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资本项目开放条件基本成熟
短期支持企业“走出去”,中期放松有真实贸易背景的商业信贷,长期审慎开放不动产、股票、债券等领域
在“2013陆家嘴论坛”上,多位国外金融业内人士表示,当下我国国际收支相对平衡,人民币升值预期尚存,是放开资本项目管制的好时机。面对国际市场的期待和呼声,国内决策层如何考量?我国资本项目改革的路径接下来会怎么走?
国内专家估计略微“保守”
“资本项目可兑换是人民币国际化前提,我们希望中国的资本账户改革进程能加快,尽快取消资本管制。”伦敦金融城政策与资源委员会主席包墨凯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
无独有偶,德意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行长高峰也表示,正是由于资本项目管制形成了两个分割的市场,才导致市场套利行为。“一味地堵行不通,需要放开资本管制,让市场充分交易,而当下正是合适的窗口。”
相较上述观点,国内金融从业人员的估计则略显“保守”。
中国银行行长李礼辉给出了一份他心目中的人民币国际化时间表:预计3到5年内,我国可实现资本项目基本可兑换,除了对流动性较强的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实行总量控制外,其他的资本项目可以逐步放开;10到12年内,实现资本项目全部可兑换。
央行正推进开放的子项目
对于我国资本账户改革的走向,人们更关心的是央行的态度。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透露,扩大开放人民币资本账户的条件基本成熟,目前正在协调推进优化资本账户开放的子项目。“风险大的晚开放,风险小的早开放。”
具体而言,短期支持企业“走出去”,中期放松有真实贸易背景的商业信贷,长期审慎开放不动产、股票、债券等领域。至于投机性很强的外债短期项目,甚至可以较长时间都不开放。
盛松成强调:“先内后外的改革步骤不适合中国国情,利率、汇率、资本账户放开究竟谁先谁后,并不存在必然顺序。”
放开将带来两大风险
决策层之所以采取审慎推进态度,学界和业界之所以对资本项目改革热议不断,其焦点在于如何防范放开之后可能引发的风险。
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管涛解读称,资本项目放开将带来两大风险:一是放松管制后,如果没有建立起其他有效手段来检测和管理跨境资本流动,将给国内市场带来巨大冲击;二是鉴于跨境资金流动往往是顺周期的,会加剧经济波动,在宏观层面需要有好的框架来熨平这一效应。
那么,中国是否准备好了相应的风险预案?
对此,盛松成在会上公开表示,完全有能力防范风险。“首先,中国的外汇储备有将近3.5万亿美元,而全球外汇储备总共10万亿美元左右,我国庞大的外汇储备可以作为强大的后盾;其次,资本账户放开并不意味着完全不管,而是调节方法从资本监管及行政手段转变为用价值手段来调节,并遵循‘遇险就收’的原则。”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我国国力增强以及汇率、利率、金融市场等多项改革的深化,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的步子将迈得更大一些。 据新华社
发送好友:http://www.sixwl.com/shishiyaowen/109359.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
上一篇:尚福林“钱荒”已明显缓解
下一篇:尚福林允许民资设立民营银行
·暴跌中密集进场 6月产业资本增持48亿减持11亿2013.07.02
·945公司公布半年报预告 10家预增王中6家去年亏损2013.07.02
·IPO改革路线图厘定再释放重启信号2013.07.02
·私募市场进入深度调整期2013.07.02
·煜融投资吴国平继续留意中报预增个股2013.07.02
·专栏6月PMI逼近荣枯分界线 产能过剩是主因2013.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