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时事要闻 >> 浏览文章

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 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

发布时间:2013-10-11 13:33:00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浏览: 【字体:

  单锦炎

  城乡建设是反映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内容,也是其发展水平高低的物化表现。如何抓好城乡建设工作无疑是地方党委政府的主要工作职责之一。城乡建设工作既有理论性,更具实践性,又是一项地域性很强的工作,深受不同的文化习俗、自然条件的影响。西部广袤,东部稠密,北方雄伟,南方精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故一个地方的有效做法在另一个地方不一定能完全照搬。

  近年来,浙江省安吉县坚持生态立县,突出工业强县,加快开放兴县,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总抓手,积极探索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走出了一条具有山区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子。我们的体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理念提升,是重要的思想基础

  城乡建设就具体工作内容来讲,都是以往我们年年在抓,也是非常熟悉的常规工作。但我们现在谈城乡建设,如果还是停留在建高楼、修马路,显然远远不够。所以说,城乡建设是老工作新要求,既熟悉又陌生,必须通过理念的转变,来适应新的工作要求。

  第一,从注重中心城市,转向城乡并举、统筹推进、共同繁荣。安吉把新农村建设,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持续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农村地区产业发展,农村居民同等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生活共同幸福。

  第二,从注重物质,转向更加注重人文。城市建设不仅仅是建房子,要坚持以人为本。安吉把畅通出行、安居、安全列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大交通治堵力度,中心城市、乡镇与县城、村与乡镇的三级公交,出租车、公共自行车、校车、停车场等交通设施不断完善。加快城中村、旧厂房、老小区改造,健全小区物业管理,加强治安、防灾体系建设,着力为居民提供便捷、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持续提升城乡医疗、教育、文化、体育、民政等设施保障水平,满足居民多方位需求,增强县城活力。着力在城市建设的转型升级中破解和防止 “城市病”,实现建设过程中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高度结合。

  第三,从注重大拆大建,转向更加注重有机更新,保障文化传承,城市记忆。城市有机更新,内涵比较丰富,包括城市整体,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联、和谐共处,形成整体秩序和活力;各组成部分自身不断更新,但新的更顺应原有的肌理;更新过程遵从内在程序和规律。目前,全国许多城市,多给人千篇一律、缺乏特色的感觉。城市的先进与落后、美观与脏乱差,不能简单地以建筑的新旧来划分。旧的、传统的有可能是精华的、传世的,新建的也有可能是辛辛苦苦建成的一堆“垃圾”,没有生命力,有钱随时就可以做到。

  第四,从注重项目建设,转向更加注重管理,强化城市的安全、有序运行保障。强化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现场管理、文明施工,强调建成后的长效管理,做到工完场清。强化日常的设施维护和长效保洁。持续提高城市供电供水、人群集散、车辆交通、防灾减灾、应急等功能。

  第五,从注重地上的形象,转向更加注重地下城市功能的完善。安吉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加大地下管网建设。高度重视城市功能的配套完善,编制了《城市地下空间利用总体规划》,加快汽、气、给水、污水、排水等地下管网系统建设,确保地下设施系统能更加适应城市发展趋势,更好地满足居民生活需求。有效防止灾害性天气出现时“你到城区来看海”、“车船相撞”等景象。

  第六,从注重建筑主体本身,转向更加注重建筑节能环保、绿色生态、环境整体效果和细节,更加注重城市特色的营造。中小级城市建设,不能一味地比高、比大。安吉在城市建设探索过程中,提出打造“优雅竹城”的目标。 “优雅”意味着不是比高、比大,而是注重比精、比特、比城市生活质量。安吉是中国第一竹乡,我们抓住和凸显“竹元素”主题,坚持围绕竹子做深文章展示特色。通过一系列抽象的、具象的、植物的、产品的、衣着的、饮食的等方方面面“竹品”,展示安吉的竹产业、竹文化和竹景观,塑造城市特色。

  立体推进,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十八大”报告提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200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的时候,召开全省城市工作会议,提出“新型城市化”道路要求,即要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乡互促互进的新型城市化道路。我们理解,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区别在于:传统城镇化是 “单向的”,人口由农村流向城镇(市);在形态上体现为“极化”,城市高度聚集拥挤,农村逐渐衰退,甚至严重败落;高能耗、高排放的发展方式带来的是城市发展的不生态和不可持续;注重物质建设。新型城镇化是“同步的”,体现为城乡统筹,设施共享,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保障城乡全覆盖,城乡同治;在空间上是梯度的,大中小城市、城镇、乡村居民点有序分布,互促共进,共同繁荣,各显优势,各取所需;在发展方式上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环保,顺应自然,崇尚自然,低碳生活;重在“人”的城镇化。基于对传统和新型城镇区别的理解,我们按照全县一盘棋的思路,探索实行“优雅竹城、风情小镇、美丽乡村”三级联动、立体推进。

  一是人居环境城乡共优。不是就中心城市建设来抓城镇化推进,而是把全县当成一个大景区来规划和建设,按照“县域城市化,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思路,把县城、乡镇、村放在全县一个大棋盘上,统筹考虑、布局、规划和建设,同步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提升。制定《“优雅竹城”建设实施意见》,按照“用生活体验优雅,用环境书写优雅,用生态诠释优雅,用风貌维护优雅,用机制保障优雅”思路,突出竹景观、竹产业、竹文化、竹品牌,强化规划、建设、管理、经营四位一体推进,空间发展上,东育、南优、西进、北拓、中间提升,努力把安吉中心城区打造成“功能优越、品质卓越、竹韵深厚、充满活力”的“优雅竹城”。制定《“风情小镇”建设五年计划》,逐步将全县所有乡镇打造成为“环境优美、功能配套、产业发展、特色鲜明”的特色小城镇。研究制订《安吉县建设“中国美丽乡村”行动纲要》,前两年抓点成线打出品牌,中间三年延伸扩面产生影响,后五年完善提升全国领先。根据这些意见、计划和纲要,在县城,我们围绕安吉竹乡特色,用精细、整洁、舒适来展现中心城镇的韵味。对15个乡镇集镇所在地,按照各自不同的地域、文化、资源特色,先后分批次开展“风情小镇”创建,形成了一批特色小镇集群。行政村一级是安吉美丽乡村建设的主阵地,也是我们城乡环境建设的亮点所在。

  二是公共服务城乡同享。坚持把以人为本、改善民生贯穿于城镇化建设的全过程和各方面,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基本实现了农村联网公路、城乡公交、劳动就业、卫生服务、居家养老、集镇污水设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学前教育、广播电视、文化体育、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等11项公共服务全覆盖。全县205个村(社区)建成了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县级职能部门19大类121项服务事项下放到“中心”,把邮政通讯、农村金融、疾病普查等纳入服务范围,构建“便民服务超市”。各村根据本村地域特点和群众生产生活需求,因地制宜开通了代买油米、电器维修、老人护理、技能培训等个性化服务,基本实现村民不出村,便能办成事。

  三是产业发展城乡互动。根据地域特色,将县城开发区、北部天子湖园区和东北部临港经济区确定为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的主阵地,强化产业导向,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经济。全县187个行政村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宜居则居、宜文则文的原则,划分为五类,40个工业特色村、98个高效农业村、20个休闲产业村、11个综合发展村和18个城市化建设村。推动形成城区、园区、景区、镇区相配套互补的特色产业,加快农村居民转移就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城乡经济共同发展。

  体制机制创新,是不断提升工作成效的动力所在

  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体制机制从城市到县、市、区都不相同,也不可能、没必要相同,但无论如何都要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城乡建设发展阶段和城市规模相适应。 “鞋合不合脚,自己最清楚”。合在一起大一统,效率高,一般来说,适合于初期小规模、粗放式。但运动员和裁判员一体,不利于公正执法、精细化和专业化管理,造成规划统领的层次降低。从当前看,随着新型城镇化推进,合一的管理体制,也逐渐显示出弊大于利,安吉经过新的实践探索,按照规划、建设、管理、经营四位一体模式分设四个单位,即规划局、住建局、城管局、城投公司,分别牵头条块工作,重心更加明确,重点更加突出,更有利于做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经营各项工作。

  规划局将力量、精力更加集中,规划研究更加深入、仔细;城区、园区、景区、镇区、村庄规划统揽性更强,不受部门驱动;给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规划咨询的能力水平更强。

  住建局在建设上牵头召集;研究住房保障政策;房地产市场研究和行业管理、物业管理;建筑业市场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根据规划(建设)项目化要求,对年度实施项目进行督查考核。

  城管执法局作为城市建设行政处罚权相对集中的承办部门,是市政公用事业建设的主管部门,在城乡联动、城警联动管理执法上效果明显;负责城镇给水、排污、燃气、园林、路灯、广告等公共设施维护和日常管理;建成“数字城管”系统。

  城投公司按公司法要求组建成国有独资企业,承担政府性项目和重大城建项目的融资和建设,以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任务,纳入县委县政府年度考核。

  (作者系中共浙江省安吉县委书记)


发送好友:http://finance.sixwl.com/shishiyaowen/132967.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