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时事要闻 >> 浏览文章

经济发展和城市管理中群众路线的价值体现

发布时间:2013-10-16 10:53:00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浏览: 【字体:

 

  群众路线是制定经济政策和发展大计的认识来源、决策基础、执行动力

  《人民日报》曾对105位基层领导干部和共产党员展开问卷调查,百位基层干部眼中的“幸福观”是:工作生活中最大的难题是群众拥护不够,工作难展开,最幸福的事是敬业奉献,得到群众好口碑。可见,群众路线是党和政府履行职责的思维方法、工作方法,也是根本目的。通过贯彻群众路线,可以更好地把群众的需要变成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使党和政府的号召变成群众的需要,也是党政干部的幸福所在。

  ——认识来源

  发展经济必须坚持党和政府一贯强调的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要求,如果缺乏对群众了解,对群众关注的问题缺乏政策回应,就会犯错误。

  当前党政干部普遍学历高、理论知识多,这是优势,但实践的丰富性、时间性、个性需要他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优势变成强势。现在戴眼镜的党政干部很多,他们的左眼应该是“望远镜”,右眼是“显微镜”,要做到看清大局,看透细节,而要做到这些,需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对本地情况熟悉程度应该像本地导游对景点一样了如指掌。国家发改委官员发明了“榨菜指数”这个概念。他们发现,涪陵榨菜在华南地区销售份额由2007年的49%、2008年的48%、2009年的47.58%、2010年的38.50%下滑到2011年的29.99%,从半壁江山滑落到30%以下。这个数据表明,华南地区人口流出速度非常快。涪陵榨菜集团广州办事处主任也证实了这一现象。笔者到某市出差,听当地同志谈到,他们市长为了掌握古城风貌,亲自访问河道沿岸七八十岁的老人,根据老人们的回忆和有关史料复制当年八种风格的建筑风貌图,这个市长很有责任感,也说明当缺乏新思路、新套路的时候,到群众中去或许就有谱了。实际上,无论是本地出身还是异地交流的党政干部,都必须对省情、市情、县情、乡情有全面而深刻地了解,只有认识清楚了,才会在经济发展、产业选择、环境保护、就业分配等方面“计上心来”,才会不把折腾当奋进、不把翻新当创新。

  ——决策基础

  笔者在电视里看到有媒体采访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问她人总是会犯错误的,请问您这些年来犯过什么错,她的回答是:“我是不可以犯错误的,我们公司其他人都可以犯错误,但我不能犯,因为我有几万员工,我的错误有可能导致他们失业!”这里实际上是说她不能犯战略性、方向性错误。这令笔者动容,也感受到了企业家高度的责任感和对员工的真情。

  党和政府的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利益,其广度和深度远远超过一个企业的影响,因此,对决策的有效性要求更高。因此一定要做到以下四个“不能像”:不能像企业,搞项目算经济效益、讲投入产出,搞所谓的“经营城市”,忘记了政府的公共性;不能像军队,经济建设像打仗一样,强调兵贵神速,公章放在挎包里,攻占高地,顾不及系统的修养生息;不能像家长,大小事情全包揽,不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不能像铁匠,以为自己心灵手巧,一切都敢打造,如“打造城市”、“打造产业”、“打造生态环境”。

  ——执行动力

  战争年代的“打土豪、分田地”、五十年代的“当家做主建设新中国”和八十年代的“发展致富”、九十年代的“市场经济”,都极大地动员了群众力量,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发展洪流。现在,一些地方提出的“决战现代化”、“经济翻两番”、“跨越式发展”,这是政府需要还是群众选择?战略规划的深度动员必须与市民心理相呼应,应有足以令市民激动并愿意共进退的发展目标,要经常刻意去创造一种让市民充满激情、愿意创新的社会氛围,这就是做群众工作。

  群众路线是提高城市管理效果和效率的强力支撑。

  ——信誉、信用、信任

  半个多世纪之前,中共元老董必武就曾说:政府的权威,不是建立在群众的畏惧上,而是建立在群众的信任上。这些年由于各种原因使群众不满,党和政府的信誉、信用、信任、经历了考验。比如一些干部擅长作秀,群众没有困难他们创造困难也要帮;一些地方在环保问题上长期不透明不公开,导致群众“三不信”:不信当地官员、不信当地政府、不信当地新闻媒体;某政府网站所做的一项关于 “满意度”的民意调查中,居然仅有两个选项:满意和非常满意。据媒体报道,近些年出现了群众给政府及其相关部门送“反讽锦旗”的情况,如“不为人民服务”、“截访先进单位”、“踢皮球先进单位”等,体现出群众的无奈和不满。

  ——基于城市运行中的问题实施管理

  当前,城市管理中贯彻群众路线,首先要坚持问题导向。要研究为什么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住房难、行路难?不能用“国外也难”这样的话搪塞,要分析导致群众生活不方便的原因。比如,政府倡导发展优质学校和医院,使得名校、名医院纷纷建立分校、分医院,结果使学校与医院不堪重负,影响服务和工作质量,又使得群众择校择医愈演愈烈,加剧上学难、看病难。需要调整思路,努力办好普通学校、社区卫生机构,做好基本服务均等化的工作,上名校去名医院是部分群众的自主选择,而不应该是政府主动引导,任何国家、任何时候优质资源都是稀缺的,不可能普遍享用。

  其次,让城市管理规范化。现在群众非常困惑的是很多情况下办事需要求人。2013年3月8日,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民建陕西省委副主委周新生表示:“国人生得好要求人;病了,治得好要求人;死了,烧得好、埋得好要求人;上好学要求人;找工作要求人,调动工作要求人;异地迁徙取得户籍要求人;参军要求人;职务职称晋升要求人,不一而足。”办事求人,有群众心理的过度担忧问题,也确实存在因办事难而不得不求人的问题。要在城市管理中通过规范化运行,让社会风气清新,社会关系正常,不能短期问题夸大化,长期问题麻木化。

  ——以良好的服务精神提高城市管理的效果和效率

  第一,践行承诺是最低的标准,解决群众问题是否彻底决定了服务是否到位,追求群众的满意才是党和政府的目标。第二,没有抱怨的群众就没有成长的政府,普通群众往往给党和政府最多的是批判性关注,也就是做对不吭声,做错就批评,有时让党政干部感到不舒服。娱乐节目主持人吴宗宪说,被误解也是演艺事业的一部分,这一句话对党和政府也适用。第三,要精确服务,坚持便民不扰民,对群众需要的服务做到全心全意,群众不需要的所谓“服务”坚决不做。领导就是服务,服务强调规则、技能、态度。第四,发展快的地区并不比慢的地区问题少,快速发展的地方存在更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从问题开始管理比从理论和目标开始管理更加有效。

  重视群众路线

  在经济发展和城市管理中存在的一些脱离群众的现象,与党政干部的生活方式有重要关联。生活方式决定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决定行为方式,行为方式又强化了生活方式,上述很多问题的根源在此。前几年有一些党政干部他们属于“名人”:喝名酒、抽名烟、穿名牌、坐名车、住高档住宅甚至别墅,出差住五星级酒店,在豪华办公楼理政,平时吃饭食堂小餐厅特供,下去调研如明星闪亮登场前呼后拥,被包围或被封锁,这种生活方式决定了其与广大群众可能会疏远。

  地球变“村”,村变“地球”,远的变近了,近的变远了。当一些党政干部嘴上讲“代表人民”、“尊重群众”,心理上却可能认为群众觉悟低,素质差;各种报告、讲话一般人看不懂或听不懂;对基层不知情、对群众不关心、对名利不知足;新华社最近在群众路线调查报道中指出,有些干部“三负责三不负责”:即对领导很负责对群众不负责、对富豪很负责对平民不负责、对鼓动很负责对行动不负责。这个时候就说明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存在着一定距离,关系就有点远了。最可怕的干群关系就是没有关系,演员周立波幽默地说道:“不和群众打成一片,就被群众 ‘打成一片’”,也许有些道理。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发送好友:http://finance.sixwl.com/shishiyaowen/133893.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