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经济学家 >> 浏览文章

君臣之道——君礼而臣忠

发布时间:2013-2-12 19:24:16 来源:腾讯博客 【字体: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王蔚教授《论语》2012讲座(1)

前不久山东财经大学的王蔚教授来蔚来城举办了一场《论语》专题讲座,他认为《论语》是六学,即生活之学、教育之学、修养之学、关系之学、为政之学和智慧之学。期间我们一起探讨了许多问题,其中之一便是君臣之道,即如何处理上下级关系。“君臣”是古代用语,现在的表述应当是上下级关系,或者是领导与部属的关系。王蔚教授强调君臣之道的核心是“君礼臣忠”,这让我想起了杜甫的两句诗“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这两句诗是写刘备与诸葛亮的。正是因为刘备的“三顾茅庐”之礼,才有了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前者是因,后者是果。

今天我们仍可用君臣这个词,我们用君臣的关系代表上下级的关系。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不论哪一个人,你既是别人的领导,同时又是别人的下属。比如,在公司里,一部之长,既是该部门员工的领导,又是公司总经理的下属。什么是君礼臣忠呢?即你作为领导者的时候,你一定要礼遇下属,给下属以充分的尊重,让他感觉到你确实从内心里尊重他。这是作为领导者必须做的,而你作为被领导者的时候,你一定要尽忠,要忠于你的上级,忠于你的职守。君礼臣忠是处理上下级关系的基本原则。如果君不礼,往往臣不忠,现实中这种例子比比皆是。比如你是上级,就算你给了下属房子、奖金、地位,如果你不礼遇他,不尊重他,他也可能离开你。所以,作为一个领导者,懂得君礼是非常重要的。

王蔚:我认为《论语》可以看成是六学,即生活之学、教育之学、修养之学、关系之学、为政之学和智慧之学。这六学都很重要。但对于今天在社会上混的人来说,关系之学尤其重要。

人一生中要面临许多关系,但归纳起来不外乎六种关系。即夫妻关系、父子关系、兄弟关系,君臣关系,朋友关系,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前三者属于家庭内关系,后三者属于家庭外关系。孔子的伟大之处,就是发现了这些关系,并提出了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

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原则是仁,处理人际关系的一般原则是恕,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也就是具体原则是礼。仁恕礼,从高级到低级,构成了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体系。

《论语》的宗旨可以用一首小诗来概括。“仁义礼智信,忠孝宽惠敏,温良恭俭让,恕勇达立人”。这二十个字是我概括的。不能小看这二十个字,这是《论语》的精髓所在。注意,这首诗的开头是“仁字”,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与基础。孔子认为,无论是处理何种关系,仁是基础。仁者何也?仁者爱人,仁者不自私。

处理人际关系的一般原则是恕,就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千万不要强迫别人去做。有时间我们专门谈谈这个问题。

处理夫妻关系的原则是阴阳相合,但《论语》没有谈到夫妻关系,所以我们在这里也不谈。但《论语》提出了处理其它关系的具体原则,如父慈而子孝,兄让而弟尊,君礼而臣忠,友信而敬久,见义而勇为。

我知道现在黄总和江苏质检院因为检测上的一些事情,正在发生一些争论,虽然我不像业内人士那样非常透彻地了解这件事情的背景、起因以及争论的重点,但是我关注这件事情。我认为黄总说得很清楚,他在和质检院做辩论或争论的过程当中,绝对不是为了皇明这一个企业。我认为他之所以站出来质疑,就是遵循了《论语》当中“见义勇为”的原则。论语有句话 ,叫“见义不为,无勇也”。什么是“义”?“义”者宜也。“义”就是该做之事。遇到该做的事不去做,那不叫义。《论语》强调在处理社会成员关系时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义”字当先。《论语》中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在这里我并不是唱黄总的赞歌,我只是认为黄总做的对。他之所以站出来与江苏质检院论战,我认为是遵循了《论语》中见义勇为的教导。

现在社会中,家庭外的关系越来越重要。而在家庭外的关系中,君臣关系是每一个人都面临的关系,所以我今天重点谈谈所谓的君臣关系。君臣关系就是上下级关系。

我认为任何人在社会上,第一你可能是别人的领导,第二你可能是别人的下属,有可能你在这个屋是别人的领导,出了这个门你就是下属,有可能你在这是下属,出了这个门你就是领导。比如黄总是皇明公司的老总,在皇明公司他就是领导,他就是说了算,但他有可能是别人的下属,比如黄总是全国人大代表,那么到了人大委员长吴邦国面前,黄总则成了下属。

我们用君臣的关系代表上下级的关系,我觉得这个是一个现实的存在。

君臣关系,上下级关系怎么处?在《论语》当中,说得很明白。我建议大家读《论语》当中的第三篇当中的第十九章。原话是这样的: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这一章很有意思。孔子一生当中伺候了四位君主,鲁襄公、鲁昭公、鲁定公和鲁哀公。孔子做大司寇的时候,是在鲁定公执政时期,鲁定公对孔子非常尊重,所以经常就一些国事问题进行探讨。有一次鲁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说老夫子,我问你一个问题,君和臣之间的关系该怎么处?孔子回答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就是作为一个领导者,上级对下级应当是“礼”,礼遇与礼待,而下级对上级来讲应当是“忠”,忠于领导与忠于职守。我觉得这是君臣之道当中一个非常核心的内容。

我们可以把这段话概括为“君礼而臣忠”,就是你作为领导者来讲,你一定要礼遇你的下属,礼待你的下属,给你下属以充分的尊重。这应当是作为领导者的必修课。领导者已经有了权力,已经有了地位,已经有了威望,没有必要再在下属面前耍脾气,耍威风了。

孔子在《论语》当中有一句话,“上好礼则民易使也”,其实说的还是同一个意思。说如果领导者好礼,下面的人就容易听话,意思是说如果你作为一个领导者,对下属彬彬有礼,对下属非常礼遇,那么你会发现你的部属是容易听话的。

有些领导者往往对下属不尊重,对下属动辄训斥甚至辱骂,不给下属一点点尊严。我原来单位的领导就是这样,动不动就在会上发脾气,甚至骂人。在台上别人没有办法,敢怒而不敢言,下了台别人可就不买你的账了。下台以后,走在路上,想跟别人打招呼,别人装作看不见,懒得理。那局面多尴尬!如果他读了《论语》以后,他可能不会这么做。

另外一点,我得说说如何对待上司的问题。有些人甚至都退休了,都不知道如何做下属。比如我们经常听人抱怨,我能耐这么大,本事这么大,我就是没有提起来,尤其是在公务员当中,这种情况很普遍。为什么你用他不用我呢?我觉得在座的各位可能都有领导经验,作为领导来讲,用不用一个人,有多方面的考虑,第一当然就是你对这个事业的发展有没有帮助?第二个,你能不能忠于职守或者胜任职守?如果这两个条件都具备的话,领导才可能用你。但是这里隐含了一个前提条件,他要对你信任,如果他对你不信任的话,他不可能提拔你。很多企业家也好,领导者也好,最后悔的事情就是用了一个不该用的人。这个人本来不该用,后来用了,用了以后发现错了。为什么?用了这个人,不但对我的事业没有帮助,而且有很大的损害。那么这个条件是什么?你为什么用了这个人以后出现这个问题?有可能在用这个人的过程当中,你对他的忠诚度把握错了,你本来用这个人的前提条件是他忠于职守也忠于你,但是用了以后你才发现,这个人既不忠于职守也不忠于你。不忠诚的人即使能力再强也不能用,用了以后不如不用。 所以作为臣下来讲,脑子里有个“忠”的概念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我们很深入地研究君臣之道的话,发现君臣之道有很多层次。

第一个层次就是君臣各依其分。这是孔子与齐景公谈话中提出来的。“景公问政,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的意思是,你当国君的你得像个当国君的样子,你当大臣的你得像个当大臣的样子。你当爹的你得像个爹的样子,你当儿子的你得像个儿子的样子。这里又包含两点意思:第一个意思,孔子强调了秩序的观念,而秩序的建立与等级的确定有很大的关系。第二个意思,孔子强调了各依其份的观念。在社会中,人都有个角色,应当按照那个角色定位来行事。作为国君,你若不像个国君的样子,你得不到大臣的尊重,作为臣子,你不尽臣子的本分,你得不到君主的尊重。不尽臣子的本分,轻者免职或撤职,重者可能招致牢狱之灾甚至杀头之祸。

第二层就是要照顾到同僚的感受。在《论语》中,孔子曾经讲过,“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意思是靠近领导太近,在别人眼里你可能是个谄媚之徒,容易遭到同僚的嫉妒。与领导一定要处好,但与领导处好不能够让同僚觉得不舒服,让同僚觉得不舒服,那可能你是做得过了。

第三层意思是把握好度,不要过了。同志们都知道中庸,什么是中庸呢?中庸就是度把握得比较好。不前不后,不左不右,不偏不倚,恰到好处。中庸实际上是用“中”,有“中”的思维,有“中”的理念。中庸实际上就是“过犹不及”。这句话也是来自《论语》: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孔子有个学生叫子游,是孔门十者之一,文学不错。在如何对待国君上,有独特的体会,他说“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他说你作为臣子要注意,如果你巴结你的领导和上司太过的话,你将来可能要遭致羞辱。朋友也不能成天混在一起,如果成天混在一起,将来的结局也可能是疏远。这其实讲的也是中庸的道理。所以作下属的,不要靠领导太近,要与领导之间保持一点距离。有一次,我在一个场合听两个人说话,其中一个人说,领导是蜡烛,你离领导太近了,容易被烧着。如果你离领导太远了,领导的光芒照不到你,领导的温暖你也享受不到。这倒是挺有见地的思想。

第四层意思是无论是君还是臣,无论是上司还是下属,一定要互信。

大家知道,孔子的学生中还有一个叫子夏的,也是归到孔门十者里面的。他这样说:“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意思是说,做领导的,一定要取得部属信任后再支使下属干活,如果没有取得下属信任,下属会认为你是在强迫他,压迫他,逼迫他。做部下的,如果你还没有取得领导的信任,不要随便去给领导提什么建议与意见。你没有取得他的信任,你随便提建议,领导可能认为你是在诽谤他。好心好意反而没有好的结果,何也?没有取得领导信任之故也。历史上这种例子比比皆是。比如比干就是一个。其结局还不是让商纣王处死。《论语》里讲到过比干,说殷有三仁焉,其中一个是比干,说他“谏而死”,指的就是这件事。比干是纣王的叔父,与纣王的关系不谓不亲,但因为没有得到纣王的信任,弄了个“谏而死”的下场。这种教训一定要汲取。

下面我给大家举几个君礼臣忠的例子。我查了一下资料,毛泽东一生中一共去飞机场接了四次人。因为到飞机场接待人是非常高的待遇,所以毛泽东作为党的领袖,国家的领袖轻易不去。他去接了一次赫鲁晓夫,这应当是还与苏联没有闹翻的时候,时间可能是五十年代或者六十年代。当时赫鲁晓夫是苏共中央总书记,又是国际共产主义联盟的领袖,赫鲁晓夫来中国访问,他破天荒地去接。另外三次是接的周恩来,其他人就没享受过这种待遇,包括国家主席刘少奇,包括一起打天下的朱德。也就是说,毛泽东一生四次去飞机场接人,一次接赫鲁晓夫,三次去接周恩来。这应当是毛泽东对周恩来的最大礼遇。毛泽东对周恩来这种礼,这种君礼,就换来了周恩来的“臣忠”。周恩来的鞠躬尽瘁大家是有目共睹的。周恩来是死在位上的。死前得了癌症,即使在病床上,即使在医院里,还在坚持工作。没有毛泽东的礼遇与信任,周恩来不可能这样。

至于当年刘备三顾茅庐,这故事大家都清楚。如果没有刘备的三顾茅庐,也就没有诸葛亮的死而后已。大家可能去过白帝城,刘备打东吴兵败,回不了成都,只有在白帝城托孤。那场合是既凄惨,又感人。守着这么多的将士,给诸葛亮那么大的礼遇。诸葛亮有什么办法呢?诸葛亮只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了刘备父子,战斗到最后一息。谈到这里,我想起了杜甫的两句诗: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第一句讲的是君礼,第二句讲的是臣忠。

上面讲的是正面的例子,历史上与现实生活中也有相反的例子。君不礼,往往臣不忠。有很多人不知道这君怎么当,也有很多人不知道这臣怎么当,君臣不会相处,上欺下,下叛上,弄得不可开交。君臣之间把关系闹僵了,有的是君的原因,有的是臣的原因,有很多情况下是君的原因。所以作上位的,要多反思,看看自己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对。但也不能全君,有些是臣的原因。有的人作别人的下属,脑子里就一个想法,就是有一天取而代之,如项羽看到秦始皇那样,彼可取而代也。遇到这样的下属,你礼遇不礼遇结果都一样。这种人天生是叛种,如魏延那样,头上有反骨,他脑袋当中就没有对别人忠的概念,他在接近你的时候,他就是想这么干,这种人是有的。还有很多情况,就是在君臣相处的时候,有些细节问题没处理好,就是没有照顾到下属的尊严,下属的尊严没有得到充分的尊重,因为你没有照顾到他的尊严,他一气之下,不念前恩了,与你闹翻了。所以小怨不释,大怨必生。这是《素书》当中的话。 想来大家都知道。

关于这个话题,我们先讲到这。休息休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