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时事要闻 >> 浏览文章

“钱紧时代”启程

发布时间:2013-6-29 5:49:00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字体:
虽然资金最紧张的时间已经过去,但下半年整体流动性依然会比上半年趋紧

    “6月份资金紧很正常,但从来没有紧到这么离谱。”一家国有大行资金交易部交易员小杨(化名)感慨道,自己这一个月忙到“哭爹喊娘”,不过也有幸见证了历史。
    这个夏天疯狂的6月注定是要被载入史册的,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隔夜回购利率一度暴涨至30%,创下了历史纪录。一时间,银行闹“钱荒”变成了连普通百姓都在议论的热门话题。
    5月中下旬现端倪
    “由于季节性的财政存款上缴影响,5月中旬开始资金就比较紧张。”某城商行交易员小陈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财商》采访时表示,5月中下旬的紧张可以理解,但是利率略微下去之后又反弹上来了,就说明有问题了。
    5月中旬以来,银行间资金不断抽紧,隔夜利率从最初的2.1%突破至3%,月底涨至4%。6月6日,隔夜回购利率暴涨139个基点至6.13%,盘中一度涨至10%,创下了2012年1月中旬以来的新高。也正是在这一天,市场传言两家银行交割违约。
    “以往6月份年中的资金紧张是从6月中旬开始,但今年却从6月初就开始了。”小陈说道。
    小杨也指出,从6月初第一周开始,资金就非常紧张,尤其6月5日~6月8日这几天特别紧张,可能恰逢端午节放假前夕,资金需求比较大。
    “我感觉最紧张的就是7日。”小杨开玩笑说道,这一天基本全市场都借不到钱。
    通常来说,银行间交易收市时间是16:30,而6月7日这一天银行间交易时间延长了20分钟。“因为如果16:30收市,就有银行会违约了。”小杨表示,在延长的20分钟交易时间里,有资金缺口的银行赶紧找已经落定的银行借钱,而他自己也是在这最后的20分钟才借到了资金。
    “因为在16:00的时候,有的银行即使有钱也不敢借,直到16:30一些银行的交易都已完成,这时候才会把多余的钱借出来。”小杨说道。
    本以为端午节前这几天的资金紧张已经“空前绝后”了,没想到更疯狂的一天是在6月20日。当日,银行间隔夜回购利率盘中最高达到史无前例的30%,7天回购利率最高达到28%。债券市场也因此受到冲击,1个月到期且评级为AAA的公司债收益率从周三的5.6%升至10%,远高于期限较长的公司债收益率。
    6月24日,钱荒的影响进一步蔓延到股票市场。A股出现大幅下跌,全天上证指数下跌5.30%,收于1963.24点,刷新将近四年半以来低位纪录。民生银行、平安银行和兴业银行等银行股跌停。在市场利率持续走高的情况下,债券市场价格普跌,“股债双杀”的局面将市场的恐慌情绪推至高峰。
    资金为何紧张?
    与此同时,银行新发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节节攀升。最近一周,银行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从5%一路飙升至6%~7%,部分银行甚至高达8%~9%。
    为何银行间骤然“钱紧”?这成为了萦绕在大家心头的一个疑问。
    “5、6月份确实是比较敏感的时点。”小杨指出,财政存款开始上缴、补缴外汇头寸、面临存贷比考核以及5、6月份外汇占款大幅下降等多重因素叠加在一起,造成了资金量需求比较大。
    光大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徐高则对记者表示,财政存款入库、存贷比考核等季节性因素都在预期之中,今年并没有特别之处,没有理由会带来太大冲击。“更重要的触发因素还是短期内超预期的资本外流。”
    数据显示,中国银行业5月份结售汇顺差为人民币660亿元,低于今年前四个月3770亿元的平均水平。
    不过,在一些分析人士看来,季节性因素和外汇占款下降只是触发因素,根本原因在于银行资金的期限错配。
    “其实资金总量上并不缺钱,钱荒是结构性问题。”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管清友指出,造成钱荒的根本原因是银行资金的期限错配,借短贷长的链条不可能永远转下去。
    宏源证券指出,最近几年一些“激进型”银行通过票据贴现、增加买入返售资产规模、理财产品之后再对接“非标债权资产”等业务成倍放大杠杆,形成“货币空转”。
    同时银行依靠做大同业业务,从较为保守的大行拆得低利率资金,通过与信托、券商等机构合作,绕开贷款额度限制和杠杆限制,大量将资金投向房地产、政府融资平台等领域。不过,这种模式下银行吸收的资金是短期资金,而借出去的钱却是长期资金,“借短投长”的模式下,必须保证短期资金跟上,不能出现流动性缺口。
    根据上市公司年报数据,截至2012年末,上市银行同业资产规模10.5万亿,较2010年末增长100%,同业负债12.1万亿,较2010年末增长72%,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同时期的贷款增速。
    管清友表示,这正反映了目前社会总体货币供应量充裕但影子银行膨胀的问题。“由于实体经济并没有很好的投资领域,资金只是在金融体系内空转。”
    博时基金宏观策略部总经理魏凤春也指出,银行间资金面的紧张,与实体经济去产能、去杠杆的压力是一脉相承的。反映在虚拟经济部门,是投融资结构的期限错配;反映在实体经济部门,是资产结构和债务结构的错配。
    央行态度反常
    不过,钱荒之中更重要的是央行反常的态度。面对资金偏紧的局面,央行有多种选择可以缓解这种紧张,但是央行在6月下旬没有像以往一样大规模进行货币净投放。
    在6月20日拆借利率飙升至历史高位时,央行并未进行逆回购操作,反而照常发行20亿央票。虽然20亿央票的规模不算大,但央行不放水的态度让市场陷入无限恐慌。
    “央行态度转变得太突然。”小杨指出,以前资金紧张叫嚷叫嚷央行都会给钱,这次却突然坐视不管,导致市场成员数次预期落空,造成了恐慌。
    小杨表示,资金是非常紧,但绝对没有紧张到30%隔夜利率这么夸张,这主要是大家预期的央行放水落空后恐慌情绪的体现。
    工行董事长姜建清也形容这次银行流动性紧张属于“心慌”,而非“钱荒”。
    那么,央行为何突然变脸呢?
    汇添富固定收益投资副总监陆文磊指出,这次央行的政策取向是希望改变今年上半年宽松流动性管理模式,通过适度收紧流动性来控制银行表外业务风险、迫使银行降杠杆。
    “这次钱荒应该是政策有意而为之,有抗震演习性质。”魏凤春也对记者表示,管理层希望通过流动性收紧达到一些导向型目的,比如银行不要无限制扩张同业业务、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不要肆无忌惮扩张等,形成一种警示作用。
    魏凤春还指出,管理层表达出的信号并不希望银行间这种错配继续下去,而是通过严控金融风险等各项措施,利用稳定的货币政策,扭正这种不可持续的错位,将虚拟经济拨回到正轨上来,以一种更加健康的方式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在这一过程中,“阵痛”难以避免。
    进入“钱紧”时代
    不过,6月25日晚间,央行网站发布消息称,近日央行已向一些符合宏观审慎要求的金融机构提供了流动性支持,一些自身流动性充足的银行也开始发挥稳定器作用向市场融出资金,货币市场利率已回稳。
    6月25日,隔夜质押式回购利率已回落至5.83%,比6月20日回落592个基点。
    “央行的这个表态并不代表放水,仅仅是对银行间恐慌情绪的一种安抚。”管清友指出,央行措辞依然严厉,要求银行调整资产负债结构。这次风险警示作用已经起到,银行基金表外业务会有所收敛。
    6月25日,由于股价大幅波动,民生银行紧急召开的投资者电话会议上,该行副行长赵品璋明确表示,目前该行超标的非标资产有120亿元,将于今年7月20日前全部清零。
    6月26日,隔夜品种利率进一步回落至5.553%。“6月26日尾盘还有几笔3.5%的成交,资金最紧张的时候应该已经过去了。”小杨表示。
    不过,多位分析人士指出,虽然资金最紧张的时间已经过去,但下半年整体流动性依然会比上半年趋紧。
    徐高指出,钱荒过后,市场将在相当长时间内记住这次的教训。未来几个月银行间利率水平大概率会系统性高于钱荒之前,再加上各家金融机构“自我保险”情绪的上升,今年下半年银行间市场的活跃程度应该会明显低于上半年。
    “央行已经从好好先生变成了严厉的监管者,大央行时代来临,资金面下半年会比上半年紧得多。”管清友表示,从国内来看,政府高层一系列言论表明在偏紧的货币环境下挤泡沫、去杠杆、调结构的决心;从外部环境来看,美国退出QE预期和加息预期将导致中国外汇占款下降、人民币贬值预期出现。要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和国内资产价格稳定,也需要偏紧的货币环境。

发送好友:http://www.sixwl.com/shishiyaowen/108792.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