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时事要闻 >> 浏览文章

银行资金真的紧张吗?

发布时间:2013-6-25 13:50:00 来源:上海金融报 【字体:
    近日,银行资金出现“紧张”之说持续发酵。从6月7日起,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出现异常走高,到6月20日Shibor大幅上涨578个基点达到13.44%,创历史新高,再到银行间7天质押回购利率最高也曾达18%为近10年来最高水平,甚至此前很少波动的6个月以上期限的同业拆借利率也开始上涨。资金的价格越来越“贵”,看来银行似乎真的太缺钱了。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

  “钱荒”只是“结构性短缺”银行真的缺钱吗?事实是,5月末,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已高达104.21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一;存款准备金率处于高位,大量资金被央行锁定,整体看,金融体系并不缺钱。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短期看,一系列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让银行资金骤然“短缺”。

  首先,5月外汇占款增长骤然放缓,为资金紧张埋下伏笔。今年前4个月外汇占款新增规模超过1.5万亿元,每月新增规模均在千亿元以上,但5月新增规模却缩减至668.6亿元,较4月下降77%。众所周知,外汇占款是央行买入外汇时投放的等值人民币,时下已成为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之一。而新增外汇占款大幅下降,主要是由于美元开始走强,加之我国对曾经拥有高回报率的房地产和地方融资平台加强管理,导致资本流入放缓。

  其次,由于5月银行信贷投放不足,以及部分银行认为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监管部门可能会放松对信贷的管理,于是加大了信贷投放力度,这些因素导致近期银行信贷大幅增长。

  此外,6月25日是当月第三次存款准备金缴款日,6月30日则是金融系统的中期“大考”,银行体系要面对存贷比、资本充足率、动态准备金等多项杠杆率指标的时点考核,这些季节性、阶段性因素,都增加了银行的资金需求。资金供不应求,银行间市场上自然头寸吃紧,利率飙升。

  “钱荒”或许只是“结构性短缺”,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目前的银行间市场偏紧会持续一段时间,但银行间利率这么高的情况不可能持续下去,如果利率一直这么高,商业银行资金成本明显上升,必然会在企业融资时把成本添加进去,导致整个社会的融资成本大幅抬高。

  “另一方面,这会使信贷投放难以完成今年的指标,信贷稀缺使得价格上调,因此预计在经济增速有可能惯性下滑的情况下,市场偏紧不会维持太长时间,7月初以后银行间市场资金紧张的情况会有所好转。”连平说。

  银行业应“盘活存量资金”在此次银行“资金荒”中,央行的“坐视不管”令人关注。此次央行没有通过多种方式释放流动性救急,即使在拆借利率飙升的6月20日,央行照常发行了20亿元的央票。小小的数目,不仅彻底打碎市场憧憬央行进一步“放水”的幻想,还导致是日晚回购利率恐慌性上涨。

  银行的钱哪里去了?数据显示,6月1日至9日,工农中建四大行贷款发放量总计2170亿元,已超过四大行5月整体信贷投放量,也远超四大行去年6月整体信贷投放量。按照四大行占全部贷款30%的比例推算,6月上旬9天时间商业银行贷款投放高达7200亿元。

  经济评论员余丰慧认为:“当下的银行信贷有两个特点令人惊愕:一是许多银行流动性管理出问题,热衷于期限套利,造成短期借来的钱被投入长期资产中,出现严重的期限错配,一旦资金面有风吹草动,银行根本没有足够的资金应对。二是信贷投放中高达八九成是票据业务,说明资金根本没有进入实体经济,而是在银行间、资金市场里空转倒腾套利。”

  市场的一个共识是,最近新增信贷很大一部分并未流向实体经济,而是在金融体系内部空转,支持银行表外业务及其他一些监管套利行为。一家外资评级机构认为:“从事大量表外活动以及理财产品发行的银行承受损失的能力有限,而流动性稀缺肯定会让它们陷入困境,从而对他们的交易对手及更广泛的经济造成伤害。”

  为此,广东金融学院院长陆磊表示,“央行的坚持不无道理。国内实际上是不缺资金的,只是大量货币被资产领域吸走,央行的意图就是将这些货币逼出来,回流至实体经济,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为实体经济释放宽松的流动性。”

  6月8日,李克强总理在环渤海省份经济工作座谈会上提出:“通过激活货币信贷存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随后,在6月19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再次提出要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更有力地支持经济转型升级。

  如此看来,未来,银行资金的投机性活动,或者进入产能过剩行业,导致大量资金在金融体系内部空转,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于新增货币投入推动的局面,将逐步被改变。长期来看,银行业的改革创新将是惟一出路。

  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日前,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13年第二季度例会召开。会议分析了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认为当前我国经济金融运行总体平稳,物价形势基本稳定,但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全球经济有所好转,但形势依然错综复杂。

  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分析道:一季度例会对货币政策的总体表述是“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前瞻性、针对性和灵活性,处理好稳增长、调结构、控通胀、防风险的关系,维持货币环境的稳定”,而二季度例会表述为“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并着力增强政策的前瞻性、针对性和灵活性,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

  此外,一季度对金融与实体的关系的表述是“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有效缓解信贷资金供求结构性矛盾,防范金融风险,着力改进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服务”,而二季度例会的表述为“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更有力地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二季度例会提出‘更大程度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与此前新一届政府所出的系列改革相比,无论是下放行政审批权,还是政府机构改革,还是放松垄断等,均是朝着这一方向进行的。”

  复旦大学证券研究所副所长王尧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日出现的银行“资金荒”虽说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但主要还是一些银行对流动性的供给盲目乐观、短期内集中过度放贷且贷款错配造成的。在国内经济增长明显放缓、企业盈利预期不乐观的情况下,近期过度放贷中用于支持实体经济的贷款增加不多,大量新增贷款在虚拟经济中循环。王尧基指出,对于由此造成的“资金荒”,央行并未像以往那样通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来救急,是出于防范金融风险及经济结构调整的大局来考虑的。这对银行的过度放贷是一种严肃的警告。与此同时,央行也通过动员一些流动性比较充裕的大银行出借资金来缓解“资金荒”。因此,尽管“资金荒”的真正缓解会有一个过程,但不会“失控”,市场预期方面对此不必过度悲观。


发送好友:http://www.sixwl.com/shishiyaowen/107375.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