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时事要闻 >> 浏览文章

发展城市群应因地制宜、量力而为

发布时间:2013-7-22 12:25:00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字体:
  城市群并非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唯一正确形态

  城之眼

  魏后凯史育龙冯长春

  本期嘉宾

  魏后凯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史育龙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科研管理部副主任冯长春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

  见习记者 陈婧

  日前有传闻称,发改委将打造包括哈长、呼包鄂榆、江淮、北部湾、黔中、滇中在内的10个区域性城市群,其中,中西部地区占据大半名额。而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在国务院关于城镇化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中也提出,推进新型城镇化应“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

  对此,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相关专家表示,城市群并非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唯一正确形态,各地应当根据自身发展阶段,确立合理的城市定位,扮演适当的区域角色,不要盲目追求构建城市群。

  城市群并非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唯一正确形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魏后凯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我国城市群的构建应当走多中心网络开发的道路,依托城市群来构建支撑未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增长极。

  “城市群是城镇化推进的高级阶段。当前以及未来,中国将有相当一部分新增人口会依靠城市群来吸纳。”魏后凯说,但目前,有一些地区,尤其是西部某些地区,还没有达到发展城市群的条件。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科研管理部副主任史育龙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就是将大、中、小城市相结合,使现代化的基础设施能够高效连接,较好地发挥各类城市的优势和特点。此外,构建城市群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大城市病”的过度恶化。

  但是,史育龙也认为,不应将城市群理解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唯一正确形态。“城市群并不是一种在任何地方、任何自然地理条件都适合的城镇化布局模式。 ”他说,在一些欠发达地区,城市各自的功能、产业以及人口向外蔓延的程度尚未达到城市群的发展阶段,城市内部的问题更需要迫切解决。因此,比起“一窝蜂”的关注城市与城市间的联系,当前更应该重视这些城市内部的充分发展。

  那么,欠发达地区究竟该如何推进城镇化?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冯长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欠发达地区应着力发展大城市,以集聚为主。比如咸阳、延安等以资源开发为主的城市,近几年发展较快,但是这类城市如果不能吸引人口定居下来,就会变成“空城”。因此,这类城市想要谋求发展,就必须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发展相应产业,创造就业机会来吸引人口集聚。

  培育城市群要量力而为

  发挥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是推进城镇化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当前我国城市群发展的道路并非畅通无阻。

  “目前许多城市普遍存在不顾客观条件,盲目培育、打造城市群的问题。 ”魏后凯认为,培育城市群是好的,但是各地应根据自身发展阶段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条件量力而为。要从客观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地推进城镇化有序发展。

  史育龙也表达了相同观点,他认为,许多城市将本应是各个城市自身充分发展的阶段跳过去,过早地去建设大型区域性基础设施。这种过度超前发展,将会带来土地、资金等方面的浪费。

  冯长春则表示,目前全国不同地区要强调协调发展,对于尚不具备足够动力和机制的城市和地区不能强制性、过分推动。一味地“拔苗助长”只会造成良好的物质条件与低效益并存的尴尬局面。

  此外,专家认为,我国城市群缺乏明确的等级定位,应当明确不同等级的城市群在国家战略中承担的不同功能。

  魏后凯建议,中国应当构建三个级别的城市群,以支撑经济增长。一是世界级城市群。从长远发展来看,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以及长江中游城市群这四大城市群位于全国城市群体系的顶端,都具备建设世界级特大城市群的条件。二是国家级城市群,例如海西、山东半岛、辽中南、中原、成渝城市群等。三是区域性城市群,例如黔中、滇中、淮海、太原等正在培育的城市群。 “不同等级的城市群要认清自己在国家乃至世界的功能、定位。要因地制宜,避免错位发展。 ”他说。

  与此同时,区域一体化推进缓慢也是我国目前建设城市群面临的一大问题。

  “珠三角、长三角一体化相对好一点,京津冀地区基础设施、产业、公共服务一体化任重道远。”魏后凯说,构建城市群就是要发挥合力,形成整体竞争力,减少多方面成本,提高居民福利和生活水平。

  此外,魏后凯表示,我国城市群内部空间结构也存在一定问题。中心城市功能、人口、产业高度集聚,相比之下,周边地区高度落后,形成典型二元结构。

  “如何协调一个城市群里不同城市单元各自的功能、定位、产业布局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难题。这个问题即便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等发展较快的城市群也存在。 ”史育龙补充道,一个城市群里的很多城市都希望自己是项目核心,希望别人是自己的网络,这样协调起来比较难。

  如何提高城市群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也是当前城市群发展的一大挑战。冯长春认为,对于一些密集地区的发展,应当结合生态环境,优化、调整其产业结构。发展过程中必须保证环境不恶化。

  加快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

  针对我国城市群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魏后凯提出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建议,以加快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

  首先,城市群地区应该有统一的规划,各城市功能定位应该有一个顶层设计。发挥规划的引导作用,引导市场、企业和居民的行为,搞好分工。

  第二,应当构建一体化的基础设施网络。包括交通、公共服务等。要实现城际铁路公交化。打破行政区划界限,通过快速交通网络把城市群内周边城市联系起来。

  第三,面向整个城市群构建一体化的产业链,形成新型的产业分工格局。以上海为例,把研发、营销中心放在上海,加工、制造放在浙江、安徽等,这样就形成了较为合理的一体化产业链。

  第四,应当建立健全区域补偿体制。对城市群里经济效益较差的城市进行资源、生态、耕地、区域的补偿。比如河北的坝上草原,为北京提供水资源以及公共产品,发挥保护生态的作用,需要对这类发挥重要作用却并无更多经济效益的城市和地区进行补偿。

  第五,建立新型的、地域一体化的治理机制。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进行分工合作,从产业、生态环境治理、政策协调等方面推进一体化治理机制。

发送好友:http://www.sixwl.com/shishiyaowen/116283.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