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钱荒”—— 不是没钱 而是放错了地方
“钱荒”正在成为当下中国经济中最热门的关键词。6月中旬以来,“银行间隔夜拆解利率”这个十分专业的名词开始不断通过媒体进入公众的视线。20日的最新数据显示,上海银行间利率再次全线上涨,利率首次超过10%,达到惊人的13.44%,该数值已创下历史新高。平常在人们眼中最不“差钱”的大型商业银行开始加入借钱的大军,银行的钱不够用了!
受影响股市大跌
中国真的“钱荒”了?
就在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出现紧缩局面的同时,沪深股市也开始全线下跌,投资者开始纷纷减持手中资产,过去一周沪深两市新增股票账户数大幅下降58.47%,降至年内低点。资本市场也开始面临资金流出的尴尬状况。
不过,就在金融机构的资金面不断告急的同时,不久前央行公布的各项金融数据却给人以截然不同的感觉。
根据两周前央行公布的统计数据,尽管整体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但5月份M2(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同比增速依旧高达15.8%,新增信贷量仍然高企,人民币存款余额也已经逼近百万亿元的大关,1-5月社会融资规模达到9.1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12万亿元。
中国真的在经历一场流动性紧缩的“钱荒”吗?
大型企业出手阔绰
不是没钱,是放错了地方
一面是银行缺钱,股市缺钱,中小企业缺钱;但另一方面却是,货币的供应量充裕,不少大型企业依然出手阔绰,大量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游资仍在寻找炒作的概念,民间借贷依旧风风火火。
两相对比不难发现,眼下的“钱荒”看似来势凶猛,实则是一场资金错配导致的结构性资金紧张。不是没有钱,而是钱没有出现在正确的地方。
无论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央出台的高达4万亿元投资的一揽子计划,还是2012年以来,在“稳增长”的目标下对货币政策宽松化的一系列微调。几年来,中国经济始终处于一种流动性充裕的状态下。然而与此同时,宏观数据中M2与GDP的比值却在不断的扩大,到今年一季度,M2与GDP的比值已近200%,这意味着货币投放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正在不断减弱,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大量的社会融资其实并没有投入到实体经济当中。
“影子银行”大行其道
“钱荒”的背后是怎样用钱
在不少业内人士和经济学家看来,导致目前金融业短暂性“钱荒”的因素十分复杂,这其中有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随着美国经济的回稳复苏,美联储称量化宽松政策将逐渐退出,使得资金外流的速度开始加快。
除此之外,中国金融系统内部杠杆率不断放大的因素更是不容忽视,大量资金在金融机构的操作之下通过杠杆投资和期限错配套取利差,资金在各个金融机构间循环往复获取利润,“影子银行”大行其道的同时,也使风险不断积聚。
不仅如此,由于我国没有利率市场化使得市场中存在监管套利的机会。在我国当前的信贷和融资体系下,国有企业较民营企业在融资上具有先天优势,更容易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资金,从而使其能通过委托贷款等方式进行套利,由此导致资金的重复计算,进而导致社会融资总量的虚增。
由此可见,“钱荒”的背后,更需要思考的不是有没有钱的问题,而是钱要如何用的问题。
应对措施
用好增量 盘活存量
就在上周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了要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更有力支持经济转型升级。“用好增量、盘活存量”,已经成为未来中国货币政策调整的一项总方针。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市场大声疾呼“钱荒”的同时,央行却并没有释放更多的流动性,这一调控指向似乎在暗示,中国的货币政策已经开始由简单的数量调控逐渐转向质量和结构的优化。
纪录片
银行间市场
惊魂72小时
6月19日至6月21日,三天间,银行间市场出现了惊心动魄的巨幅波动。上层金融政策的改变,给了长期“借短炒长”,然后等待央行“放水”的银行重重地教训。
24小时 “盘活存量”击碎放水幻想
6月19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各品种利率出现大涨。银行间市场交易员李平觉得情况有点严峻,但他并不是很担心。其实,每到月末季末,银行间市场的资金都会紧张一阵。过去每每遇到这样情况,央行都会投放资金,平抑利率。研究机构、四大行的高管都表达了对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强烈预期。
“市场这么紧张,央行应该会出手。”大多数交易员抱着和李平一样的想法。
但这次不同以往。没等来央行降准的消息,李平等来了国务院“盘活存量”的表态。
“总理这么讲了,央行放水肯定是没戏了,明天拼命找钱吧。”第二天,李平经历了“可载入史册的一天”。
36小时 高利贷般的利率出现
6月20日一大早,李平和多数交易员一样,只有一任务:平仓。李平看到电脑屏幕上,四处是借钱的,资金价格一再冲破想象。“做了这么多年交易员,这真是极其惨烈的一天,跪求也求不到钱,市场几乎失控了。”
隔夜拆借暴涨578.40个基点,升至13.4440%的历史新高点,盘中更是达到了30%的高点。一位基金经理感叹道:把高利贷直接搬到同业市场了。
“没见过隔夜上30%的交易员,人生是不圆满的。”这是6月20日,李平和他的同行们互相调侃的一句话。
48小时 不实消息带来市场波动
6月20日下午,市场传言某国有大行获得央行400亿元援助。李平的紧张稍事缓解。只要央行出手,大家都可以平安度过此劫。6月20日下午,市场也确实出现了借出资金。
随后,又有媒体报道称中国银行(2.62,-0.02,-0.76%)出现资金违约。“作为银行间市场的出借方四大行之一,如果中行都违约了,那中小银行资金链可能面临断裂的危险。”这下李平慌了神。直到晚上8点多钟,李平和很多交易员都还在打听消息。之后,中国银行否认了这一消息,才让他松了口气。
72小时 隔夜利率坐起过山车
在恐慌、谣言中,李平的6月20日过去了。让李平欣喜的是,6月21日一开盘就有出借资金,而且利率都比较低,市场情绪明显得到平抚。隔夜拆借利率像过山车一样回落495基点。
“拆借市场成交量明显放大,这一劫算是过去了。”李平说。据新华社、《新京报》
受影响股市大跌
中国真的“钱荒”了?
就在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出现紧缩局面的同时,沪深股市也开始全线下跌,投资者开始纷纷减持手中资产,过去一周沪深两市新增股票账户数大幅下降58.47%,降至年内低点。资本市场也开始面临资金流出的尴尬状况。
不过,就在金融机构的资金面不断告急的同时,不久前央行公布的各项金融数据却给人以截然不同的感觉。
根据两周前央行公布的统计数据,尽管整体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但5月份M2(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同比增速依旧高达15.8%,新增信贷量仍然高企,人民币存款余额也已经逼近百万亿元的大关,1-5月社会融资规模达到9.1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12万亿元。
中国真的在经历一场流动性紧缩的“钱荒”吗?
大型企业出手阔绰
不是没钱,是放错了地方
一面是银行缺钱,股市缺钱,中小企业缺钱;但另一方面却是,货币的供应量充裕,不少大型企业依然出手阔绰,大量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游资仍在寻找炒作的概念,民间借贷依旧风风火火。
两相对比不难发现,眼下的“钱荒”看似来势凶猛,实则是一场资金错配导致的结构性资金紧张。不是没有钱,而是钱没有出现在正确的地方。
无论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央出台的高达4万亿元投资的一揽子计划,还是2012年以来,在“稳增长”的目标下对货币政策宽松化的一系列微调。几年来,中国经济始终处于一种流动性充裕的状态下。然而与此同时,宏观数据中M2与GDP的比值却在不断的扩大,到今年一季度,M2与GDP的比值已近200%,这意味着货币投放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正在不断减弱,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大量的社会融资其实并没有投入到实体经济当中。
“影子银行”大行其道
“钱荒”的背后是怎样用钱
在不少业内人士和经济学家看来,导致目前金融业短暂性“钱荒”的因素十分复杂,这其中有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随着美国经济的回稳复苏,美联储称量化宽松政策将逐渐退出,使得资金外流的速度开始加快。
除此之外,中国金融系统内部杠杆率不断放大的因素更是不容忽视,大量资金在金融机构的操作之下通过杠杆投资和期限错配套取利差,资金在各个金融机构间循环往复获取利润,“影子银行”大行其道的同时,也使风险不断积聚。
不仅如此,由于我国没有利率市场化使得市场中存在监管套利的机会。在我国当前的信贷和融资体系下,国有企业较民营企业在融资上具有先天优势,更容易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资金,从而使其能通过委托贷款等方式进行套利,由此导致资金的重复计算,进而导致社会融资总量的虚增。
由此可见,“钱荒”的背后,更需要思考的不是有没有钱的问题,而是钱要如何用的问题。
应对措施
用好增量 盘活存量
就在上周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了要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更有力支持经济转型升级。“用好增量、盘活存量”,已经成为未来中国货币政策调整的一项总方针。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市场大声疾呼“钱荒”的同时,央行却并没有释放更多的流动性,这一调控指向似乎在暗示,中国的货币政策已经开始由简单的数量调控逐渐转向质量和结构的优化。
纪录片
银行间市场
惊魂72小时
6月19日至6月21日,三天间,银行间市场出现了惊心动魄的巨幅波动。上层金融政策的改变,给了长期“借短炒长”,然后等待央行“放水”的银行重重地教训。
24小时 “盘活存量”击碎放水幻想
6月19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各品种利率出现大涨。银行间市场交易员李平觉得情况有点严峻,但他并不是很担心。其实,每到月末季末,银行间市场的资金都会紧张一阵。过去每每遇到这样情况,央行都会投放资金,平抑利率。研究机构、四大行的高管都表达了对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强烈预期。
“市场这么紧张,央行应该会出手。”大多数交易员抱着和李平一样的想法。
但这次不同以往。没等来央行降准的消息,李平等来了国务院“盘活存量”的表态。
“总理这么讲了,央行放水肯定是没戏了,明天拼命找钱吧。”第二天,李平经历了“可载入史册的一天”。
36小时 高利贷般的利率出现
6月20日一大早,李平和多数交易员一样,只有一任务:平仓。李平看到电脑屏幕上,四处是借钱的,资金价格一再冲破想象。“做了这么多年交易员,这真是极其惨烈的一天,跪求也求不到钱,市场几乎失控了。”
隔夜拆借暴涨578.40个基点,升至13.4440%的历史新高点,盘中更是达到了30%的高点。一位基金经理感叹道:把高利贷直接搬到同业市场了。
“没见过隔夜上30%的交易员,人生是不圆满的。”这是6月20日,李平和他的同行们互相调侃的一句话。
48小时 不实消息带来市场波动
6月20日下午,市场传言某国有大行获得央行400亿元援助。李平的紧张稍事缓解。只要央行出手,大家都可以平安度过此劫。6月20日下午,市场也确实出现了借出资金。
随后,又有媒体报道称中国银行(2.62,-0.02,-0.76%)出现资金违约。“作为银行间市场的出借方四大行之一,如果中行都违约了,那中小银行资金链可能面临断裂的危险。”这下李平慌了神。直到晚上8点多钟,李平和很多交易员都还在打听消息。之后,中国银行否认了这一消息,才让他松了口气。
72小时 隔夜利率坐起过山车
在恐慌、谣言中,李平的6月20日过去了。让李平欣喜的是,6月21日一开盘就有出借资金,而且利率都比较低,市场情绪明显得到平抚。隔夜拆借利率像过山车一样回落495基点。
“拆借市场成交量明显放大,这一劫算是过去了。”李平说。据新华社、《新京报》
发送好友:http://www.sixwl.com/shishiyaowen/106830.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
标签:中国式“钱荒”—— 不是没钱 而是放错了地方中国式钱荒放错了地方
上一篇:深圳率先启动碳排放权交易
下一篇:央行盘活货币存量
·5月北京别墅市场成交均价大涨18%2013.06.21
·房价稳定与被稳定2013.06.20
·李骁德国模式,解决楼市问题的最终方式2013.06.20
·谁是高房价的真正赌神?2013.06.20
·贾卧龙住房信息联网是反腐“神器”?2013.06.21
·5月北京公寓豪宅成交价“涨”字当头2013.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