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社会热点话题 >> 浏览文章

夫妻乞讨3天收入3700元 称比上班还强

发布时间:2013-2-25 15:33:59 来源:绵阳晚报 【字体:

在(四川)绵阳的公园广场和大街小巷,我们不时能看到一些端着盆盆碗碗向路人伸手要钱的乞讨人员。善良的市民们不知道的是,他们宁愿流落街头、露宿桥洞,也不愿意接受市救助站救助。

这样不仅容易导致安全事故,也有损绵阳城市文明形象,令民政救助部门头痛不已。

光身乞讨:“穿上衣服就没人给钱了”

天气阴沉,寒风拂过,(23日)上午,在城区文化广场上玩耍的人们大都穿着厚厚的棉衣,在纪念碑前的一块空地上,一名用录音机放着音乐行乞的中年男子却光着上身,不少市民在路过时,会向他面前的塑料盒子里面扔进五角、一元、五元等面值不一的钞票。

上午10时,记者随市民政局、市救助站和涪城区民政局、社区的工作人员、志愿者组成的街头救助劝导联动小组,巡逻到文化广场,发现这位乞讨者时,市救助站站长唐德兴一眼就认出他是经过多次劝导救助都不愿进救助站的江西临川籍职业乞讨人员管某。唐站长感叹说,因为曾经多次劝导都不愿意进救助站接受救助,在去年冬天,市救助站曾将管某直接送回了江西老家,没想到春节还没过完,他又来绵阳行乞了。

记者上前仔细观察发现,光着脖子躺在滑板上的管某,左腿略有残疾,光着的身子被冻得发红,说话声音也有些颤抖。“为什么光着身子呢,不冷吗?”记者问。管某的回答令人吃惊:“当然冷啊,但不光着身子就没人给钱了”。管某告诉记者,他这次来绵阳已经一个多月了,暂住在绵兴路一家旅馆里,每天白天出来乞讨,一天能挣到几十元、上百元不等的收入,比在家里劳动挣得多,所以不愿回老家去。

在救助人员的再三劝导下,管某虽然还是不愿意接受救助,也不愿意回家,但最后还是穿上棉衣离开了公园。

夫妻乞讨:3天收入3700元

昨日,联动巡查小组先后来到火车站、圣水寺,以及警钟街、临园口、人民公园及其附近人行天桥等容易有流浪乞讨露宿人员的地方,以及职业乞讨人员容易出现的地段,开展联动劝导救助行动。在这些人流众多的繁华地段,工作人员不时看到的,还是那些“老面孔”。

在火车站,救助劝导人员一上午连续看到4名职业乞讨人员,他们多是几次被救助站送回老家,没多久又跑出来的外地职业乞讨人员。市救助站有关负责人说,其中,来自剑阁的朱某,已是4次被送回老家又来绵阳乞讨了,还有一对来自安徽的中年夫妇,常年在绵阳乞讨,无论怎么劝导都不愿意回老家去。市救助站工作人员无奈地说,这对夫妻还向他炫耀,他们“生意”好的时候,在绵阳3天时间就乞讨到了3700多元钱,收入颇高,比上班还强,所以不愿意回去。

救助站设施堪比宾馆 请不来职业乞讨者

市救助站:管吃管住还送车票

“我们站上每天能接纳上百名被救助对象,救助站里还有专门的食堂,伙食和救助管理人员一样。每三个救助人员住一个房间,房间里都有厕所、洗漱用品。站上每天24小时都有工作人员值班,负责救助对象的安全管理和各项服务”。昨日,记者来到位于绵阳城郊的市救助管理站看到,这里设施齐全,配套设置堪比宾馆。

市救助站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了接待与管理情况。“我们的救助原则是‘自愿受助,无偿救助’”,市救助站负责人解释,救助管理站主要是面向有需要的流浪乞讨人员,这些人员大多是出来务工被骗、寻亲不遇、被盗被抢等临时陷入生活困境的人。救助管理站为这些人员提供衣、食、住等方面的便利,如有需要,还会送其回家的车票。

而对于街头流浪乞讨人员,市救助站人员在街面有巡逻车定期巡查,看到流浪人员、乞讨人员或其他生活无着人员都会主动上前询问,只要当事人确有困难且有意愿被救助的,都可以到救助站来。同时,市救助站还在绵阳主城区各个街道、社区设立流浪人员救助点,多方面发动更多力量去帮助流浪乞讨人员。

发出倡议:建议市民理性施舍

对于政府部门提供的救助,为何职业乞讨者宁愿露宿街头也不愿接受?市民政局和救助站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一现状也是他们工作中的头疼难题。职业乞讨人员往往以群体出现,主要来自河南、安徽、甘肃等地的偏远贫困农村,他们的乞讨收入颇丰,有固定住所,每天像上下班一样去乞讨。

“对待职业乞讨者,我们能做的只有劝阻。”巡查劝导人员表示,对于职业乞讨者,国家并没有出台相关法律明确规定不允许其进行乞讨,也没有部门可以强行将他们赶走。

为此,市民政局、市救助站和涪城区民政局、城区社区工作人员,昨日走上街头,集中对国家流浪救助管理政策、办法进行宣传介绍。市救助站还特别印发了上千份倡议书,呼吁市民要理性行善和施舍,在遇到流浪乞讨的老年人、残疾人或未成年人时,请拨打“110”,由巡警护送至市救助管理站;遇到危重病人、精神病患者等流浪乞讨人员时,请及时拨打“120”,由他们护送到政府指定医院接受救治;尽量不要对职业乞讨人员进行盲目施舍,切勿助长这种光靠乞讨就能获得丰厚收入的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