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加速布局每县至少发展一个全国重点镇
七部委部署全国重点镇增补工作,预计将调整为2500个以上
每经记者 胡健 发自北京
日前,住建部等七部委联合印发了《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开展全国重点镇增补调整工作的通知》,决定对2004年公布的全国重点镇进行增补调整。
住建部称,此举意在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进一步实施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的战略。
昨日(8月13日),有接近住建部人士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通知》措辞中可以看出,此次对于重点镇的调整意在增加,预计新名单中,我国重点镇将增至2500个以上。
增补全国重点镇
据了解,此次增补调整的目标是各县(市)至少有1个重点发展镇列为全国重点镇,并使全国重点镇成为今后各地各有关部门扶持小城镇发展的优先支持对象。全国重点镇的增补调整推荐条件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发展潜力大、服务功能较完善、规划管理水平较高、科技创新能力较强。
《通知》要求,各地应于2013年11月30日前将省级推荐名单和材料报送住建部。全国重点镇增补调整名单计划于2014年4月前公布。
全国现有1887个重点镇,该项名单于2004年2月4日公布。当时住建部文件称,全国重点镇是当地县域经济的中心,承担着加快城镇化进程和带动周围农村地区发展的任务。
对于此次增补重点镇的原因,住建部表示,2004年以来全国重点镇在集聚人口、扩大就业、带动农村地区发展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不少镇已经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但总的来看,全国重点镇的数量偏少,一些镇出现了撤并调整,一些镇发展比较滞后,还有一批未列入全国重点镇范围的镇发展迅速,已成为实际工作中的扶持重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后发现,当时的名单中,拥有全国重点镇数量最多的省份是四川,共有124个,而同处于西部地区的西藏和宁夏仅有不到20个重点镇,位于东北的吉林省也只有43个全国重点镇。
据悉,全国重点镇增补调整的一个重要原则便是要从促进城、镇协调发展出发,按照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战略格局的要求,使全国重点镇数量、分布与城市布局相协调,形成合理的级配,改变城、镇发展失衡的状况。
扩大示范效应
住建部称,通过增补调整确定一批全国重点镇,支持加快发展,可以为全国的小城镇健康、持续发展提供示范。
同时,有利于增加投资需求和拉动内需增长,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有利于有效转移农村人口和缓解大中城市压力,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有利于增强服务城市和辐射农村的功能,推动地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江苏某镇领导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全国重点镇重新增补对于我们是个好的机遇,会积极争取申请入围,国家重点镇意味着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有望在发展模式和环保、工业以及公共服务等方面取得先行先试的政策”。
赵晖在“2013中国城镇化与企业家论坛”上也提到,“我们要改革,我们可以弱化行政体制,扩权强镇,有一些地方在实践,把镇的行政级别提高,给予镇完全的职能”。
上述接近住建部人士表示,改革是中国发展城镇化以及小城镇战略的必由之路,而重点镇一定意义上就是改革的示范田,会有一系列政策进行倾斜。他同时指出,这些改革也不局限于住建领域,包括公共设施提供与覆盖、户籍制度以及土地流转等都可以同时涉及,小城镇人口相对少,面积小,改革阻力和难度也很小。
在这位专家看来,全国2004年的确定的重点镇中,绝大多数都获得了在当地优先发展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而考虑区域平衡、多样化发展等因素,此次会有众多新的小城镇被纳入进名单,这也将扩大示范效应。
推进城镇化发展
在业内人士看来,全国重点镇增补无疑是城镇化加速的讯号。
住建部村镇建设司司长赵晖介绍说,新型城镇化要从越来越加剧的大城市化,真正向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转变;要从区域发展不协调向国土均衡利用转变;要从高冲击、高付出的模式向更加绿色、低碳的模式转变。
他介绍说,我国的建制镇有17000多个,人口超过10万人的仅有56个,且主要分布在珠三角、长三江重要产业带,经济比较好的地方。大部分的小城镇很小,1/3的小城镇人口不到5000人,发展速度很慢。我国小城镇人口占整个城镇人口的比重最高时也仅仅为27%,远远落后于美国和德国这些欧美国家。
在此背景下,不仅住建部官员,很多专家学者都强调小城镇战略的重要性,“北京现在已经在向六环发展,未来还能够如何发展,难道要发展到沈阳去么?”全国人大财经委原副主任贺铿幽默地说。他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城市化的实质是创造非农就业岗位,让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市安居乐业。促进小城镇产业发展,要把农村建成不亚于城市的强磁场。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张强指出,小城镇在城镇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并以各式各样的专业特色构成了小城镇类型的多样性。比如有农业镇、工业镇、矿业镇、旅游度假镇等。
而全国重点镇恰好扮演了试验田的角色。重点镇的一个申请条件就在于:经济基础与市场机制良好,主导产业特色明显,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符合集约节约、绿色低碳和循环经济理念,产业发展无明显土地、水资源、环境容量等方面制约。
(实习生周程程对本文亦有贡献)
每经记者 胡健 发自北京
日前,住建部等七部委联合印发了《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开展全国重点镇增补调整工作的通知》,决定对2004年公布的全国重点镇进行增补调整。
住建部称,此举意在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进一步实施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的战略。
昨日(8月13日),有接近住建部人士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通知》措辞中可以看出,此次对于重点镇的调整意在增加,预计新名单中,我国重点镇将增至2500个以上。
增补全国重点镇
据了解,此次增补调整的目标是各县(市)至少有1个重点发展镇列为全国重点镇,并使全国重点镇成为今后各地各有关部门扶持小城镇发展的优先支持对象。全国重点镇的增补调整推荐条件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发展潜力大、服务功能较完善、规划管理水平较高、科技创新能力较强。
《通知》要求,各地应于2013年11月30日前将省级推荐名单和材料报送住建部。全国重点镇增补调整名单计划于2014年4月前公布。
全国现有1887个重点镇,该项名单于2004年2月4日公布。当时住建部文件称,全国重点镇是当地县域经济的中心,承担着加快城镇化进程和带动周围农村地区发展的任务。
对于此次增补重点镇的原因,住建部表示,2004年以来全国重点镇在集聚人口、扩大就业、带动农村地区发展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不少镇已经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但总的来看,全国重点镇的数量偏少,一些镇出现了撤并调整,一些镇发展比较滞后,还有一批未列入全国重点镇范围的镇发展迅速,已成为实际工作中的扶持重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后发现,当时的名单中,拥有全国重点镇数量最多的省份是四川,共有124个,而同处于西部地区的西藏和宁夏仅有不到20个重点镇,位于东北的吉林省也只有43个全国重点镇。
据悉,全国重点镇增补调整的一个重要原则便是要从促进城、镇协调发展出发,按照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战略格局的要求,使全国重点镇数量、分布与城市布局相协调,形成合理的级配,改变城、镇发展失衡的状况。
扩大示范效应
住建部称,通过增补调整确定一批全国重点镇,支持加快发展,可以为全国的小城镇健康、持续发展提供示范。
同时,有利于增加投资需求和拉动内需增长,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有利于有效转移农村人口和缓解大中城市压力,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有利于增强服务城市和辐射农村的功能,推动地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江苏某镇领导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全国重点镇重新增补对于我们是个好的机遇,会积极争取申请入围,国家重点镇意味着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有望在发展模式和环保、工业以及公共服务等方面取得先行先试的政策”。
赵晖在“2013中国城镇化与企业家论坛”上也提到,“我们要改革,我们可以弱化行政体制,扩权强镇,有一些地方在实践,把镇的行政级别提高,给予镇完全的职能”。
上述接近住建部人士表示,改革是中国发展城镇化以及小城镇战略的必由之路,而重点镇一定意义上就是改革的示范田,会有一系列政策进行倾斜。他同时指出,这些改革也不局限于住建领域,包括公共设施提供与覆盖、户籍制度以及土地流转等都可以同时涉及,小城镇人口相对少,面积小,改革阻力和难度也很小。
在这位专家看来,全国2004年的确定的重点镇中,绝大多数都获得了在当地优先发展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而考虑区域平衡、多样化发展等因素,此次会有众多新的小城镇被纳入进名单,这也将扩大示范效应。
推进城镇化发展
在业内人士看来,全国重点镇增补无疑是城镇化加速的讯号。
住建部村镇建设司司长赵晖介绍说,新型城镇化要从越来越加剧的大城市化,真正向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转变;要从区域发展不协调向国土均衡利用转变;要从高冲击、高付出的模式向更加绿色、低碳的模式转变。
他介绍说,我国的建制镇有17000多个,人口超过10万人的仅有56个,且主要分布在珠三角、长三江重要产业带,经济比较好的地方。大部分的小城镇很小,1/3的小城镇人口不到5000人,发展速度很慢。我国小城镇人口占整个城镇人口的比重最高时也仅仅为27%,远远落后于美国和德国这些欧美国家。
在此背景下,不仅住建部官员,很多专家学者都强调小城镇战略的重要性,“北京现在已经在向六环发展,未来还能够如何发展,难道要发展到沈阳去么?”全国人大财经委原副主任贺铿幽默地说。他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城市化的实质是创造非农就业岗位,让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市安居乐业。促进小城镇产业发展,要把农村建成不亚于城市的强磁场。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张强指出,小城镇在城镇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并以各式各样的专业特色构成了小城镇类型的多样性。比如有农业镇、工业镇、矿业镇、旅游度假镇等。
而全国重点镇恰好扮演了试验田的角色。重点镇的一个申请条件就在于:经济基础与市场机制良好,主导产业特色明显,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符合集约节约、绿色低碳和循环经济理念,产业发展无明显土地、水资源、环境容量等方面制约。
(实习生周程程对本文亦有贡献)
发送好友:http://finance.sixwl.com/shishiyaowen/122294.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
上一篇:光伏企业热衷海外建厂 欧盟将监管恶意规避行为
下一篇:政府投资成本概算纳入审计 南京千亿资金项目尝鲜
·广州某大师性侵90后女孩 称为其驱鬼2013.08.15
·东莞街头百人械斗一死四伤 警察遭袭2013.08.15
·前11天四大行信贷新增1550亿 8月全行业投放或达7300亿2013.08.15
·五年内中国将成全球最大消费品市场2013.08.15
·7月全社会用电量4850亿千瓦时 增幅创半年来新高2013.08.15
·美对我首例农产品反补贴终裁税率提升12个百分点2013.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