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时事要闻 >> 浏览文章

中国经济奇迹进入第二季 后面更精彩

发布时间:2013-9-12 7:57:00 来源:重庆商报 浏览: 【字体:

    李克强在达沃斯论坛上讲述中国“好故事”,经济仍会中高速增长,择机推出存款保险制度

  

中国经济奇迹进入第二季 后面更精彩中国经济奇迹第二季

   9月11日,2013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大连国际会议中心全会厅开幕,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开幕式上发表特别致辞。

  精彩观点

  谈经济

  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已进入提质增效的“第二季”,中国经济已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后面的故事更精彩”。

  谈改革

  我们不仅要有勇气,而且要有智慧,要寻找、抓住“牵一发动全身”的改革……我们愿意求得出一招能够影响全局乃至满盘皆活的效果。

  谈金融

  像自然界有大树,也有小草。企业界有跨国公司,也有小微企业。金融系统也应该既有生态的大循环,也有小循环;既有大银行,也有小银行,乃至有村镇银行。

  谈合作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君子成人之美”。只有“美人之美”,才能“美美与共”。

  聚焦

  昨日,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大连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发表了主旨演讲并回答提问。借助这个聚焦中国经济的重要平台,李克强回答了世界对于中国经济的四个问题。李克强指出,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已进入提质增效的“第二季”,中国经济已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后面的故事更精彩”。

  世界经济论坛主席克劳斯·施瓦布在发言中说,所谓的“中国悲观论者”一直以来都犯了一个错误,他们低估了中国在克服重大挑战和困难时所激发出来的力量,中国应获得信任。

  经济增速是否会继续下行?

  运行平稳 进入提质增效第二季

  “国际上有不少议论,担心中国经济出现所谓的‘硬着陆’。”李克强说,“我想告诉大家,中国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当前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是好的,经济运行是平稳的”。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速的逐季回落引起一些担心和议论,这是难免的。但中国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性的政策措施,保证了经济平稳运行。

  李克强指出,从7、8月份的情况看,中国制造业经理人采购指数(PM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工业增加值、进出口、用电量、货运量等主要指标普遍回升,实体经济活跃,城镇就业继续扩大,物价总水平保持稳定,市场的信心在增强,社会预期向好。

  “这种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使我们坚信,中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主要任务一定会实现。”李克强说。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已经进入提质增效的“第二季”,后面的故事更精彩。

  会不会再启大规模刺激?

  选择策略既利当前更惠长远

  李克强说,经济下行时,用短期刺激政策把经济增速推高,不失为一种办法。但权衡利弊,中国选择了既利当前、更惠长远的策略,保持宏观政策的稳定。

  李克强说,中国经济要实现长期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依靠改革。“所以,我们不仅要有勇气,而且要有智慧,要寻找、抓住‘牵一发动全身’的改革。我们不畏难,也不惜力,并不是想仅做巧事,事半而功倍。但我们还是愿意求得出一招能够影响全局乃至满盘皆活的效果。”李克强说。

  针对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李克强表示,正在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有序规范和化解,“可以有把握地说,总体是安全可控的”。

  如何改革金融货币政策?

  不松银根 择机推存款保险制度

  李克强明确表示,无论是财政还是货币,中国都还没有大幅松动的打算。他表示,财政政策方面,中国将坚持不扩大赤字,而是压缩行政开支,对小微企业实行税收优惠。货币政策方面,即使出现短期波动,也沉着应对,既不放松也不收紧银根。

  在金融体制改革方面,要推进金融机构的改革,特别是要放宽市场准入,“正像自然界有大树,也有小草。”李克强说,企业界有跨国公司,也有小微企业。金融系统也应该既有生态的大循环,也有小循环;既有大银行,也有小银行,乃至有村镇银行。这样就可以更全面、有效地支持各类企业发展,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有利于更多的人口就业和增加收入。

  李克强说,其实,加强金融监管本身也是一种改革。中国将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增强金融监管机构的协调性,并且择机推出存款保险制度,要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让储蓄、投资者对未来都有稳定的、可预期的回报。

  将承担怎样的国际责任?

  未来5年进口将达10万亿美元

  “只有美人之美,才能美美与共。”李克强表示,中国愿意更多参与国际治理,尽可能提供国际公共产品;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分享减贫经验,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李克强预计,未来5年中国进口将达10万亿美元,对外投资将超过5000亿美元,出境旅游人数将超过4亿人次,“中国愿与世界共同分享这一巨大的商机”。

  解读

  金融回归“本质” 明确改革三底线

  李克强昨日在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表示,金融体制改革就是要惠及实体经济、有利于结构调整、使更多的人民群众受益。

  此间人士普遍认为,李克强的上述表述为中国未来的金融体制改革定下三大“底线”。

  国内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归根结底,上述表述就是要求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在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方面,金融不仅能够、更应该发挥作用,特别是考虑国内“资金”空转问题较为严重。

  赵庆明指出,对于当前的中国经济时点而言,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引导资金服务经济结构转型,方能进一步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使更多民众分享改革的红利。据此,放宽金融机构市场准入,发展中小银行显得格外必要。

  上述问题显然亦引起中国高层关注。在当天的讲话中,李克强强调,下一步,中国将推进金融机构的改革,特别是要放宽市场准入,让多种所有制金融机构有更多的发展空间,也使多层次的金融体系得以培育,更全面、有效地支持各类企业发展,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正像自然界有大树,也有小草。金融系统也应该既有生态的大循环,也有小循环,既有大银行,也有小银行,乃至有村镇银行。”李克强进一步指出。

  对此,赵庆明亦表赞同。赵庆明认为,相较于国内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目前金融机构数量严重不足,且银行业行业集中度较强,大银行居多;大银行由于天生的风险厌恶特性,使得其无法充分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相较于大树,它们更需要小草。”

  对此,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亦持相同意见。郭田勇指出,对于经济而言,流动、循环的资金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但为了避免风险传染,则必须实施风险隔离,理想的格局是既有大金融的循环,也有小金融的循环,“设立民营银行或许是下一步金融改革的突破口”。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布《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明确,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这一规定意味民间资本今后在民营银行中可以主导银行的经营,这亦激发近期民营资本申请银行牌照的热情。

  纵深

  9天4次谈改革 十八届三中全会可期待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昨日在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做主旨演讲时再次强调改革开放,称“中国改革大势不可逆转”。这是李克强自9月3日来的9天内第4次强调“改革”。

  寻找新动力是历史性课题

  3日,李克强在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指出,“着力释放改革红利,积极促进结构优化,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9日,李克强在英国《金融时报》撰文传递中国将持续走改革开放之路信号,明确“坚持改革就是创新”。10日,李克强会见出席达沃斯论坛的企业家,再次强调“释放改革最大的红利”,激发市场活力。

  观察家认为,高层连日来向外界发声,传递出改革的坚定决心。过去高耗能、高投入的老路已不可持续,老旧模式必须转换,但如何找到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是摆在新一届政府面前的历史性课题。

  还有诸多领域改革没到位

  2013年,新一届政府开门第一件事,就是大力推行行政体制改革,至今已取消和下放200多项行政审批制度。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薛澜表示,“新一届政府改革的意识非常强烈,他们迫切地感到市场和社会的潜力还没有充分发挥,因此在释放市场活力方面非常积极”。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在达沃斯论坛上接受采访时说,“最近社会各界针对财税体制的讨论也比较多,其核心是中央和地方事权与财权相匹配的问题”。他表示,还有诸多领域改革没有到位。通过多领域的机制改革,将为中国创造出更强的活力。

  十八届三中全会聚焦改革

  即将于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全面研究深化改革重大问题。外界普遍对三中全会寄予厚望,认为将出台重大改革措施。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教授李玲认为,前30年的改革使中国经济迸发了巨大活力,但缺乏系统性和协调性,呈碎片化。而中国新一轮的改革将是顶层设计与地方探索相结合,通过信息的平台把政府和市场的“两只手”结合起来。薛澜认为,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出台系列重大措施,为中国未来的改革路径定调子、指方向,有很多关键措施需要去研究、去落实。

  本版文图据新华社、央视


发送好友:http://finance.sixwl.com/shishiyaowen/127331.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