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时事要闻 >> 浏览文章

民资“接盘”的喜与忧

发布时间:2013-11-14 15:15:00 来源:财经国家周刊 浏览: 【字体:

  民营资本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若切实把握这一机遇,仍有诸多隐性障碍亟待破除

  在中央政府鼓励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的强力政策推动下,民营资本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继2012年5月国资委发布《关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中积极引入民间投资的指导意见》后,2013年9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有效落实引导民间投资激发活力健康发展的措施,要求在金融、石油、电力、铁路、资源开发和公用事业六个行业向民间资本推出一批示范项目。此举再次激发民营资本参与国企重组的热情。

  华创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华中炜预计,产权改革和国有股权稀释将是下一步国企改革的核心。而其中重点应该是着力解决国有股一股独大问题,大幅引进民营、外资、个人投资者,使混合所有制逐渐成为国企主要实现形式。

  “当前中央政府和相关部委已经从政策层面上为民资提供了冲破国有垄断行业大门的契机。”中国APEC发展理事会理事长张力军说。但他同时指出,要想真正让民营资本进入国有垄断行业,不仅要破除这些行业的准入限制,更重要的是要消除种种无形的障碍和阻力,改革庞大的国有部门,给进去后的民营资本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

  机遇空前

  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郑新立看来,受中央政府的政策鼓励,中国非公经济正在迎来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民营资本进入国有企业和垄断行业的政策累积效应正在逐步显现。

  以电信行业为例—工业和信息化部2013年5月17日发布的《关于开展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工作的通告》,宣布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工作正式展开。这标志着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一步进入电信业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而移动转售仅是民资进入基础电信业的开端。2012年6月工信部发布的《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一步进入电信业的实施意见》,已经明确了民营资本进入电信业的8个重点领域,展示出民资逐步介入电信业的前景。业内人士指出,随着这些领域的逐步开放,民资进入电信业将有广阔的想象空间。

  长江证券电信行业一位研究员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工信部文件,此次移动通信转售业务几乎是专为将民资引入电信行业而生。

  工信部文件显示,该业务申请者为依法设立的民营公司,其民间资本占公司资本比例不低于50%,且单一最大股东是民间资本的公司,而外商及台港澳商企则被排除在外。

  在金融领域,民营资本也再一次站在了发起民营银行的历史机遇关口。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近日公开表示,上世纪80年代放开城市信用社的组建是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的第一次大机会,第二次是上世纪90年代末的金融机构改制重组,在有问题的有风险的金融机构进行重整之时,民营资本获得了一次进入的机会。而这次是第三次,决策层已经非常明确地提出来要平等地对待民营资本,允许民营资本主动发起民营银行。

  除电信、金融外,铁路、能源等垄断行业也分别出台鼓励和支持民营资本进入的政策。

  全国工商联一位内部人士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事实上,眼下鼓励和引导民营资本参与国企改革和进入垄断行业的政策并非新政。早在2005年国务院就出台过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垄断行业的“非公36条”,2010年再度出台“新非公36条”加以完善。

  根据全国工商联的统计,包括“新老36条”在内,近年来国家出台的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有780项。

  海通证券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国企改革过程中,大量股权将由民营资本“接盘”的大趋势是不会改变的。

  “可以预期的是,国有企业在近5年内会大量退出。”李迅雷说,原因在于一方面地方政府资金不足,目前已经在靠拍卖土地获得收入,想进一步增加负债难度已经越来越大了。相比之下,民营企业的机制更具优势。

  根据国资委统计数据,2007-2011年的5年间,央企通过产权交易市场公开转让企业国有产权4147宗,其中69.5%是由各类民间资本受让的。

  国资委副主任黄丹华近期表示,这一比重表明产权交易市场是一个充分开放的市场。今后国资委将更多利用市场化的方式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战略性挑战,建立和完善国有资本合理流动机制,促进其他所有制经济成分与国有经济共同发展。

  顾虑重重

  尽管政策春风扑面,但据前述工商联人士透露,在全国工商联的调研和座谈中,不少民营企业对“接盘”国企股份和进入垄断行业,表现出畏难情绪。

  民资最大的顾虑,是隐性障碍。

  张力军指出,虽然政府有关部门表示要支持民间资本,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更多地把资源给了国有企业。一些行业对民营资本的鼓励政策看似热情,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很难落地,因为政策本身并没有明确民间资本进入的具体途径和方式,也没有规范的准入门槛。

  以民营资本进入铁路建设领域为例,具体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或资质,民营资本建设和经营的铁路,在运营中如何定价、能否独立核算等具体问题,政策都没有作出清晰界定。

  “民资遇到的往往是‘玻璃门’、‘弹簧门’——要么看得见进不去,要么进去了,不平等的竞争环境也会把其逼出来。”张力军表示,这些如果不改变,民资就不可能获得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

  其次,民营资本有没有资金和实力将国企出让的股权接过去,也是民资接盘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以石油行业为例,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央企资本规模以万亿元计,同行的民营企业最大的销售额也只有一两千亿元,这种数量级的悬殊,让大多数民营资本在大项目面前望而却步。

  “在接盘国企资本的过程中,民营资本得到的融资支持是不够的。”李迅雷表示,国内银行倾向于对国有企业的融资提供资金支持,对民营资本的融资条件会比较苛刻。现在民营资本的负债普遍较高,如果得不到资金支持,“接盘”行动很难实现。

  同样,因民间资本体量较小,能从国企获得的股权份额也比较低,这样即使能够介入国企,也只能是“陪别人玩”。

  没有话语权、投票权,是民资接盘国企股份时的又一大顾虑。

  仍以铁路部门为例—虽然该部门多次表态欢迎社会资本投资,但民企无法在投资决策、施工建设、财务结算以及人事任免等方面获得相应话语权,也就难有兴趣和信心参与其中。

  “公司治理有待落到实处。当前国企的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基本还都是一些形式上的设置,没能真正做到相互制衡,难以让所有股东在其中有话语权。”前述工商联人士指出。

  此外,在一些重点行业领域,对资金、技术和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在客观上存在非常高的要求,而不少想进入的民营企业自身存在着人才、技术短缺,经营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对于上述问题,国家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司司长王晓涛日前指出,要实现民资“进门”,对政府来讲,是要通过政策的放开和支持来“开门”,但最根本的还在民营企业要积极主动提高自身能力,为进入重点行业领域积累资本、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


发送好友:http://finance.sixwl.com/shishiyaowen/140583.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