经营困局,当时,这家公司净资产为负2.43亿元,净利润约负1.47亿元,许多享有优先认购权的老股东们大都没有增加持股,选择了减持或者退出。
为了帮助这家公司,陕西省政府专门成立了永安财险增资扩股领导小组,由副省长吴登昌亲自担任组长。吴登昌主要负责国资监管、工业等方面的工作,并不分管金融领域。
最终,延长石油认购了超过3亿股,成为永安财险的最大股东。
而对于难题重重的陕南大移民,陕西成立了陕南移民搬迁工程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0亿元;其股东分别为陕西省财政厅和陕西有色金属集团,分别出资10亿和20亿元;其余资金缺口将通过银行贷款解决,由陕西省有色金属集团提供担保。
另外,延长石油参与出资组建了陕西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管理公司,为当地保障房建设提供资金。陕西省委书记赵正永说:“我们要求这个公司不要赚钱,但也不要亏本,用这样一个市场化运作和政府购买服务产品的模式,在五年之内彻底解决好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
“如果按照投资回报率来看,一些项目的回报率当然非常低,甚至根本不赚钱”,前述陕西煤化高管说,对于这类投资,不能完全按照市场投资的标准来看待,“毕竟我们是国有企业,是政府的长子,市场效益要讲,社会效益也要讲”。
转型依靠
今年年初,陕西省长娄勤俭在陕西省“两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总结了发展中面临的若干问题,第一条就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过去5年里,陕西经济年均增长14.3%,在全国位次前移至16位,然而,第三产业比例连年低于40%——几乎是自2002年开始,便一路下降。刚刚当选为陕西省省长的娄勤俭说,“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
在陕北,由于能源化工快速增长,增加值与增长比例大大超过一、三产业,导致三产绝对值继续增长前提下的现行比例连续几年出现下降势头,使得陕北第三产业快速降至20%以下。
陕西省委书记赵正永在一次内部工作会议上说,“按照经济发展规律和国际产业发展趋势,我们已经到了必须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发展的阶段,如果不能抓住这个阶段加快发展,不但会造成服务业发展继续滞后,还将影响到整个工业化进程,包括城镇化的发展步伐,进而影响到现代化进程。”
在财政力量有限的情况下,过去几年迅速积累起巨额财富的资源国企们,将为陕西的产业转型提供重要的资金支撑。
不同于国内许多地方,依靠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一些特殊的政策优势,陕西的省属国企拥有国内最强势的盈利能力——尽管陕西的GDP只排在全国第16位,但刚刚过去的2012年,陕西省国资委监管企业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272.6亿元,同比增长24.3%,其收入规模排至全国第八,其净利润甚至升至全国第二。
在陕西经济相对落后的陕南山区,陕西煤化安康市在紫阳县投资建设了一家矿泉水厂。安康地处山区,同时又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许多工业项目被禁止落地,按照陕西省政府的要求,当地的产业升级战略是“陕南循环发展”。
这家以优质水源为卖点的矿泉水厂,被当地看作“循环发展”的样板项目,为了实现这个项目,陕西煤化的投资超过了5亿元。
此外,在去年,陕西煤化还出资数亿元,参与了陕文投主导的铜川照金镇新型城镇化改造,这一项目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按照陕西省委书记赵正永的要求,要“进一步推广照金经验,放大照金效应”。
在关中地区,为推动关中—天水经济区的产业加速转型,陕西省筹划设立了“国家关天产业基金”,该基金首期募集金额预定为100亿元左右,将成为国内最大规模的人民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之一,将主要投资关中—天水经济区内高端装备制造业、航空航天业、新能源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延长石油集团成为了关天基金的主要发起人。
发送好友:http://finance.sixwl.com/shishiyaowen/140944.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
标签:陕西转型模式隐形的“第二财政”陕西经济陕西文化转型模式
上一篇:发改委酝酿重大领域改革 自身改革亦成重点
下一篇:市场化国企改革不可放弃的目标
·资管命脉是人 私募分家区别对待2013.11.18
·阳光私募10月调仓 大举买家电卖医药2013.11.18
·泽熙领跑私募整体跑赢大盘2013.11.18
·范勇宏私募基金改名对冲基金更准确2013.11.18
·市场热切期待IPO注册制 炒“壳资源”风险增加2013.11.17
·上周新增4家IPO在审企业2013.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