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延续上行 通胀压力明年或现
国家统计局11月9日发布10月份CPI数据显示,CPI同比上涨3.2%,比10月份又高出0.1个百分点,显示出进入秋季以后,物价水平继续上行的态势。
总体来看,上涨幅度比较温和,该数值表现得仍然还在基本预期之内。四季度物价或延续上行态势,但完成全年3.5%的通胀目标没有问题,但通胀压力可能会在明年显现,通胀水平或高于今年。
创新高仍是农产品所致
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分析10月CPI变化的原因,主要是近期农产品价格升高所致。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周景彤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分析,从同比来看,主要是食品价格和蔬菜价格上涨拉动,尤其鲜菜价格、肉禽及其制品价格的上涨。
数据显示,10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6.5%,影响CPI总水平同比上涨约2.11个百分点。尤其是食品价格上涨对物价的影响要大于9月份 (9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6.1%,影响CPI总水平同比上涨约1.98个百分点)。其中,鲜菜价格、肉禽及其制品价格、鲜果价格、水产品与粮食价格分别上涨31.5%、5.8%、8.8%、6.4%、3.8%,分别影响CPI总水平上涨约0.81、0.43、0.17、0.16与0.11个百分点。
本报经济观察家、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胡迟也持相同看法。他向本报记者分析,10月CPI涨幅创新高仍是近期农产品价格升高所致。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10月21日至30日,监测的7种蔬菜价格中,价格上涨的有5种,其中西红柿价格涨幅居首,上涨13.6%。商务部监测的数据也显示,10月21日至27日,18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比前一周上涨1%,其中西红柿、苦瓜、茄子价格比前一周分别上涨11.1%、7.8%和7.2%。
胡迟认为,从10月份的情况看,天气变化仍然是影响农产品价格走势的主要原因,另外,今年夏天极端天气的影响也未完全消失。
未来物价延续上行
展望未来的物价走势,胡迟的观点是,由于进入冬季后,农产品生产受季节性的影响,加之宏观经济回升拉动的因素,预计四季度物价会进入上行周期,CPI涨幅还会有所扩大。但因为总需求并未出现大幅回升,货币政策也基本维持中性,预计四季度CPI同比涨幅将是温和变化,前期关于今年基本处于温和通胀水平的结论仍然有效,全年“低通胀”的基本态势没有发生质的变化。
统计数据显示,前10个月,CPI比去年同期上涨2.6%,完成政府全年3.5%的物价控制目标应该无忧。
虽然10月CPI涨幅创新高水平,但周景彤认为,与9月份相比,运行态势还是平稳的,另外,其环比数据仍是下降的,包括食品价格,环比也是下降的,通胀压力实际上并没有进一步加大,未来11月份和12月份的物价水平或维持平稳态势,CPI涨幅或在3%—3.5%之间,全年在2.7%左右。
“今年完成通胀目标没有问题,但通胀压力可能会在明年明显一些,明年的通胀水平要比今年要高。”周景彤的理由是,今年的货币信贷投放量比较大,增长比较快,还有能源原材料的价格,尤其是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的抬升对我国CPI的影响可能会推移到明年上半年。
因此,胡迟和周景彤都认为,对物价走势要密切关注,不可掉以轻心。
引导通胀预期保持货币政策稳定
央行在最新发布的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表态谨慎,“总体看,对下一阶段的价格形势不可盲目乐观,物价上行压力是存在的,要继续引导、稳定好通胀预期。”
国家统计局11月9日发布的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 (PPI)、工业增速、投资、消费等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增速已基本稳定并有所回升,但回升力度仍然较弱。周景彤预计,11月份PPI数值将仍然为负。
不过,10月份的经济运行仍然延续了前几个月经济企稳回升的态势。数据显示,10月官方PMI为51.4%,较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指数水平回升到去年同期之上,创18个月新高。该指数自7月份以来,连续4个月小幅上升,两个指数的上扬分别从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角度表明了经济稳定增长态势进一步显现。在目前经济企稳与CPI水平相对温和的情况下,预计宏观经济政策仍然会保持稳健的中性。
胡迟认为,货币政策仍会保持连续性与稳定性,既不会偏向收紧,也不会偏向放松。因为按照本届政府的调控理念,目前经济增长与CPI水平均在合理的区间内,宏观调控没有必要过度干预,而宏观政策的着力点仍然是调整、优化结构。央行在最新发布的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也表示,货币政策将“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小微企业信贷、三农信贷、消费金融,以及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和绿色环保等领域将获得进一步的信贷支持。而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将会进一步控制。显然,货币政策报告反映了本届政府的调控理念。
周景彤预计,明年的经济增长或在7.6%左右。国家的政策还是比较明确的,即给社会以稳定的预期,使经济增长处于稳定的区间内。在这种前提下,进一步加大改革和调整结构的力度。他认为,政府现在工作的重点应是对前一段时间出台的一些稳增长政策的落实,这些政策的效果也会在未来的几个月逐渐显现出来。这对保持经济增长在一定幅度内是有一定帮助的。
发送好友:http://finance.sixwl.com/shishiyaowen/139951.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
上一篇:上海自贸区辐射效应渐显长 三角有望率先获利
下一篇:三中全会旨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增持潮再起 月内41家公司大股东豪掷80亿元2013.11.12
·智能浪潮席卷电子行业 6只个股俘获资金逾亿元2013.11.12
·月内41公司大股东逢低抢筹 4家动用资金过亿2013.11.12
·跨年度题材正式启动五标准 淘金103高送转潜力股2013.11.12
·120亿产业资本抢筹A股名单2013.11.12
·两市成交量突增前十只个股截止11月11日2013.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