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迷失的货币”引入实体经济
如果货币资金到不了实体经济,即便货币信贷再度宽松,增量资金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依然有限
当前,我国金融运行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流动性总量过剩而结构失衡,货币信贷存量推动经济增长的边际效率不断走低。相关测算表明,2012年我国广义货币存量与当年GDP的比率高达约1.9倍,而同期美国仅为0.6倍,欧元区0.9倍,日本1.5倍。尽管流动性总量过剩,但由于金融资源错配,大量货币在金融体系内空转,没有形成助推实体经济的有效资本。大量的资金追逐各种金融资产、房地产和基础资源,形成资产价格的快速上涨,加剧了盲目的市场投机行为和经济泡沫化倾向。
与此同时,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并没有因为信贷资金的投放而得到有效缓解。全国工商联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95%的小微企业未曾从金融机构获得过贷款。与资金大量涌入产能过剩等低效行业及房地产业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创新型高技术产业所需的资金得不到满足。
面对这一结构性矛盾,即使货币信贷再度宽松,增量资金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依然有限,甚至会加大金融系统性风险。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短短一个多月内三次提及“盘活存量”,就表明了决策层在提高经济增速容忍度的同时,慎用依赖增量信贷“放水”来刺激经济的粗放发展方式,强调要依靠金融市场内部调节来提升金融效率。
盘活存量金融资源搞活实体经济,关键在于降低金融业的准入门槛,根本在于拓宽实体经济利润空间
如何“盘活存量”?我们认为,应当通过完善相关制度,调整存量资金的流向,将“迷失的货币”引流到“干旱”的实体经济领域,让盘活金融资源与搞活实体经济相得益彰。
盘活存量金融资源搞活实体经济的关键,在于降低金融业准入门槛,铺设高效的多层次融资渠道。我国金融错配的主要原因在于,大银行主导的金融市场格局与小微企业为主体的企业结构体系不相匹配。因此,应当通过构建多层次金融体系,使大中型金融机构和草根金融机构、商业金融和政策性金融共生共存,形成一个既有“大树”、又有“小草”,既有大银行这类“大象”、又有微型金融这类“小微动物”的多元化金融生态系统。当前,就是要建立更多中小金融机构,积极吸引民间资本参与金融机构改造重组。
盘活存量金融资源搞活实体经济的根本,则在于拓宽实体经济利润空间,让金融资本流入实体经济有利可图。资本具有逐利性,出于风险考量,小微企业往往难以得到银行资本的青睐。这就需要通过产业政策和财税政策支持,让小微企业“有钱赚”,让金融业心甘情愿地服务于实体经济。
当前,要规范民间借贷市场,完善市场监管,限制投机暴富。同时要深化改革,营造民企与国企间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环境。尤其要建立公平、规范、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支持民间投资进入铁路、市政、能源、金融、社会事业等领域。要推进产业链上游可竞争性环节的开放,不断改变一些经济体或地方靠垄断“银根”、“地根”、“能源流”、“信息流”、“物流”(路桥)这类上游资源获取超额利润,而大量中小企业在下游过度竞争、苦苦挣扎的“两极分化”现象,积极缓解小微企业生存困境。
发送好友:http://www.sixwl.com/shishiyaowen/109368.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
上一篇:股市大跌之后何处去
下一篇:拆掉市场的“篱笆墙”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暴跌中密集进场 6月产业资本增持48亿减持11亿2013.07.02
·945公司公布半年报预告 10家预增王中6家去年亏损2013.07.02
·IPO改革路线图厘定再释放重启信号2013.07.02
·私募市场进入深度调整期2013.07.02
·煜融投资吴国平继续留意中报预增个股2013.07.02
·专栏6月PMI逼近荣枯分界线 产能过剩是主因2013.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