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第四次开放
呼唤第四次开放
马 宇
十八大以来,高层领导一再阐明大力推进改革的坚定态度,不断释放锐意改革的清晰信号,强调“改革是最大的红利”,要“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深化改革”。目前,具体的改革措施正在陆续出台。
没有改革,就没有今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这已是全国上下的基本共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应忽视,开放对于改革和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改革与开放,可说是我国三十多年来快速发展的根本保证,是最大的两个动力源,是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不可偏废的两个基本方面。回顾改革开放历程可以清晰发现,改革和开放互为依托,互相支撑,有机结合,方奠定了我国经济社会进步的基础。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大幕以后,我国已经历了三次开放高潮。
在农村改革深刻改变了农村经济、放权让利激活了国有企业的同时,建立经济特区、实施沿海开放战略等一系列对外开放举措同步实施,中国向世界打开了大门。发展对外贸易、积极吸收外资,外部要素的引进不但增加了我们的生产要素供应,同时也引入了基本的市场经济理念、商业经营方式等宏观微观制度要素,开始参与国际分工,中国经济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强大活力。
1992年,邓小平南巡引发了第二次开放高潮。如今看来,当年邓小平同志大声疾呼要解放思想、打破姓社姓资束缚,提出“发展是硬道理”、“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引进外资对我们有利等等,很多方面都是从开放角度谈的,并由此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方向。此后,我国对外开放狂飙突进,开放范围大大拓展、开放力度大大加强,对外经济贸易跃上新的台阶。国民经济也一扫此前几年的颓势,市场化力量蓬勃发展带动经济增长速度大大加快、结构日趋优化、质量日益提高,中国经济奇迹举世瞩目,中国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1990年代中后期,第二次改革开放高潮释放出的动力逐渐衰减,又爆发了亚洲金融危机,中国经济再度遇到动力不足的问题。中央审时度势,做出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战略决策,掀起了第三次开放高潮。入世不仅仅是经济领域的开放,也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仅是我国市场的全方位开放,也是思想的大开放和规则的与世界接轨,使我国更深入地融入了国际分工体系,开放进入不可逆的轨道,为此后一段时期的良好发展提供了制度和市场环境保障,我国一跃而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如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又一个关口。内忧外患之下,经济增长动力严重不足,生产要素成本提高,人口红利逐步消失,体制弊端日益凸显;经济社会发展矛盾趋于尖锐,增长质量提高遇到瓶颈,产业结构失衡,两极分化严重,实体经济弱化,资源环境制约突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迫在眉睫。向改革要发展,通过改革释放经济活力、提高增长质量、消除深层弊端,成为自上至下的强烈共鸣和广泛共识。
当此之时,开放不但不应被忽视,更理应得到高度重视。
开放是改革的本质。改革的根本和核心,是要转变政府职能、削减政府权力,即“社会的归社会,市场的归市场”,归根到底还是制度性的开放。把政府权力关进笼子,对应的即是个人权利、企业权利、社会权利的开放。目前政府承揽了太多权力,行政之手广泛介入了社会和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仅国务院各部门就有行政审批事项1700多项,再加上地方政府的各种审批,政府之手无远弗届,对于经济社会事务介入已到无微不至地步。李总理表示本届政府要削减三分之一以上的行政审批事项,这只有在制度开放的前提下才能实现。
开放是改革和发展的路径。改革缺乏更大的政治勇气则难以实质性推进;若不以更大的智慧进行顶层设计,制订科学、细致、可行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则改革亦会流于形式。而开放,正是几乎所有领域的改革都需要依循的基本路径。削减政府权力需要开放;培育社会主体需要开放;调整收入分配格局需要开放;打破行业垄断需要开放;激活市场力量需要开放;调整产业结构需要开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更需要开放!封闭、僵化是改革的对象,开放正是根治封闭、僵化的对症良药,甚至是不二妙方。以开放释放改革红利,此之谓也。
开放是改革和发展的保障。开放本身就是改革,某些情况下甚至是最重要的改革;同时,也会为改革的顺利推进提供保障。不能关起门来搞改革,也不能不要发展搞改革。我国3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是一条有效途径,这同样适用今后处理开放与改革和发展的关系。市场要素不活跃、经济社会发展受到压抑,会大大增加改革的难度,甚至使众多领域的改革无从推进,很多措施难以实施。开放是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抓手与基本着力点,可以大大解放生产力,释放被压制的市场活力,有利于改革的有效实施和拓展深化,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
开放是改革和发展的动力。发展的动力来自于改革,而最大的动力源于开放。目前我国经济增长仍然没有改变投资驱动模式,并在市场动力不足的情况下屡屡由政府和国有投资来扮演主角。但与此同时,却有数十万亿的民间投资找不到投资渠道,只能炒房炒股炒葱炒蒜乃至炒钱,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究其根源,正是市场封锁、产业垄断导致了这一恶果。中央早已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近年来多次强调要打破市场准入封锁,但遗憾的是成效不彰。试想,若能通过市场开放启动一万亿元的民间投资,是不是效果要比四万亿的政府投资更好?且又顺应了市场经济规律,避免了政府主导造成的扭曲,减少了官员寻租贪腐机会,消除了长远发展隐患。初步估算,全面、深入的市场开放将会打开上百万亿的投资空间,可为我国今后10-20年的增长提供必要的市场化投资支撑,同时还可推动解决转型升级、两极分化、城镇化等等问题。
习近平当选总书记后的第一次赴外地考察,就选择了改革开放中得风气之先的广东,在重走邓小平20年前考察之路时,强调“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招”。可见,习总书记把开放和改革放到了同等重要的地位,把两者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完全可以预期,今后我国将会推出一系列的开放措施,形成新一轮的开放高潮,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市场动力和制度保证。
我们期待着!
(2013年4月26日)
注:本文发表于《中国经营报》4月22日专栏。
下一篇: 下一篇(锁定)
发送好友:http://www.sixwl.com/jingjixuejia/81936.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
上一篇:北京天津为何冷脸相向?
下一篇:为何炒家沽金民间抢?
·营改增进度提速 改革面临三道坎2013.05.02
·循迹财富知名学者蔡继明蓉城纵论“中国新未来”2013.05.02
·4月PMI小幅回落 专家称经济回稳基础仍需巩固2013.05.02
·中央收紧公款消费 奢侈品销量今春“遇冷”2013.05.02
·中国经济活力推动自贸区建设2013.05.02
·中国制造业PMI二季度黯然开局2013.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