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经济学家 >> 浏览文章

政企合谋推高房价

发布时间:2013-3-19 21:34:38 来源:腾讯博客 【字体:

全文出处:聂辉华、李翘楚,2013《中国高房价的新政治经济学解释——以“政企合谋”为视角》,《教学与研究》,第1期。 

导论

 房价问题已经成为中国人生活中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自从1994年中国实行分税制改革,特别是1998年居民住房分配改革以来,中国各地的住宅商品房价格一路上扬。图1(略)表明了1995-2010年全国住宅商品房的平均价格。在1998年的平稳上升之后,2003年之后房价开始急速上升,2010年平均房价高达4725元。我们计算了房价占居民消费水平的比例,发现在过去的十五年里,这个比例一直高达50%左右。这意味着,中国居民一半的消费都花在住房上。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中国的房价占比是相当高的。也因此,高房价问题成为政府和社会高度关注的严重问题之一。

    为了抑制房价的过快上涨,让房价回归到普通居民可以承受的合理水平,中央政府先后推出了对房价的调控政策。2011年1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颁布了八条房地产调控措施,首次要求各地政府对居民购房数量进行限制(即“限购令”)。在这轮被称作“史上最严厉”的调控政策下,全国70个大中城市几乎都实行了限购令,但效果并不显著,部分城市房价仍在上升(聂辉华、李翘楚,2011)。

    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是,在一个中央集权的威权国家,当中央政府对房地产市场多次进行严厉的价格调控时,为什么各地的住房价格依然高居不下?但中央政府对其它商品的价格(例如石油和蔬菜价格)却能有效地调控。这似乎是一个悖论。一方面,中央政府拥有最高的政治权威,掌握着地方政府负责人的任免大权;另一方面,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是严重受到政府干预的市场,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受政府政策影响。现有的文献仅仅从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宏观政策的角度对中国当下的高房价现象进行了分析,从而无法解开上述悖论。

    本文提供了一个解释中国高房价的新政治经济学观点。我们认为,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房地产企业的博弈中,中央政府面临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的权衡取舍。中央政府不了解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真实成本,但必须承担社会稳定的最终成本。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为了获得财政收入和政治晋升,地方政府和房地产企业合谋,通过垄断土地供给、提供资本、拉高住房需求等手段推高房价和GDP,房地产企业则从中获得高额利润。由于中央政府对经济增长非常依赖,但又担心高房价带来社会稳定问题,因此会周期性地干预房地产市场。使用2001-2010年中国31个省级地区的住宅商品房数据,以土地出让金占财政支出比重、房地产行业的国家资本金和经济适用房投资额三个指标来度量政企合谋,我们发现政企合谋显著地提高了住宅商品房的价格。并且在统计学上,政企合谋可以解释几乎全部的房价变动。

    本文的贡献在于,我们跳出了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的供求观点,引入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行为,为从根本上理解中国的高房价提供了一个微观基础。尽管一些媒体和文献也提及了“政企合谋”对高房价的影响,但本文第一次系统地利用省级层面的数据检验了政企合谋的观点。本文的研究丰富了当前新政治经济学的文献,有利于解释地方政府通过高成本方式在促进本地区经济增长的同时带来了负面成本的现象,例如环保问题、矿难问题(聂辉华、蒋敏杰,2011)以及食品安全问题。本文的研究具有非常直观的现实意义。我们认为,控制房价的根本途径在于调整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关系,改革对地方政府的考核方式。

    全文下载:http://www.niehuihua.com/dispArticle.Asp?ID=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