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经济学家 >> 浏览文章

稳定财产性收入预期是当务之急

发布时间:2013-4-29 21:28:59 来源:腾讯博客 【字体:

稳定财产性收入预期是当务之急

 

章玉贵

 

 

在资本市场迟迟难以企稳、居民财产性收入大大缩水的情况下,冀望广大群众慷慨花钱来扩大内需、为经济增长提供持续动力显然不切实际。当前,监管部门和有关市场参与者应该做的是:积极营造股市健康发展的制度环境,还原股市的价格发现功能,以建设性的举措稳定广大投资者的财产性收入预期。

 

 

在股市不死不活地徘徊于2200点、广大市场参与者的财产性收入大大缩水的今天,我们格外怀念十七大报告中的一句话:“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试想,在当下全球经济集体萎缩、中国亟需消费扩大来提振经济信心的环境里,假如十七大报告中的这句话能够在最近几年有所兑现,则新一届政府如今的回旋余地可能要大得多。眼下,扩大内需看起来更像政府“一头热”。不错,我们拥有世界上领导力与动员力最强的政府,上至国家领导人下到地方官员为经济持续增长不可谓不殚精竭虑。但是,在经济常识已经大大普及的今天,谁都知道,扩大内需,加快经济复苏步伐既有赖于政府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更离不开广大群众财产性收入预期的稳定。

扩大消费取决于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

长期以来,消费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贡献比例一直不高。政府为主导的投资加上对出口的偏好,构成了30多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器。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特别是在内需不振,出口面临全球经济衰退的约束条件下,政府依靠投资来保增长越来越像是权宜之计。长期来看,中国必须摆脱依靠投资拉动增长的“路径依赖”,扩大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比例,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彻底转变。其实,前两年,随着广大群众财产性收入的持续增长,经济增长结构正在发生可喜的转变。例如,在资本市场繁荣的2007年,相当一部分居民将从资本市场中获得的部分财产性收入投入到消费中,中国经济在当年取得的11.4%的经济增长率中,消费便以4.4%的贡献率首次压过投资的4.3%,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号马车。

然而,进入2008年,中国,被普遍视为全球最具成长前景的超级新贵,却经受了一场基于既有经济秩序而生的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干扰:某种意义上被外资和买办挟持的中国股市,在使投资者享受了一段时间的“财富幻觉”之后迅即“高台跳水”,股指非理性下泄了六成之多,跌幅居大国股市之冠。20万亿元市值人间蒸发,无论是投资股票或基金的投资者,都损失惨重,亏损50%-80%的股民和基民比比皆是。过去宣传中经常出现的“让越来越多的群众参与到成长中的资本市场中,共同分享中国资本市场繁荣”的场景变成了广大群众的一场噩梦。在这种情势下,偏偏又出现肇始于美国并席卷全球的经济与金融危机。不少人为了保住工作岗位而拼命工作,部分人不幸加入了因外需衰退引致企业裁员的队伍之列,扩大消费对他们来说无异于痴人说梦。直到今天,资本市场依然没有恢复元气,广大股民已被功能失调的股市折磨得心力交瘁。

既得利益者已成资本市场改革阻力

其实,相较于国际水平,中国居民的财产性收入的成长空间很大,美国公民的财产性收入占其可支配收入的40%,90%以上的国民拥有股票、基金等有价证券。而目前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在可支配收入比例不及美国的十分之一,居民拥有的有价证券的比例也仅为10%左右。如果真如证监会某位前主席所言,将资本市场打造成为全社会重要的财富管理平台,则资本市场不仅将成为居民财产性收入的主要来源,也会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推手。然而,既得利益者可能并不希望中国资本市场成为广大群众分享经济发展与改革开放成果的平台。他们在通过合法但未必合理的手段攫取了国家和广大股民的巨额财富之后,不仅不愿意配合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反而成为资本市场进一步改革的主要阻力。

诚然,作为全球唯一实行股权分置的双轨制股市,作为某种意义上为国企脱困服务的直接融资平台,中国股市的改革与发展相较其它新兴市场无疑面临更多的约束条件。20余年来,中国股市在构建市场平台和建立运行规则等方面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市场参与主体的普遍低素质、相关制度设计不完善以及“政策市”的后遗症,严重制约了股市的持续健康发展。A股前几年的崩盘,既是对资源配置错位的一种还债,更是杀鸡取卵式的融资行为的必然结果。如果不能针对现行股市制度的漏洞,加强市场法治建设,消除市场的制度缺陷、结构缺陷和群体非理性行为;如果不能严惩机构投资者的短进短出、助涨杀跌等恶意炒作之风;如果不把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作为股市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打破既得利益阶层的垄断,从既得利益阶层手中拯救股市,建立真正竞争性的股市,则中国股市是不可能走出低迷并实现繁荣的!

稳定财产收入预期需建设性举措

中国必须尽快形成成熟股市有序运行的基本条件:有效的监管、健全的金融体系以及配套的制度环境,尤其是要有透明和有效的契约法及执法体系、良好的会计制度与惯例、完善的公司治理制度和可靠的支付与结算制度;迫切需要检讨证券市场设计存在的漏洞,检讨长期以来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模式以及市场法治建设方面的滞后;亦该坚决打击类似王益、王小石案件等监管者的违法乱纪行为,通过股市制度的完善来进一步加强投资者的市场信心。进一步地,应该利用国际金融资本暂时式微的时间窗口,以建设性的举措重构股市发展范式,掌握A股发展主导权。作为意欲成为资本强国的新兴经济体,中国必须掌握资本市场发展的主导权,否则在全球金融分工光谱中将处于亦步亦趋的尴尬地位。如今,重建中国股市发展范式的时间窗口再度来临,就决不应错过。政府亟需破除阻碍股市健康发展的各种干扰,切实加紧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进一步改善投资者结构,以实质性的救市行动稳定市场信心。积极推进反映企业真实价值的合理估值体系的确立,使证券投资回归价值投资成为现实,以建设性的举措提振市场信心,增加广大投资者的财产性收入,真正做到藏富于民。若如此,则中国长期以来被压抑的消费冲动将会迸发出来,由此带来的GDP乘数效应将远超目前的投资乘数效应。

作者系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院长


发送好友:http://www.sixwl.com/jingjixuejia/82758.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