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森要把宪政写进中国的改革纲领中
李维森:吴老师这本《中国经济改革二十讲》,上次我来北京,宝兰已经给我了,我看过了。本来我想写一点书评,后来我想我写什么呢,都一样的。后来我就写了一个PPT,叫市场法制与宪政。开始人家叫吴老师是吴市场,后来又叫吴法制,后来在80大寿的时候他又提出来宪政这个词,从无市场到有市场,呼喊了这么多年,市场有了,但是法制还没有,还倒退,无宪政现在仍然是无宪政。所以我就想看一下宪政和法律的关系。我最近来北京好几次,包括上一次在国家发展研究院我做了一个发言,当时我就说是不是能够学界大家共同推一把,把“宪政”这个词能够写进我们党的改革纲领中,因为未来的改革是什么?我觉得建立权力制衡应该是改革的关键,这一点是应该反复讲的。
我有这样一个想法主要是考虑到江平先生最近在经济导报上讲了一个要建立宪政国家,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想法。实质上无法制和无宪政这两个东西是一回事,到底什么是法制?吴老师在这本书里,跟马国川都讲到,我最近在写一本书的序,写了五六千字了。“撇开所有的细节不论,法制的意思就是执政府按照事先规定的规则约束,使人们能够十分确定的认识到,怎么预见到强制力来规定自己的思路”,法制跟宪政基本上我把它看成一回事,没有法制的核心,就是弱化了政府的职能。吴老师从吴市场、到吴法制,到吴宪政,你后来提到宪政这个词,我觉得应该把宪法推向让大家都接受。
吴敬琏:以前认为“宪政”这个词是敏感词,不写。但是最近这个调子很高,宪政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的一个基本方法。
李维森:我印象特别深,我在路上看你这个书,以党治国要怎么改掉这个。讲到宪政,要限制权力首先是限制权力制衡,我觉得应该是限制政府的财政权力,应该从这点来启动政治体制改革。包括去年在开“两会”的时候,问温总理的八个问题,里面讲到从2000年到现在,每年都完成自己所定目标的200%。我们贪腐很大问题上都跟这个有关系,我们财政收入和支出这么大的盘子,不受制约,就跟贪腐有关系。现在政治无论是英国,还是美国,还是法国,都是从限制权力,从征税上开始。根据这一点,我讲一个基本观点,实际上西方国家几乎每个国家都是宪政在前面,民主在后面。中国可能未来还是走这个路,根据这样的想法,我在北京国家饭店提了一个看法,希望能够从预算民主上,来慢慢推动我们政治体制改革。温总理这几年也在推进,我们的基本想法是什么呢?比较几个民主的路子,如果财政体制不改革,这些党的民主也好,还是基层民主也好,都不能解决问题。而让这些权力受到制衡,才是根本。对未来整体的改革我讲了五个远景,我还告诉财经记者不要发表,结果财经记者还是给我发了。我就谈一下,现在不是不改革,而是说中国现在改革,即使左派他们也要改革,但是关键是怎么改?我们已经是到了如何改的时候了。所以我提几个方面,也听听吴老师和各位老师的意见,政府体制改革里讨论比较多的,一个在政府体制改革里面大部制改革,减少几个部门,正在讨论。另外一个是央行能不能独立。另外,统计署、审计署等等能不能直接移到人大局。另外一个是要把发改委去掉,我觉得发改委不要去掉,把发改委的财政权力还给财政部,或者还给各个部,这是政府部门要做的改革。我觉得最重要的改革就是做实人大,更重要的把人大要做实,真正对预算有约束,就是人大代表专职化、长职化,现在一开会两千多个代表,能不能把人大代表固定在四百个人、三百个人,这样专职做工作,可能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还有一点是能不能建立预算工委。包括建立货币金融委员会,把反贪局、审计署放在监督委员会,做实人大是政府改革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还有一个是做实政协,政协是不是也像建国初期的政协,200多个,300多个。政协有个作用,比如政府部长的任命,政协都要发挥作用,这样政协做到二百、三百人,才能对实际进行监督。
在整体改革方面,可以考虑做的东西就是市场监督。我看韩国的民主之路,实际上他们是90年才成立的宪法法院,我们讲以宪治国,以宪治国是能够对宪法进行诉讼,另外在国内是不是能够向台湾学习,建立税法法院,对税法法院进行诉讼,有了宪法法院、税法法院,这些都是在共产党执政下可以做的。像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都讲了以党治国,讲来讲去,如果是党支配一切,那党政分离,怎么处理问题。党政分离是现在的重要问题。我觉得在全世界或者古今中外没有一个体制像中国这样的体制,中国是一个党的系统和一个行政系统,这个系统有巨大的行政成本。
现在有一个提法,党监督人大,就监督政府了,我觉得这不对,党不能监督人大,党是执政党。人大做强了,监督政府。权力制衡是我们未来应该考虑的一件事情。我的基本想法是,未来的改革要以政府的权力制衡为核心,以宪政社会主义政策为最终目标,未来十年的政改要以预算民主建设为轴心,以做实人大、做实政府为任务,以真正的党政分开为契机。
吴敬琏:以过去30年的政治改革的经验和教训,86年代表大会邓小平的意见,核心就是党政分开,解决以党治国的问题。而且做出了决定,而且执行了几个月,一个是学校党委属地化,不是领导,而是机关党委性质,这是监督保证作用。企业和学校都这样了。但几个月以后,有人就说了,十三大整个是错的,邓小平发话了,说一个字不能批,一个字不能改,结果全改了。到底是出了什么问题。更多阅读:吴敬琏:重启改革离不开大众的鞭策与支持
发送好友:http://www.sixwl.com/jingjixuejia/5727.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
上一篇:瞩望中国经济下一个“黄金十年”
下一篇:一边重奖二胎,一边重罚二胎
·首批IPO现场检查全过程揭秘2013.05.02
·驳重启IPO上涨500点的错误论2013.05.02
·同仁堂国药拟发售2亿股新股 发售价每股3.04港元2013.05.02
·第二批15家IPO在审企业下周将迎来现场检查2013.05.03
·2012年IPO总规模比2011年减少逾六成2013.05.03
·IPO重启成市场悬剑2013.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