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时事要闻 >> 浏览文章

事业单位改革仅一成转企 财政支出缩减或有限

发布时间:2013-7-13 9:45:00 来源:经济观察报 【字体:
    2011年启动的新一轮事业单位改革已进入划分类别阶段。

  按照国务院安排,2015年要完成的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分三个步骤,先是清理规范,然后进行划分类别,之后再细分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接下来,对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绩效工资和养老金待遇等方面改革才能逐步推开。

  目前,对事业单位三个类别的划分已经基本结束,在全国126万家事业单位中,有90%将被划归至承担行政职能和从事公益服务,也就是说,在本轮事业单位改革中,最多只有一成被划转为企业性质,最终走向市场。

  根据公开数据,目前全国事业单位在职人员总计3100多万,中央决定对全国范围内的事业单位进行改革,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减轻国家财政对事业单位的庞大支出,可改革至今的情况是,对事业单位和事业单位人员的“瘦身”力度很小,依此推算,预计未来国家财政对事业单位支出的缩减空间也将很有限。

  事实上,撤销事业单位时最难解决的是人员安置问题。劳动领域多位专家表示,事业单位部门之间、人员之间的利益博弈,再加之一些事业单位与主管政府部门的利益相关,令分类改革整体难度变得很大,整个事业单位的“瘦身”空间也因此缩小。

  划分类别

  2011年中央下发的《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实施指导意见》明确提出,用5年的时间在清理规范基础上完成对事业单位的分类。完成该项工作的最后一个步骤是,将分类改革最终保留下来的具有公益性质的事业单位再细分为公益一类、公益二类。

  在官方公布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结果之前,公众关心的是,鉴于虚报编制,混编混岗、“吃空饷”的现象不断出现,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前两个步骤,到底会有多少个事业单位被撤销被合并或被划归至企业性质行列。

  2012年8月,中编办主任王东明公开表示,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已基本结束,但时至今日,中编办、人社部等部门都未对外界透露清理规范的结果。经济观察报了解到,目前各省对事业单位三个类别的划分已经基本结束,中编办方面于6月25日召集部分省市编办负责人召开座谈会,一方面是让各省交流经验做法,研究探讨共性问题,另一方面是部署下一阶段工作,指导各省进一步完成对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

  中央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中编办副主任张崇和强调,划分事业单位三个类别必须将社会功能作为唯一标准,严格防止公益类向行政类挤、经营类向公益类靠;而最后对行政类事业单位的划分,则要认真落实机构限额和编制总额“两个不突破”的要求,力求做到公益一类差别最小化,公益二类差别合理化。

  人社部一位不愿具名人士表示,张崇和所强调的“两个不突破”是指,在完成整个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过程中,对事业单位机构和人员编制都要坚持“只减不增”的基本原则,换个角度分析,事实上,本轮对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着力点,并不是减人、减机构,而是采取了较为保守的改革,对重复设置、效能降低等类事业单位进行撤并、整合,由此也不难推断,经过分类改革后的事业单位依然是队伍庞大,对财政的依赖性也很难出现大幅度下降。

  对此,国家行政学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表示,在全国126万家事业单位中,大约有85%将继续保留在事业单位行列,未来从事公益服务,有5%左右将被转划至行政类,其外,只有一成被划转为企业性质,最终走向市场,而这部分企业型事业单位在去年结束的清理规范中大都已经同时进行了转企的工作。

  遭遇阻力

  根据公开数据,目前全国事业单位经费大约有60%来自财政全额拨款、20%是来自财政差额拨款,综合起来,每年国家对各项事业经费支出占到了政府财政支出的30%以上,由此可见,事业单位在财务支持方面对政府的依赖性相当严重。

  对于正在进行的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人社部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吴江认为,事业单位改革的复杂性首先体现在事业单位分类的问题上,如果分类不清楚,也就无法将改革推行下去。“从对事业单位的清理规范到地事业单位重新定编、定员,都应彻底清查混编混岗、吃空晌现象,否则最后改革的结果必定是'走过场',政府背负的包袱还是很大。”竹立家说。

  前述人社部专家认为,严格分类是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前提,如果这一步走不好,再往后,对于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养老金待遇等方面的改革都很有效推开。

  从去年山西、吉林等省被曝光的情况来看,一些省份对事业单位的“瘦身”已经走样。其中,山西在对事业单位清理规范中撤销了1200个自收自支性质的事业单位,但却把被撤销单位的编制人员转移至差额拨款或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吉林去年事业单位总数减少了44.9%,但事业编制总数仅减少了2%,机动事业编制总数反而增加了209%。

  科技部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元认为,包括一些国家部委在内,过去对设立事业单位把关不严,使得事业单位机构、人员出现膨胀,以科研事业单位为例,全国总计有8000多个,人员62万,国家每年对农业科研的投入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用来发工资、发奖金、发福利,由于队伍庞大,“僧多粥少”,“养人”成为科研院所的沉重负担。

  因此,目前阻碍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进的最主要是人员安置问题,而怎样妥善安排那些被撤销、被整合的事业单位的官员,是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所要面对的最大难题。

  据悉,在完成划分事业单位三个类别之后,下一步对公益类事业单位的分类,同样会面对“超编”现象,这些事业单位也是改革未来的难点所在。

发送好友:http://www.sixwl.com/shishiyaowen/113531.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