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经济学家 >> 浏览文章

新闻的边界在哪里?谈谈对袁厉害的抒情式调查和想象性报道

发布时间:2013-2-5 17:08:52 来源:腾讯博客 【字体:

新闻的边界在哪里?谈谈对袁厉害的抒情式调查和想象性报道

21世纪网 周斌 2013-02-05 16:31:11  评论(2)条 随时随地看新闻核心提示:对于袁厉害的脸谱化写作,正在引发一场讨论,这场讨论无疑是有意义的,它关系到,在这个时代,对于调查性新闻的重新定义。也关系到我们对于新闻的底线如何定义。

对于袁厉害的脸谱化写作,正在引发一场讨论,这场讨论无疑是有意义的,它关系到,在这个时代,对于调查性新闻的重新定义。也关系到我们对于新闻的底线如何定义。

人物杂志在公开发表全文之前,对民间普遍认为的“善人”袁厉害下了一个定义,“【厉害女士】袁厉害收养了一百多个弃婴,又将他们按优劣分级;她拥有好人的声望,又将声望转化为生意。她财产众多,却无法声张。她并不高尚无私,只是一个精明又普通、善心和私欲共存的农妇。成为今天的"厉害女士",她除了凭借在中国传统人情社会里翻滚半生获得的经验,还有身后浓厚的文化与政治土壤。

下这样一个大胆的结论,无论在新闻产品的销售以及引发公众关注方面,无疑都是成功的,因为挑战了人们一贯的认知,必然引起诸多的非议和轰动,但是人物杂志的成功也仅限于此。

为了解袁厉害是怎样的一个人,我专门阅读了人物杂志所刊发的全文。随即发现这是一篇漏洞百出,无凭无据,依靠揣测和 “这个世界哪有好人” 这样的编辑自我认知而凑成的一篇文章。

这引发了我的愤怒,相比媒体报道的其他公众人物,袁厉害是一个没有多少资源,包括话语权资源、财富资源以及知识资源的人。媒体对她的任何一次定义,都可能会直接影响她未来的生活,以及她抚养的那些儿童未来的生活,并且影响到很多人的价值观。

我这里简要谈谈《人物》杂志的文章中,关于袁厉害的报道,四个方面硬伤!

首先是袁厉害对孩子分等级:这一点是很多媒体人非常反感的。

但是我想问你们一个问题,如果你手头的粮食,只够养10个孩子,而你却有20个孩子,这时候你怎么办?你会不会为了让一部分孩子活下去,把孩子进行分级,让一部分孩子有饭吃?让你做这样残酷的选择,你有勇气吗?

袁厉害的分级制度,与当局对弃婴的分级制度直接相关,首先,福利院等机构对于重度瘫痪的弃婴根本不收,《邵氏弃儿》中调查得知,福利院往往只带走那些“最好”的孩子,好将他们卖给美国人,收取抚养费。如果土匪来抢你家粮食,你会不会把最好的藏起来?这时候你谴责土匪,还是谴责那位藏匿身体健康的孩子的母亲?

袁厉害以行善始,然后被动卷入商业化弃儿(或者以抚养弃婴为名收取捐赠)这个产业链中,邪恶从国家行政体系那里传导到了行善个体的身上,这时候,谁该受到谴责?

第二、袁厉害的20处房产

通篇文章不见证据,房产证是否查证?如果是铁皮房,地址在哪?何时盖?产权归谁,现在什么用途?

这个硬伤不用我多说,已经是诸多媒体同仁指责的地方,别告诉我你把这些证据藏在编辑部了,这么重要的证据不在文章中显现——就相当于两军打战,把火箭炮留在家里,扛着小米加步枪上战场一样,属于精神不太正常。

第三、袁厉害依靠善人名声赚钱,并未全部用于改善弃婴的生活

这一点,也是很多人觉得不爽的地方。比如,兰考当地人做生意,往往找中间人来担保,袁厉害成了当地善人之后,很多人找她做担保,纠纷裁决。甚至县里三条路都是她牵头修的。袁厉害靠着这些,赚了不少钱(从行文看,应该有几十万吧)。然后有人义愤填膺地认为,袁厉害只是借着行善的名声赚钱。

如果行善能够让人赚钱,只要合法(注意这个合法性),有何不可啊?难道NGO组织的工作人员都该不领工资,活活饿死?

再说了,从文章中,我可没看到袁厉害依靠贩卖儿童赚钱,她靠着自己行善的名声,赚点中介费,仲裁费有何不可?你去法院打官司,法院还收你钱呢?

其实,袁厉害扮演了一个独特的角色,她是一位有着良好声望的仲裁者,通过仲裁,她收取费用,这个情景是不是很熟悉?

对,这是履行政府职能了,袁厉害履行了部分政府职能,收取了一定费用,多么天经地义。

跟我们伟大的国税局官员相比,他们连大病医保的钱都要收税,袁厉害比他们善良多少倍?更何况,政府收税,80-90%都是用于自己消费和支出,袁厉害除了自己家庭生活外,还抚养了上百名弃婴,她所做的,比政府好一百倍吧?

媒体对于强权保持缄默,对于弱势群体随便欺凌,还有良知吗?

第四,以路人的评价来断定袁厉害

操刀此文的记者可能没有在乡村或者小城镇工作过,对于所谓的乡愿并不熟悉,但是这类人在你身边也很多。

比如我相信,兰考那个地方,一定不少人,在袁厉害刚开始行善时骂她傻逼,等她积累了名声和收取了捐款,骂她借慈善敛财。等她那边弃婴被烧死了,骂她害人。你妈逼的臭乡愿,有本事你去领养弃婴啊,别说一百个,领养十个给我看看。媒体竟然以这种路人甲的道听途说来作为采访和结论的依据,实在是匪夷所思。

在我们这个时代,大众媒体和专家们,对于赦免官员的原罪,津津乐道,并且经常自摸到高潮。而,对于一个以行善开始,最后以非议而终的人,却百般挑剔,甚至用根本未经求证的证据,将其陷害为一个依靠弃婴赚钱的黑心商人。

这样对强者的无底线宽容和赞美,以及和对弱者无底线的苛刻和批判,其实是共存的。可是它不应该成为中国新闻的样本,它其实是一种耻辱。

袁厉害称不上一个完美的行善者,她作为一个穷人,做抚养弃婴这件与她能力不相符的事情时,甚至显得有些可笑,但是,1989年,当她从医院把第一个弃婴抱回家时,就注定了她未来的道路与别人不同。她那种发自内心,最朴素的善良的冲动,无论过了多长时间,都应该是我们这个社会和民族最值得珍惜的东西,不是吗?我们应该痛心的是,如果一个国家,连这样的人都可以引诱为坏人,那么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在哪里?

媒体所应该做的,是去找到这个转变背后的原因。而那种抒情式调查和想象式的报道,则是没有能力提供这一切的。

为何应该这么做?

因为,这世间最大的恶,就是善不得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