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经济学家 >> 浏览文章

香港内地一体走向世界

发布时间:2015-1-22 8:38:32 来源:腾讯博客 浏览: 【字体:

    香港回归对内地是大事,对香港也是大事。它意味着两种不同的体制将发生碰撞,然后相互吸纳。我们知道,基因的多样性是生命进化和物种分化的基础。两种基因的差别越大,它们结合后产生的新品种生命力也越强,所谓“杂种优势”是也。而香港与内地的碰撞融合也说明了这一点。

    不用说,今天的香港已经大幅度接纳了内地。香港回归已经17年,尤其是2003年开放自由行之后,两地的民间交流开始频繁起来。CEPA十年后,深港间呈现越来越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以前,港人极少有人听得懂普通话,说普通话亦被戏称为“煲冬瓜”。但2003年后来港旅游购物的内地客多了,也有越来越多的港人学会讲普通话。当初旨在拉动香港经济发展而推出的内地赴港个人游,已走过10多个年头,这一过程虽然出现过一些波折,但此间观察人士和从业者则指出,对香港的经济和就业而言,未来仍需要内地庞大而稳定的旅游客流。有统计显示,内地赴港“个人游”推出十余年来,已为香港带来8000多万人次内地游客,消费总额累计超过6300亿港元。截至2013年6 月底,到香港做“个人自由行”的内地居民超过1.14亿人次。有经济学家指出,在过去几年,“个人游”足以带动香港1到2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率,相当于贡献了港人平均每人1/3的薪酬加幅。香港股市成为近年内地企业境外上市的首选之地,香港股市在IPO数量、首次融资额、市场交易量、上市公司业务经营所在地甚至是投资者与投资资金的来源都出现了“内地化”趋势。据Wind资讯统计,目前中资股总市值占香港股市总市值的51.32%。中资股的兴起,令港人的投资偏好有了很大的改变。从事教育行业,股龄达十余年的黄生就是其中一位。他自谓投资心态从2003年起有了很大改变。当时股神巴菲特以每股1元多大手购入中石油,对他产生很大的冲击,从此他开始重手投资中资股,在他的投资组合中,中资股一度占据七成价值。2006 年,工商银行来港上市,成就全球最大IPO,更引发百万港人争相认购。数据显示,香港自2004年已开始发展离岸人民币市场,2008年香港人民币结算总额为19亿元人民币,截至2013年8月,这一数据已增至22849亿元,提升了逾千倍。目前国家9%的贸易用人民币结算,其中又有九成在香港结算。而香港的人民币存款也已接近9000亿元。

而香港对内地的影响也不容小觑。香港对内地的吸引力除了来自经济诱因,也源于我们的价值观和精神。香港长久以来赖以成功的自由社会、司法制度和公民素质,均是香港吸引世界各地人士来港定居的重要因素。近年不少评论指香港倚赖中国大陆“接济”,例如非典期间香港也是倚靠自由行带动走出衰退。然而,事实上香港并不是靠别人接济,相反,是在市场壁垒倒下以后,内地人选用香港质素、安全有保证的货品和服务——香港再一次在自由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为经济带来盈余。同样道理,外界担心香港随着中港经济融合而遭“中国化”,实属杞人忧天。恰恰相反,香港素为中国的国际窗户,开埠170年来一直对中国“输出”普世价值和现代思想。不妨举两个近期例子:内地最大流动电话商中国移动来港上市,筹得资金在内地开枝散叶、广建网络,才使中国大陆的通讯变得容易、普及,间接推动内地民间的沟通与意念流动。再者,内地市值最大的数间银行也来港上市,尽管它们在内地有多大影响力,到来以后与所有在港的上市公司一样,在资料披露、风险管理等方面仍是要跟从香港通行的国际标准。假如硬要谈影响的话,看来说中国被“香港化”可能更贴近事实。在内地与香港的交流中,香港的商业逻辑。法律意识对内地的观念更新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是毋庸置疑的。实际上。只要香港做好自己,在两地自由相向流动的前提下,要影响内地价值文化并不困难。

香港所以对内地有如此之大的影响力,当然是跟香港的历史地位分不开的。香港相比北京上海,其优势在于它无可争议的亚洲金融中心地位。香港的经济优势在于金融业,包括资本市场和银行。香港金融市场的特色是流通量高,市场在有效和具有较高透明度的监管下运作,各项监管规例都符合国际标准。在自由的市场经济下,香港特区政府恪守尽量不干预金融市场运作的原则,并尽力为金融机构提供一个有利营商的环境。香港的低税政策和简单税制,为各类商业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自主权和创新空间;而完善的法制则保证了市场的公平竞争,吸引了大批外国金融机构进驻香港,使香港金融业始终保持着不断进取的活力。香港现已形成包括银行体系、外汇市场、货币市场、证券市场、债务市场、金银贸易、保险业以及投资管理等金融运作系统,它们既各自独立,又互相依存、互为补充,共同为资本的顺畅流通和增值提供保障。 作为全球最大的银行中心之一,香港拥有本地和外国银行及存款机构251间,除存贷款之外,这些银行还从事包括贸易融资、公司财务、个人理财、证券及金银买卖等。在香港的外资银行达114间,其中的77间属于全球100间最大银行;香港银行的业务中有55%以外币为单位,到去年底银行持有的海外资产总值达4195亿美元。香港的外汇市场发展成熟,交易活跃,以成交额计是全球第七大外汇市场。由于没有外汇管制,香港的投资者可以全天24小时在世界各地的外汇市场进行交易,这对促进外汇市场的发展十分重要。 备受海内外投资者关注的香港股票市场,目前上市公司达755家,资本市值总额达3.8万亿港元,为全球10大股市之一。配合资讯科技的发展,香港交易所近年来不断进行技术更新,目前已实现自动对盘交易,投资者、经纪和交易所联网,大大提高了市场效率。目前,香港交易所正在与伦敦等国际主要交易所磋商,为实现24小时环球股票交易创造条件。香港债务市场近年来发展迅速,已成为亚洲区内流通量最高的市场。到去年底,未偿还的票据及债券数额超过1130亿港元,而此类票据及债券的日平均成交额达211亿 香港对金融市场的监管一向非常重视,已形成一整套金融监管制度。主要监管机构金融管理局和证监会等,适应市场的发展变化,不断修改和完善有关规章制度,以维护和提高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让人高兴的是,香港(透过资本市场)将企业管治概念引进内地,使国内企业运作逐渐接近外国公司标准,自会引来更多希望拓展市场、与国际接轨的内地企业来港上市。商业世界内流动会带来更多流动,香港要超越伦敦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绝非遥不可及。港人也知道,紧闭门户丝毫无助于将香港精神发扬光大,潜移默化影响内地及世界;相反,更加应该让两地人才、资金自由流通,好让内地企业和精英感受到香港赖以屹立经年不倒的价值系统。香港的精神面貌对内地的吸引力在近年内地状元舍北大清华而取香港学府可见一斑。
  内地设立的国家级的自由贸易试验区也是香港与内地更加一体化的有力推手。比如上海自贸区的设立,其主要任务是制度创新,它将成为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催化剂和加速器,它的成功将意味着中国经济的开放力度加大、速度加快,内地和海外之间贸易与资金的“直航”限制有可能以自贸区为突破而逐渐放开。这对香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上海自贸区的发展会从香港吸引越来越多的人、财、物北上,但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又会使香港成为更有吸引力的“中转站”。从这个意义上说,上海自贸区对香港一定是一个净利好,但还不是质的提升。上海自贸区迅速发展对香港具有质变的利好,体现在中国内地开放本地资本市场的速度与幅度。香港很快会从“单向”变为“双向”的中转站和终点站。一方面,海外的资金会继续通过香港这个设施完备又方便的中转站进入中国内地。另一方面,国内投资者进军国际市场的步伐加快,香港市场凭借其法制、信用、国际化和开放的营商环境等优势,必将成为中国资本国际化进程中初期的主要终点站和长期的中转站。

事实正是这样,内地经济改革开放的规模越大、速度越快,给香港的机会也就越大。以金融业为例,过去20年间,H股公司从香港市场募集的资金仅1.5万亿港元,不到中国金融总资产的2%,但已经为香港资本市场带来了有目共睹的巨大机遇。可以预见,中国金融业的进一步开放将加快资本的流动,为香港金融业带来更大的蛋糕。至于上海自贸区会否加剧香港与上海之间的竞争问题,其实香港自开埠以来,无时无刻不在竞争当中。香港所面临的竞争,不仅是与上海或内地其他城市的竞争,更是在增量中的竞争。增量越大,增速越快,香港的机会越大。上海自贸区的成功来得越快,意味着内地市场的开放来得越快,香港的成功也来得越快。从这个角度看,香港应是为上海自贸区发展喝彩最响亮的啦啦队,也是最好的发展伙伴。

   要之,香港与内地现在已经成为一个整体,它们正以大中华的的形象面向世界,与世界最发达国家竞争。


发送好友:http://finance.sixwl.com/jingjixuejia/173871.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