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时事要闻 >> 浏览文章

地方债急审县级市融资平台日子难过

发布时间:2013-8-15 5:28:00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浏览: 【字体:
    地方债务审计工作已在全国铺开,在西部某县级市也不例外。
    8月初的一天上午,《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在上述县级市审计局临时腾出的办公室里看到,七八位审计员相对而坐,在电脑前埋头忙碌,桌上铺满了表格。
    一位审计员向本报记者表示,他们被要求在审计期间不能接受任何媒体采访,“这只是对地方债务情况进行一个摸底,希望外界不要过多地猜测。”
    7月末,国家审计署披露,根据国务院要求,审计署将组织全国审计机关对政府性债务进行审计。全国性审计工作于8月1日起全面展开,这也是审计署对地方债务的第二次全面摸底。
    该市审计局一位官员告诉本报记者,7月26日,省级财政厅派下十几位审计员组成地方债务审查小组,该市审计局也抽调5名人员进行协助。
    上述审计局官员表示,该市曾在2010年进行过一次地方债审计,调查了包括2007年以前以及2007年~2010年的地方债务,工作量庞大,因而那次审计持续时间特别长。
    上述官员还透露,2010年的审计结果显示,该市的地方债务规模达30亿~40亿元。而根据该市201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2010年全市财政总收入仅完成11.02亿元。
    该市财政局一位人士亦向本报记者表示,他们正集中人力对地方融资平台进行调查,“这几天局里上下都在围着这事忙晕了头。”
    就在审计和财政单位为地方债务审查忙碌时,这座县级市的一家融资平台公司也没闲着,这家公司副总裁何伟(化名)告诉本报记者,他们已经接到通知并将其公司公共项目合同上报给有关单位。
    何伟担心,政策将进一步收紧,融资将变得更为艰难。他表示,由于国家控制融资的规模和市场上现金的流向,现在融资主要通过汇票、信托,成本非常高。
    “随着政策的收紧,土地储备也不行了,条件越来越苛刻,融资面越来越窄,管控越来越严,融资越来越难。”何伟说。
    举债更难 向实体转变
    “现在政府对政府融资平台管控很厉害,逐步很多项目就不能通过平台公司来融资了,通过银监会和国家的调控对这个平台施加影响。”何伟说,融资平台要做大做强就必须向一般性公司发展,要有自己的实体,例如涉足建筑工程和房地产开发类经营,“只有这样,政府才能把事情做大。”
    资金链能否正常运转被认为是地方债务的核心问题。广东省财政厅科研所所长黎旭东对本报记者表示,地方政府负了多少债并不是重点,重点是能不能还钱、资金链条会不会断裂。
    何伟认为,只要融资平台公司的实体产生利润了,资金链就不会断裂。
    何伟所在的这家公司成立于3年前,从融资平台起家,第一笔业务是帮一家职业技术学院融资,方式是向国家开发银行贷款3.5亿元。还款则是通过该学校8年的学费,在前3年缓冲期内只需还利息,之后开始还本金。
    随后,这家公司开始参与该市经济开发区项目融资,并逐步发展起自己的实体,现已成为当地政府最重要的融资平台之一。
    何伟告诉本报记者,其公司实体包括建筑工程、房地产、建筑材料、物业、房屋经纪,涵盖土地市场从收储到建设的各环节。
    何伟表示,这样的好处在于根据每年国家的政策倾向来融资带来便利,比如房地产项目可以利用该公司其他方面业务贷款,建筑材料则可以利用流动资金贷款。
    “由于现在政府支持旅游业发展,我们马上就要成立一个旅游地产公司。”何伟说。
    此外,该融资平台公司还涉足教育,当地成立一所工业技术职业学院,并揽到该省的驾驶员培训基地项目。该校占地600亩,需投资6亿元,按照银行要求的30%~35%的资本金自筹比率,该平台融资公司需融资约4亿元。
    何伟表示,他们的融资平台公司通过竞争程序,参与项目招标,“我们竞标后所得的利润肯定在当地政府,通过项目获得的利益的一定比例要上交财政,财政多了收益渠道。”
    何伟进一步分析称,尽管中央要求对债务进行清理,但是对于已经启动实施的项目可能不会叫停,更可能会对一些新上的项目不予审批并将其列入黑名单,银行则可能对列入黑名单的城市或地区停止融资贷款方面的业务。
    县级市融资样本
    在3年前的那次地方债务审计里,这座县级市的政府性债务规模据披露在30亿~40亿元。至于目前的债务规模,前述该市审计局人士表示要等此次地方债审计结束后才能得知。
    一位当地融资平台公司负责人向本报记者表示,目前该市的债务远不止三四十亿,单是近两年的公路建设就投入巨大,且很多是政府公益性投资。
    在该县级市主要有两家比较大的融资平台,包括何伟所在公司以及该市城投公司。而该市城投公司去年所发的债券金额达17亿元。
    何伟告诉本报记者,当地政府主要是在工业建设和基建方面动用地方融资平台。近几年,当地政府的修路和一些公园及广场建设均需要通过融资平台筹资。至于这其中的债务风险,“不好说。”
    何伟所在的这家融资平台目前参与的融资项目有两个。
    一是该市的生态移民安置项目。这个项目被认为是该市城镇化方面的重要举措,政府在离市区15公里远的经济开发区的一块1204亩的土地上,建起15400套保障性住房,以每平方米1660元的价格向农村户口持有者出售。何伟表示,算上各项成本,每平方米的实际花费是2300元,这意味着,政府需要进行补贴。
    移民安置区由何伟所在公司以及当地另一家融资平台共同融资17亿余元,资金来源分别为信用社贷款2亿元、国家开发银行3.76亿元、贵州银行12亿元。
    二是削峰填谷项目。该市山多地少,政府通过削峰填谷来实现土地最大化利用。何伟表示,该项目分两期进行,总共挖掘面积约为1200万平方米,总共投入约在5亿元。何伟公司将土地平整后,建设成标准厂房,当地政府招商引资过来的企业直接入驻。何伟透露,建设标准厂房通过该项目融资,以厂房租金收益还债。
    何伟说,事实上,作为融资平台公司,还款压力更多来自自身而非政府。作为贷款人,平台公司负有还款责任。
    钱从何来?何伟表示,若贷款用于政府基础设施建设,比如修路,路两旁土地就会增值,拍卖的土地的收益就可用于还款。而像污水处理厂这样的项目,建成后可以收费还款。但是,对于一些公益的项目,由于缺乏收益渠道,最后只能由财政埋单。
    “一个城市一定会经历这个过程,无论是城市扩张还是产业扩张。”在何伟看来,扩张意味着城市处在建设期,产业引进和企业引进,从建设期到上规模至少需3年时间,“这三年内地方债务肯定是很高的,3年后正式投产,规模起来了才能具备市场渠道进行销售,进而产生税收。”何伟说。

发送好友:http://finance.sixwl.com/shishiyaowen/122504.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