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时事要闻 >> 浏览文章

5月央行外汇占款缩水逾1800亿 短期降准仍难至

发布时间:2013-7-3 4:42:00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字体:
    昨日,央行更新的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显示,截至2013年5月末,央行外汇占款规模为249959.64亿元,而4月末,这一数据为248946.77亿元。这意味着,5月央行的新增外汇占款为1012.87亿元。
    由此,5月份央行外汇占款为连续第6个月增加。但这一数据与4月份新增2843.43亿元相比,少了1831亿元。
    外汇占款或显拐点
    此前不久公布的数据还显示,5月,金融机构口径的新增外汇占款为668.62亿元,连续6个月正增长。但668.62亿元,较4月的2943.43亿元,亦大幅回落近八成。
    所谓外汇占款,包括金融机构外汇占款和央行外汇占款两类。商业银行通过和企业、居民的结售汇,累积自身的外汇占款。如果商业银行将自己手中多余的外汇头寸交给央行,就变成了央行资产负债表上外汇资产增加,形成央行的外汇占款。
    2008年之前,我国采用的是强制结售汇制度,目的是为了稳定人民币的汇率,结果金融机构的外汇大部分都进入到了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之中。2008年取消强制结售汇制度,市场的力量在外汇占款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更多的作用。
    5月,新增外汇占款大幅回落,分析人士认为,其主要有三大原因。
    具体来看,其一是外汇局新规出台,对打击虚假转口贸易、抑制热钱流入起到显著作用。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中国进出口增速双双回落。其中,5月份中国外贸出口同比仅增长1%,进口则同比下滑0.3%。
    其二是,短期中国经济增长放缓降低了外商投资的意愿。2013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7.7%,较去年四季度的7.9%下降了0.2个百分点。这一增速明显低于国内外金融机构普遍预期的8%,也是去年四季度GDP增速反弹至7.9%后,再次波动回落。
    联讯证券宏观及固定收益高级分析师杨为敩预计,今年第二、三、四季度的GDP分别为7.5%、7.5%、7.3%,呈现前高后低的局面,全年增速为7.5%。
    其三是受到美联储未来退出QE预期影响,国际热钱大规模撤出新兴市场。
    日前,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6月份议息会议后的发布会上表示:“如果美国经济的预测是准确的,那么美联储很可能在今年稍晚放缓资产购买,并于2014年年中结束QE。”
    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乔虹表示,中国想去杠杆化,同时又碰到全世界(货币宽松)大潮退去。美联储QE政策的退出,恐怕在这个时候对中国的影响是蛮大的。
    事实上,资本外流压力并非仅仅发生在中国,在很多新兴市场经济体都同步出现。5月以来,泰铢、印度卢比、韩元等货币都一改去年以来的走势,开始对美元明显贬值。
    “5月新增外汇占款较4月出现了大幅下跌。”在刚刚结束的陆家嘴论坛上,乔虹回答《第一财经日报》提问时表示,5月份新增外汇占款的下降是趋势性的,而不是暂时性的。
    短期降准难至
    新增外汇占款大幅度下跌,央行是否可能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向市场注入流动性?
    从通胀压力来看,2013年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2.1%,涨幅比上月回落了0.3个百分点。CPI低于预期的表现也给了货币政策一定的降准空间。
    “央行短期内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必要性仍不足。”招商证券分析师谢亚轩在其最新研究报告中称,5月外汇占款下降是内外因素叠加导致的。由于近年中国跨境资金的波动性上升,流出趋势并不一定会持续。只有当央行确认流出会持续时,才有可能降准。
    从月度国际资本流向来看,6月印度、中国台湾和韩国流出规模是近一年中最为严重的一个月。但从周度分布来看,中间两周流出较为严重,在美联储官员尽全力安抚市场之后,担忧很快结束QE货币宽松政策的顾虑消失,最后一周流出规模已经放缓。
    而刚刚结束的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13年第二季度例会也强调,要“密切关注国际国内经济金融最新动向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变化”。与此同时,会议还称,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6月29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公开表示,一方面将引导金融机构保持合理信贷投放,合理安排资产负债总量和期限结构,支持实体经济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另一方面,也将综合运用各种工具和手段,适时调节市场流动性,保持市场总体稳定,为金融市场平稳运行和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货币条件。
    此外,中国银行还认为,当前实体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市场有降息的预期和诉求,但由于近期房地产投资热度不减,一线城市“地王”频出,地产价格持续上涨压力较大,制约了央行降息的空间,预计三季度法定存贷款基准利率保持不变。

发送好友:http://www.sixwl.com/shishiyaowen/110046.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