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峰让新能源独立发展
——访国家气候战略中心主任、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李俊峰
文/本刊记者 马红丽 实习记者 刘 夷
新能源还未进入百姓常用字典,还带着“新”字成长在世,却已提前进入了“产能过剩”的尴尬境地。承载美好期望的新能源“并网”也困难重重,与传统能源、现存体制磨合不畅。近日新能源企业业绩下滑,集体落入低谷,部分严重者甚至已进入破产程序。看起来,新能源往前“冲”得太快了。目前我国新能源企业发展面临多重瓶颈,并未如预期般带领起一场能源革命,反而出现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为何?新能源的出路在哪里?带着这些问题,《经济》记者对国家气候战略中心主任、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李俊峰进行了专访。
政府不“断奶”,产能怎会不过剩?
《经济》:我国新能源企业产能过剩现状到底如何?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现实原因?加大新能源市场开发力度是否能一定程度上缓解产能过剩问题?政府与企业应该怎样做?
李俊峰:产能过剩实际上是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必然现象,一般出现在制造业。有产能过剩才能淘汰落后技术,推动科技进步。如果是在市场机制下,企业自主发展新能源,出现产能过剩现象,最终实现优胜劣汰,结果就不会有大的偏差,市场自然会达到它的平衡。但如果是政府过度推动新能源企业发展,人为造成产能过剩,就十分令人担忧了。
以上谈到的两种产能过剩问题,在我国的新能源企业中都存在。风电的产能过剩大部分还是市场经济的自动调整,但政府推动导致的产能过剩问题在光电企业中表现得比较明显。地方政府急功近利,过度地拉动经济发展,把新能源作为地方主打产业,不计成本地投入。这样的经济发展变味儿成了“政治性任务”。工程声势浩大,但不遵循市场规律,在全面亏损的情况下,有些地方政府一味扶持,导致一些资不抵债且僵而不死,造成资源浪费。实际上,政府的投入十分吃力且回报小,而有干劲和发展眼光的企业家也并不愿意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发展。
另外,市场开发不足导致产能过剩更是一个悖论。自2000年以来,全球光伏发电市场的平均速度超过了60%,从过去的每年几万千瓦,发展到现在的3000万千瓦。市场多大算大呢?说市场不够大的其实大都是制造商,对他们来说,市场永远不够大。我们应该认识到,市场并不是无限大的,面对相对有限的市场,制造商应该好好思考自己的生产运营模式。光伏发电的市场受制于整个电力市场的发展形势,而电力发展的形式取决于经济发展形势和市场需求以及政策推动。我国鼓励发展新能源,包括光伏发电,是为了国家能源安全、能源来源多样化、改善能源结构,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或者解决污染问题以建设美丽中国,这些都是发展新能源的理由。但绝不能是因为新能源出现产能过剩,而要扩大市场,市场不应该这样运行。将产能过剩问题与市场开发捆绑在一起不理智。产能过剩应该从企业、地方政府自身找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我在2008年左右就写过文章,建议新能源企业发展不要操之过急,政府也不要在每个城市都建新能源基地。我国100多个城市都在大力发展新能源、造基地,把新能源作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跟上面提到的一样,政府投入效果不大,拖累了银行和企业,最终大家都吃了亏。
政府应该做的,是尽快为产业“断奶”。制定好相关政策之后,不要去着力拉动投资、扶持发展,而是应该把新能源发展的产业环境治理好,将企业放在市场经济大潮之中历练,使之学会自我成长与约束。
突破瓶颈亟须产业升级
《经济》:新能源发展面临着一些难以突破的瓶颈,比如“并网难”等问题。您认为要突破瓶颈,需要做怎样的产业升级?
李俊峰:“并网”是电网和发电企业之间的契约关系,一旦符合条件,便可尝试并网。目前我国新能源并网难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新能源发电厂的建设和电网建设不匹配,电力设施建成了却无法将电输送出去;二是发电能力过剩,装备不能满负荷运行,进而出现弃风、弃电现象;三是我国的电价定价机制导致的现实问题:在我国,审批电价需要合理的负荷数和达到要求的运行小时数,为了新能源发电并网和满发,需要其他发电设施放弃应有利益,在利益平衡不能达成时,就只能放弃合理的新能源发电容量,比如风电就只能弃风。
要解决以上问题,也要从3方面着手:
第一,加强电网建设,争取把电“送”出去。2012年底我国风电并网总装机6083万千瓦,跃居世界第一,全年发电量1004亿度,首次超过核电发电量。但建成后,发现电网接纳能力不足,导致部分风电场风机不能及时并网。其实更为严重的问题是,在几个重要的千万千瓦风电基地中,由于外送能力有限,出现了大量弃风,比如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和甘肃等地,这些问题主要是外送通道不足造成的。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还有很多,最主要的还是风电场开发由地方批准,电网建设由中央批准,风电场的发展建设速度比电网的建设速度要快得多。这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是一个体制问题,亟须解决。
第二,改善调度机制,实现新能源优先上网。现存的调度机制之下,新能源上网并不容易,还是要给传统能源让步,经常出现“弃风”、“弃电”现象。不管采取怎样的改革措施,最终要能实现低碳高效能源优先上网。这一问题比较复杂,涉及到电价审批制度、调度制度和灵活电源的配置等问题,需要及早考虑。
第三,改革定价机制,解除并网限制。现在的定价机制对于合理运营小时数的要求较大限制了新能源发展与并网,造成资源浪费,不尽合理。目前关于定价机制的议题还未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但实际上问题已经十分紧迫了。
要借技术,也要创技术
《经济》:您怎样看待我国新能源“两头在外”的发展局面?您怎样看待国际合作对我国新能源发展的意义?怎样推进国内的技术创新?
李俊峰:“两头在外”的现象常常被专家、媒体诟病,但我认为,这不是一个应该去批评的现象,因为它是由太多客观、现实原因导致的结果。因为我国企业自身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严重不足,我国新能源企业的发展大多靠技术引进。承担了大量加工、生产工作后,我们还是需要向外国“借”或者“买”核心技术。依赖国外技术发展自己的产业是我国许多行业迫不得已的选择。
实际上,全球化对我们的帮助是非常大的。与国际接轨之后,我们新能源的制造能力极大增强,出口能力世界领先,一直处在贸易顺差位置,已经成为了新能源制造大国。现在新能源的材料、技术、市场都已经实现了国际化,要想发展,我们就必须和外界打交道。没有国际化视野,不愿走出国门,是注定要失败的。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永远独占鳌头,也没有任何一个企业能独占市场。合作是大趋势,我们无法选择其他的路。但同时,国家与企业应当选择好自己的合作伙伴。合作中,除了数据分享、信息交流之外,更应多向国外学习先进技术和创新思维。许多国家在开发和使用新能源方面有着成功的经验,他们也愿意与中国合作。近年来我国新能源领域发展十分迅速,也陆续开展了很多国际合作项目。
打开国门,展开国际合作的同时,中国人也需要好好思考,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创造出先进的技术?为什么我们没有拿出核心技术的底气?
美国在19世纪就开始了对页岩气的研究,经历了漫长的100多年,直到上世纪末才开始产气。21世纪页岩气开始量产,而最近逐步实现规模化。因为最近取得的显著进展,页岩气才开始被人们津津乐道。很多人称这是一次页岩气“革命”,但我认为美国的页岩气研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们更应该关注并学习的是这个过程之中贯穿的创新精神。俗话说,“一将成名万古枯”。这一项技术的兴盛,背后还有无数项技术的失败做基础。不难想象页岩气研发过程中出现的困难与艰辛,这使得这一项成果具有如此高的适应性,能够达到规模化生产,引起世界舆论关注。
在我看来,中国缺少“创新文化”,这导致我们创新能力不足。我们学习西方思想、西方技术,却迟迟没有自己的原创。除了四大发明,我们几乎举不出来别的“著名中国创造”。哪怕是历史上我们引以为豪的发明创造,也没有保存完整的物质证明。我们现在所用的电、坐的飞机、听的音响、看的电视,有哪一项是中国人发明的?现代化工技术、生物技术、工程技术、装备制造技术、航天航海技术,哪些是中国技术原创的成果?中国的技术发明对现代工业文明所作的贡献寥寥无几。更现实的问题是,对很多核心技术,我们还处在学习过程之中,要想创新,各方面条件都严重不足。我们离成为创造大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可以肯定的是,我们很聪明,学习能力很强。全球化大潮之下,我们抓住了机会,努力融入了国际市场,这使我国新能源产业迅猛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问题是我们的创造能力太弱,没有核心技术,始终受制于人。加强民族创新能力,要从文化上找到问题,必须要深思、反思。技术上我们不能做预言家,只能努力创新,尽力去试。希望我们也可以出几个像瓦特、爱迪生那样的可以改变世界的发明家。
国家气候战略中心:全称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是经中编办批复成立、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直属的正司级事业单位。主要职责是:组织开展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法规、规划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受发展改革委委托,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交流和项目合作;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的宣传和咨询服务等工作。
文/本刊记者 马红丽 实习记者 刘 夷
新能源还未进入百姓常用字典,还带着“新”字成长在世,却已提前进入了“产能过剩”的尴尬境地。承载美好期望的新能源“并网”也困难重重,与传统能源、现存体制磨合不畅。近日新能源企业业绩下滑,集体落入低谷,部分严重者甚至已进入破产程序。看起来,新能源往前“冲”得太快了。目前我国新能源企业发展面临多重瓶颈,并未如预期般带领起一场能源革命,反而出现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为何?新能源的出路在哪里?带着这些问题,《经济》记者对国家气候战略中心主任、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李俊峰进行了专访。
政府不“断奶”,产能怎会不过剩?
《经济》:我国新能源企业产能过剩现状到底如何?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现实原因?加大新能源市场开发力度是否能一定程度上缓解产能过剩问题?政府与企业应该怎样做?
李俊峰:产能过剩实际上是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必然现象,一般出现在制造业。有产能过剩才能淘汰落后技术,推动科技进步。如果是在市场机制下,企业自主发展新能源,出现产能过剩现象,最终实现优胜劣汰,结果就不会有大的偏差,市场自然会达到它的平衡。但如果是政府过度推动新能源企业发展,人为造成产能过剩,就十分令人担忧了。
以上谈到的两种产能过剩问题,在我国的新能源企业中都存在。风电的产能过剩大部分还是市场经济的自动调整,但政府推动导致的产能过剩问题在光电企业中表现得比较明显。地方政府急功近利,过度地拉动经济发展,把新能源作为地方主打产业,不计成本地投入。这样的经济发展变味儿成了“政治性任务”。工程声势浩大,但不遵循市场规律,在全面亏损的情况下,有些地方政府一味扶持,导致一些资不抵债且僵而不死,造成资源浪费。实际上,政府的投入十分吃力且回报小,而有干劲和发展眼光的企业家也并不愿意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发展。
另外,市场开发不足导致产能过剩更是一个悖论。自2000年以来,全球光伏发电市场的平均速度超过了60%,从过去的每年几万千瓦,发展到现在的3000万千瓦。市场多大算大呢?说市场不够大的其实大都是制造商,对他们来说,市场永远不够大。我们应该认识到,市场并不是无限大的,面对相对有限的市场,制造商应该好好思考自己的生产运营模式。光伏发电的市场受制于整个电力市场的发展形势,而电力发展的形式取决于经济发展形势和市场需求以及政策推动。我国鼓励发展新能源,包括光伏发电,是为了国家能源安全、能源来源多样化、改善能源结构,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或者解决污染问题以建设美丽中国,这些都是发展新能源的理由。但绝不能是因为新能源出现产能过剩,而要扩大市场,市场不应该这样运行。将产能过剩问题与市场开发捆绑在一起不理智。产能过剩应该从企业、地方政府自身找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我在2008年左右就写过文章,建议新能源企业发展不要操之过急,政府也不要在每个城市都建新能源基地。我国100多个城市都在大力发展新能源、造基地,把新能源作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跟上面提到的一样,政府投入效果不大,拖累了银行和企业,最终大家都吃了亏。
政府应该做的,是尽快为产业“断奶”。制定好相关政策之后,不要去着力拉动投资、扶持发展,而是应该把新能源发展的产业环境治理好,将企业放在市场经济大潮之中历练,使之学会自我成长与约束。
突破瓶颈亟须产业升级
《经济》:新能源发展面临着一些难以突破的瓶颈,比如“并网难”等问题。您认为要突破瓶颈,需要做怎样的产业升级?
李俊峰:“并网”是电网和发电企业之间的契约关系,一旦符合条件,便可尝试并网。目前我国新能源并网难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新能源发电厂的建设和电网建设不匹配,电力设施建成了却无法将电输送出去;二是发电能力过剩,装备不能满负荷运行,进而出现弃风、弃电现象;三是我国的电价定价机制导致的现实问题:在我国,审批电价需要合理的负荷数和达到要求的运行小时数,为了新能源发电并网和满发,需要其他发电设施放弃应有利益,在利益平衡不能达成时,就只能放弃合理的新能源发电容量,比如风电就只能弃风。
要解决以上问题,也要从3方面着手:
第一,加强电网建设,争取把电“送”出去。2012年底我国风电并网总装机6083万千瓦,跃居世界第一,全年发电量1004亿度,首次超过核电发电量。但建成后,发现电网接纳能力不足,导致部分风电场风机不能及时并网。其实更为严重的问题是,在几个重要的千万千瓦风电基地中,由于外送能力有限,出现了大量弃风,比如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和甘肃等地,这些问题主要是外送通道不足造成的。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还有很多,最主要的还是风电场开发由地方批准,电网建设由中央批准,风电场的发展建设速度比电网的建设速度要快得多。这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是一个体制问题,亟须解决。
第二,改善调度机制,实现新能源优先上网。现存的调度机制之下,新能源上网并不容易,还是要给传统能源让步,经常出现“弃风”、“弃电”现象。不管采取怎样的改革措施,最终要能实现低碳高效能源优先上网。这一问题比较复杂,涉及到电价审批制度、调度制度和灵活电源的配置等问题,需要及早考虑。
第三,改革定价机制,解除并网限制。现在的定价机制对于合理运营小时数的要求较大限制了新能源发展与并网,造成资源浪费,不尽合理。目前关于定价机制的议题还未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但实际上问题已经十分紧迫了。
要借技术,也要创技术
《经济》:您怎样看待我国新能源“两头在外”的发展局面?您怎样看待国际合作对我国新能源发展的意义?怎样推进国内的技术创新?
李俊峰:“两头在外”的现象常常被专家、媒体诟病,但我认为,这不是一个应该去批评的现象,因为它是由太多客观、现实原因导致的结果。因为我国企业自身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严重不足,我国新能源企业的发展大多靠技术引进。承担了大量加工、生产工作后,我们还是需要向外国“借”或者“买”核心技术。依赖国外技术发展自己的产业是我国许多行业迫不得已的选择。
实际上,全球化对我们的帮助是非常大的。与国际接轨之后,我们新能源的制造能力极大增强,出口能力世界领先,一直处在贸易顺差位置,已经成为了新能源制造大国。现在新能源的材料、技术、市场都已经实现了国际化,要想发展,我们就必须和外界打交道。没有国际化视野,不愿走出国门,是注定要失败的。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永远独占鳌头,也没有任何一个企业能独占市场。合作是大趋势,我们无法选择其他的路。但同时,国家与企业应当选择好自己的合作伙伴。合作中,除了数据分享、信息交流之外,更应多向国外学习先进技术和创新思维。许多国家在开发和使用新能源方面有着成功的经验,他们也愿意与中国合作。近年来我国新能源领域发展十分迅速,也陆续开展了很多国际合作项目。
打开国门,展开国际合作的同时,中国人也需要好好思考,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创造出先进的技术?为什么我们没有拿出核心技术的底气?
美国在19世纪就开始了对页岩气的研究,经历了漫长的100多年,直到上世纪末才开始产气。21世纪页岩气开始量产,而最近逐步实现规模化。因为最近取得的显著进展,页岩气才开始被人们津津乐道。很多人称这是一次页岩气“革命”,但我认为美国的页岩气研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们更应该关注并学习的是这个过程之中贯穿的创新精神。俗话说,“一将成名万古枯”。这一项技术的兴盛,背后还有无数项技术的失败做基础。不难想象页岩气研发过程中出现的困难与艰辛,这使得这一项成果具有如此高的适应性,能够达到规模化生产,引起世界舆论关注。
在我看来,中国缺少“创新文化”,这导致我们创新能力不足。我们学习西方思想、西方技术,却迟迟没有自己的原创。除了四大发明,我们几乎举不出来别的“著名中国创造”。哪怕是历史上我们引以为豪的发明创造,也没有保存完整的物质证明。我们现在所用的电、坐的飞机、听的音响、看的电视,有哪一项是中国人发明的?现代化工技术、生物技术、工程技术、装备制造技术、航天航海技术,哪些是中国技术原创的成果?中国的技术发明对现代工业文明所作的贡献寥寥无几。更现实的问题是,对很多核心技术,我们还处在学习过程之中,要想创新,各方面条件都严重不足。我们离成为创造大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可以肯定的是,我们很聪明,学习能力很强。全球化大潮之下,我们抓住了机会,努力融入了国际市场,这使我国新能源产业迅猛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问题是我们的创造能力太弱,没有核心技术,始终受制于人。加强民族创新能力,要从文化上找到问题,必须要深思、反思。技术上我们不能做预言家,只能努力创新,尽力去试。希望我们也可以出几个像瓦特、爱迪生那样的可以改变世界的发明家。
国家气候战略中心:全称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是经中编办批复成立、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直属的正司级事业单位。主要职责是:组织开展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法规、规划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受发展改革委委托,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交流和项目合作;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的宣传和咨询服务等工作。
发送好友:http://www.sixwl.com/shishiyaowen/113549.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
上一篇:令人纠结的新能源
下一篇:智慧城市“红火”背后的冷思考
·追问上半年十大暴跌股董秘们哑口无言2013.07.15
·本周解禁市值年内最高 九成多为农业银行2013.07.15
·智能穿戴 7只概念股俘获五机构逾百亿2013.07.15
·中报寻宝大幕拉开 7只个股争夺市场眼球2013.07.15
·农业银行2586亿限售股明解禁2013.07.15
·创业板中报预告收官 过半公司业绩预喜2013.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