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慕湛红头文件能化解过剩产能吗
据媒体报道,国家发改委同工信部等多部委最近在制定并准备出台“关于化解产能过剩指导意见”。笔者感到疑惑的是,这样的“红头文件”化解产能过剩的功效究竟会有多大。
除了新兴产业,钢铁、水泥、电解铝、造船等行业产能过剩不是老问题了。这些行业一方面产能过剩,另一方面企业劳动生产率、竞争能力普遍不强。这几年里,国家也多次出台“红头文件”,要求行业内企业淘汰、重组、兼并、整合。今年年初,工信部、财政部等12个部委就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
这样的文件几乎是年年发,尤其是对钢铁、水泥、汽车等行业产能过剩的警告更是不绝于耳。但,产能过剩却依然如故。
这里面的原因,首先是许多应该被淘汰的高能耗低效益的落后企业和落后产能没有被淘汰,只是被简单兼并包含到一个更大的单位中。其次,好多整合只是合并了一下报表,如此整合即使提高了集中度,又有多少意义?最后,在政府力量干预支持下的产业集中,不仅形成了国内市场的垄断,而且在国际市场上一旦产生贸易摩擦,就很容易成为被攻击的口实。
如果是在纯粹的市场环境中,一旦某个行业产能过剩,产品滞销,企业劳动生产率不高,资本、技术和劳动力为求得利润最大化,自然就会转移,产能过剩现象经过一系列淘汰、兼并会重新得到平衡,社会资源也会得到合理配置。
然而,现在各级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往往深深插在市场中间,使市场无法发挥出“无形之手”来淘汰兼并落后企业,消除产能过剩。而我们也看到,权威的“红头文件”往往起到淘汰落后产能的作用,因为这里面有着各级政府的利益博弈。
因此笔者认为,与其发“红头文件”,不如管好并逐渐消除各级政府的“有形之手”,消除地方保护主义,规范市场秩序,那么产能过剩现象就绝难以持久。
(作者系资深财经观察人士)
发送好友:http://www.sixwl.com/jingjishiping/92979.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
上一篇:袁飞倪日涛们的“阿喀琉斯之踵”
下一篇:邓海建别让毒权力遮掩镉大米真相
·资深投行披露IPO打包发行细节2013.05.21
·央行伸援手 央票正回购大幅缩量2013.05.21
·外汇资金流入仍显著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再创新高2013.05.22
·驰援骤紧资金面 央行单日“注水”超千亿2013.05.22
·习近平6月7至8日将在美国会晤奥巴马2013.05.22
·李克强访巴为基建能源互联互通合作奠基2013.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