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时事要闻 >> 浏览文章

农业“走出去”须互利共赢

发布时间:2013-9-30 6:53:00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浏览: 【字体:
李东超

  上周,一则中国欲买下乌克兰300万公顷农田的消息引发各界关注。300万公顷即3万平方公里,占乌克兰国土面积的5%、可耕地总面积的9%,更直观地说,相当于一个比利时或亚美尼亚。

  一时间,为之叫好者有之,抨击中国“海外土地殖民”者亦有之。种种争议,如中国做出任何一项重大海外举动时一样,始终围绕在耳旁。尽管事后证实该消息并不属实,但粮食安全和中国农业“走出去”的话题却再次引起热议。

  粮食是人类生产生活最基本的物质基础。粮食安全的重要性超过任何一种物质资源,因为这关系到一个国家或民族最基本的生存。中国虽是农业大国,但人均土地和农业资源并不富裕,以不到10%的世界耕地养活着近20%的世界人口。这种资源的稀缺性必然导致中国将大力利用海外农业资源。

  同中国能源“走出去”一样,农业“走出去”始于上世纪后期,但不同的是,中国农业因为粮食自给率较高,最初的“走出去”并非为大量获取资源以满足国内需求,反而是以对外援助的方式帮助他国。然而,进入新世纪,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农产品消费的快速增长,对海外市场和农业贸易的依赖也逐渐加大。

  2012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1757.7亿美元,其中进口1124.8亿美元,比2001年刚加入世贸组织时增长了近8.5倍,年均增幅22.5%;出口632.9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了2.9倍,年均增幅13.1%;净进口达491.9亿美元。

  其间,中国农业贸易依存度也有所增加,从2001年的15%增加至2010年的20.2%,农产品进口依存度从2001年的6.4%增加至2010年的11.8%。其中,大豆、油籽和棉花等资源性产品和小麦、玉米等谷物进口大幅增加。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大大豆进口国,占世界大豆进口量的60%。

  这些数据似乎表明,中国不仅要到国际市场来“抢油”、“抢矿”,还要来“抢粮”了。鉴于粮食对发展中国家的高度重要性,中国农业“走出去”所带来的敏感性甚至超过能源。这也是中国为何更容易被贴上“土地殖民”标签的缘由。而在国内,对进口依赖的敏感也促使保护主义在农业领域抬头。

  从保护农业生产者利益和确保大宗农产品供应的角度出发,进行一定的保护是必要的。但如果每个国家都过于强调对国内农产品市场的保护,就无法形成有效的国际市场,各国的比较优势得不到体现,最终受损的是全人类的福祉。

  关于粮食(供应)安全,联合国粮农组织曾给出一个定义:任何人在任何时候能以支付得起的价格获得维持生活和生产活动所必需的粮食。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我们必须认清一个逻辑——如果缺乏某种资源,就应通过贸易用富裕的资源所生产的产品换取稀缺资源所生产的产品。中国如此,其他国家也如此。只有当国际市场的资源得到有效配置,供给才能丰富,粮食安全才能得到最有效的保障。

  中国农业“走出去”就是这样的国际资源配置。它能增加全球农产品供给,而不仅仅是为本国捞取资源,这也是破除“中国威胁论”和“新殖民主义论”的最有力武器。

  如前所述,中国农业“走出去”最开始的方式并非获取资源,而是带有援助性质的合作开发。在新时期,农业援助的性质慢慢褪色,农业投资的形式逐渐兴起。

  目前,中国农业“走出去”主要有对外投资、技术合作和商品贸易等形式,其中,土地开荒式的基础设施援建和高层次的农业技术合作最受资源国的欢迎。据统计,截至2010年,中国农林牧副渔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达到26 亿美元,从事海外农业资源开发的企业已有700多家,为非洲、南美和东南亚等地市场提供了数十万吨粮食,对发展资源国农业产业、丰富农产品市场、保障供应、增加就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些成绩很大一部分是建立在早期农业对外援助的基础上的。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中国即通过无偿援助或无息、优惠贴息贷款等方式建设了200余个农业项目,在俄罗斯、东南亚和拉美等国和地区建立了各种稀缺资源的开发基地。中国还派出农业技术专家传授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农业人才,兴修水利工程。通过这种援建,不仅密切了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也为当前的“走出去”打下了政治基础。

  非洲、南美、东欧和东南亚的许多发展中国家农业资源丰富,地理环境优越,土地和劳动力成本又低,开发潜力巨大,并具有强烈的农业发展意愿。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在技术和经验上能与之形成互补。

  只有通过这种互利共赢的方式,才能有效推进中国农业“走出去”,在满足国内农产品进口需求的同时,扶持当地农业发展,增加全球农产品供给。如果能做到这点,乌克兰即使真的向中国租售300万公顷农田,也不足为奇了。

  (作者为第一财经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发送好友:http://finance.sixwl.com/shishiyaowen/131356.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