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时事要闻 >> 浏览文章

盘活存量从央行调结构到信贷资产证券化

发布时间:2013-8-17 6:09:00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浏览: 【字体:
    李克强总理6月初提到要通过激活货币信贷存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但市场一直在纠结如何盘活。
    从6月中旬央行面对流动性骤紧的强势表态到二季度《货币执行报告》中超预期的释放流动性举动,尤其再到近期公开市场上“收长放短” 动作,市场越来越迷茫央行的立场与意图。与此同时,小微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即将开闸。
    结合这两点来看,笔者以为,前者是央行意在调结构,后者意在盘活信贷。如是既可以降低风险,盘活存量,又可以支持实体经济,可谓一箭三雕。
    央行“收长放短”调结构
    今年以来,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让人花眼。春节后,外汇占款锐增,流动性泛滥,央行暂停逆回购,并重启正回购操作,期限包括28天和91天,并在5月9日重启3月期央票发行。但进入6月,随着外汇占款趋减,央行先后暂停了正回购操作和央票发行。而在7月16日又重启3年期央票,7月末又开始重启7天和14天期的逆回购。业界将此称为中国版“扭转操作”,又称“收长放短”。
    尽管央行在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增加了“加强与市场和公众沟通,稳定预期”的表述,但近期在公开市场上的操作让很多交易员颇为迷茫。
    本周,央行继续公开市场操作,但利率上足以让市场讶异。8月12日,央行续发755亿元3年期央票,利率3.50%,大幅低于同期二级市场水平;13日110亿元7天期逆回购,中标利率却达3.9%,大幅高于12日的二级市场水平;而15日进行的280亿元14天逆回购,中标利率持平于4.1%,亦超出市场所预期的4.0%。
    央行的举动,使得中长期国债等收益率不断上行,8月15日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达3.95%。与此同时,多地商业银行上浮中长期存款利率10%。
    从市场格局角度而言,在利率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外汇占款拐点的到来改变货币供给模式(资本流动切换频繁的格局未来将是常态),货币市场的定价逻辑可能正在发生变化,从倚重基本面转为偏向流动性。
    但从央行的政策目标角度而言,央行很可能是希望把货币基数降低调结构,以此改变机构对中长期流动性的预期。
    信贷资产证券化再开闸
    3月末,银监会发布“8号文”,本周银监会开始对商业银行执行“8号文”情况展开检查,9月10日由银监会的相关部门汇总数据。
    从“8号文”的发布,到6月下旬的资金紧张冲击波,仔细想一想,这不是也在盘活存量吗?不过,现在监管部门试图走得更远。
    据报道,为了配合国务院发布《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即“金十条”)的部署,金融主管部门有意批复小微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规模为500亿元至800亿元,不过具体细节还待确定。
    信贷资产证券化是指将特定的银行贷款作为资产池,重组后重新设计成标准化的证券产品,在资本市场流通交易。
    中国至今已经进行了三轮资产证券化的试点,但进展缓慢,总共规模不足千亿元,仅占中国商业银行总资产不到0.1%。
    截至2013年6月末,银行间市场共发行了896亿元规模的资产证券化产品。第三次500亿元额度的试点在2012年5月正式重启,至今共发行了6单,累计规模228亿元。
    如果仅仅是通过信贷资产证券化盘活资金支持小微企业,无疑是值得肯定的,而且从过去三轮资产证券化的试点来看,规模有限,风险可控。但在目前的形势下,信贷资产证券化开闸可能另有一番意味。
    8月初,全国开展政府债务审计工作。笔者在月初的《周期共振下的2015年地方债务隐忧》中提到,鉴于三大因素(一是地方债务总量上的急剧攀升且隐性黑洞的曝光效应发酵;二是债务周期、产能周期、库存周期以及信贷周期2015年左右共振;三是美联储去杠杆带来外部冲击),地方债务危机很可能在2015年爆发。
    解决危机,堵是一种方法,但这如鲧治水。2012年其实是地方政府还债压力较大的一年,但地方政府挺过去了,这是因为:一是5000亿平台贷款展期,二是2012年城投债发行暴增6368亿元,即是借新债还旧债延缓了危机的到来。
    疏又是一种方法,如大禹治水。信贷资产证券化属于疏导这一种。据报道,监管部门正在打造信贷流转平台盘活存量信贷。交易平台可以激活贷款流转中的价格发现功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据传平台已在测试中。
    对于信贷资产证券化,银行无疑是欢迎的,正如中诚信资讯副总裁郇公弟所总结的:一、出表释放资本:95%出表,便可释放大部分资本;二、新式揽储:向同业出售信贷,开辟新的融资方式;三、不良资产处理:提供一条常规化的不良资产处理方式;四、增量贷款直接证券化,不占存贷比。
    但问题是,信贷资产证券化等于加大了杠杆率,更有市场人士认为,现在所有资产证券化的资产都融资好几遍了,比如基础资产有现金流的公路、电力、水务等。再把这资产拿出来证券化相当于多重抵押,增加了杠杆率。
    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信贷资产证券化后卖给谁呢?还如郇公弟所言的:“要卖给金融同业,风险未转移;要卖给个人,收益不具吸引力。美国的厉害之处,是卖给了老外。”
    虽然央行与市场的沟通并不通畅,信贷资产证券化也尚存很多问题,但从“盘活存量”角度来想,思路会顺畅很多。(作者为本报编辑,新浪微博:@艾经纬CBN)

发送好友:http://finance.sixwl.com/shishiyaowen/123070.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