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时事要闻 >> 浏览文章

摸底“大不良”

发布时间:2013-9-2 16:08:00 来源:财经国家周刊 浏览: 【字体:

  日前已公布2013年半年报的上市银行中,浦发银行、兴业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华夏银行以及平安银行,无一例外出现不良率和不良贷款的“双升”。

  不良率增幅最大的为兴业和招商,分别较前期上升了14BP和11BP。六家的拨备覆盖率也集体下降,其中兴业下降了55.71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为0.96%,为近17个季度以来的新高。

  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7月31日召开的上半年全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指出,银行业下半年面临的首要风险是不良贷款持续上升。

  有业内人士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虽然中国银行业不良率在表面数字上相比发达国家不算高,但存在大量隐性不良资产,当前的官方数据可能被低估。

  近几年影子银行大规模发展,一些银行通过银信合作、银证合作、银保合作等开展各种理财业务,将资产转移表外,再加上分业监管,这部分资产的真实质量难以全面掌握。

  随着经济进入下行阶段,一些信托违规事件、理财产品违约兑付以及各种旁氏骗局逐渐暴露出来。

  “真实的不良情况肯定是要高于显现出来的数据。”一位参加银监会内部会议的人士透露,银监会正在组织进行全国不良资产的摸底调查。

  东部、钢贸、小微

  银监会公布,今年上半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继续上升至5395亿元,创下自2009年二季度以来17个季度新高。

  仅浙江、江苏、山东三省,不良贷款余额即占全国不良贷款总量的45%左右,今年上半年新增310亿元,占全国新增总量的60%以上。这一迹象表明,不良贷款风险开始加速在经济发展较快的东部蔓延。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经济增速放缓,作为宏观经济晴雨表的银行业出现不良贷款回潮在所难免。以浙江、江苏、山东三省经济来说,外向型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多,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最大,加上自身调整转型的“阵痛”,不良贷款风险压力就会明显增加。

  这三省前几年银行信贷总量、增量均处于全国前列,不良贷款总额自然也会高于别的地区。另外,这些地区的企业往往抱团互保,也容易增加不良贷款风险的传导与扩散。

  行业方面,制造业的不良数据大幅上升,尤其是钢贸、光伏和航运等行业。

  中国银行业协会日前发布的《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2012-2013)》指出,钢贸、光伏和航运等行业推动不良资产在今年反弹,应被列为商业银行短期风险管理的重中之重。

  近期,江苏省因钢贸市场融资黑洞被撤职或被追究法律责任的支行行长多达十名左右。不仅包括当地城商行,亦有四大行的分支。

  华融证券的一份研报称,钢贸企业资金链断裂不单纯是钢价下跌引起,该行业本身的风险并不大,风险主要来自重复抵押和联保制度放大杠杆。

  不少钢贸贷款资金流向其他行业投资,如地产、葡萄酒等。当资金流入的行业景气度下行时,这种模式便难持续,带来资金链断裂。此外,钢材重复抵押率往往高达200%-300%,甚至一批货质押了5次。

  华融证券研报判断,尽管在钢贸行业的不良贷款已充分暴露,但银行处理过程尚未结束。目前反映出的不良贷款数字可能被低估,随着贷款到期及司法程序结束,民生银行等钢贸贷款较多的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或进一步较快上升。

  除了区域和行业特点外,小微企业不良率增加以及逾期贷款的增加,也是这次不良率上升的一个特点。

  《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2012-2013)》预计,随着小企业贷款占比的不断提高,银行贷款的不断增加,客户的风险度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小企业贷款的风险也可能逐步进入暴露期。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的贷款余额为16.3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44万亿元,同比增长21.2%,比各项贷款平均增速高6.1%。

  银监会主席尚福林曾撰文指出,目前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比企业贷款平均水平高出近一倍,其中单户500万元以下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是平均水平的近四倍。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未来小微企业贷款质量、房地产和地方平台贷款将是决定银行中长期资产质量的关键。

  “隐性”担忧

  目前公开的不良数据往往还经过“包装”处理。一家股份制银行信贷负责人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考虑到让财报稍微好看些,一些银行会先把不良贷款调整为逾期贷款。”

  “不良率,是我们最难管控、最棘手、危险性最大的风险。”一位股份制银行风控人士说。

  中国银行战略发展部分析师张庆昌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银行不良需从两个维度判断,一是传统贷款渠道,目前体现为钢贸等行业较严重;二是银行通过信托和券商资管通道进行的类贷款业务,这反映在房地产和平台贷的潜在风险较高。

  特别是对于后者,业界普遍担忧,银行业通道类贷款在分业监管的情况下,其资产质量很难全面掌握,风险也很难全面预估。

  当前许多银行的表外融资新增规模超过表内信贷新增规模。银监会数据显示,截至上半年,银行理财资金余额9.08万亿元;信托资产余额9.45万亿元。

  信托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政信合作业务余额为8041.88亿元,较去年底增长60.34%,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其他领域。房地产信托存量规模也已达到8118.6亿元。

  新发行的信托计划依然主要投资于房地产和基础设施项目。7月份,集合信托产品发行数为313只,发行总规模为471.3亿元,投向房地产和基础设施的规模占比分别为54%和23%。

  除了信托之外,银证合作也是金融不良的一个较大风险点。

  在银监会2012年底颁布的463号文(《关于制止地方政府违法违规融资行为的通知》)之后,券商资管接力信托成为平台贷的主力军。

  证券业协会的数据显示,券商受托管理资金本金总额已从2011年底的0.28万亿元,激增至2013年上半年的3.42万亿元。

  有券商人士透露,券商资管产品中多数还是商业银行通道业务,其资金主要流向还是政府平台,用于借新还旧。

  用益信托在研报中提到,地方性债务问题的根本不是融资渠道问题,而在于地方举债的效率和还债能力及意愿。

  全口径摸底

  国务院近日批复同意建立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的“金融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业内人士认为,此举表明金融全口径监管正式开启。

  知情人士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目前监管层正在全国进行整个金融体系的不良摸底调查。

  与银行业不良数据上升一道,当前非银机构的不良也在高企。包括小贷公司等非银机构坏账上升较快,“高层特别重视整个金融体系不良资产的高企,必须进行全面的摸底。”知情人士说。

  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对记者表示,新成立的金融监管联席会议或将担起这一责任,从宏观层面协调各单位,进行“大不良”的摸底。

  前述人士透露,这场“大不良”的摸底最早始于高层对金融体系资产质量的担忧;继而银监会有关银行业不良资产的统计数据出炉,但0.96%的不良率只比去年高了0.01个百分点;接着便有审计署针对政府债务的全面审计行动。

  7月底,根据国务院要求,审计署组织全国审计机关对政府性债务进行全面审计。目的在于摸清地方政府的负债情况以及风险程度,指导下半年经济政策。

  知情人士透露,在审计署对政府性债务进行调查审计之后,地方融资平台或会按照银行信贷进行分类管理。

  同时,央行在8月21日表示,按照《征信业管理条例》的相关要求,信托公司贷款信息将全面纳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

  业内人士称,此举有利于建立完整的金融风险数据库,有利于各类金融机构防范金融风险。

  (本刊记者宋怡青对本文亦有贡献)


发送好友:http://finance.sixwl.com/shishiyaowen/125509.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