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强指数”中的市场元素
作者:谭浩俊
按照目前李克强总理反复强调的简政放权、简化审批要求,用最量指标也被赋予了更多市场元素和内涵。
“克强指数”是英国政经杂志《经济学人》创造的用于评估中国GDP增长量的指标,它的核心内容是工业用电量、中长期信贷余额和铁路货运量三个基本指标。
虽然这是李克强总理在担任辽宁省委书记时喜欢采用的考量方式,且主要是用于评价和考核辽宁的经济发展状况。
但是,当《经济学人》于2010年底正式推出这一指数后,还是受到了包括花旗银行在内的众多国际机构的一致认可。
也许有人会说,虽然三大指标都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刚性指标,可以比较准确地判断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运行状况。
但是,也存在诸多缺陷。如用电量指标,如果一味地考核用电量情况,并以此考量经济运行情况与水平,就会带来节能降耗指标的难以完成,并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再如中长期信贷余额指标,如果过度考量,就会造成固定资产投资过热,并带来重复投资现象难以控制。
显然,这是对三大指标过于机械、僵化、教条地理解的结果。事实上,三大指标都是市场化内涵很深的指标,都有许多可以挖掘的市场元素。
特别是在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三大刚性指标的市场要求更高,需要挖掘与消化的市场元素、市场矛盾也更多。
以用电量指标为例,从表面看,用电量反映的只是经济的活跃度以及工厂的开工率,实际上,它还反映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
因为,只有开工生产,而没有技术创新和生产成本的控制,特别是节能降耗方面的具体措施与办法。纵然开工良好,企业也难以摆脱困境。只有那些真正致力于技术创新、产品结构转型、成本控制的企业,才会有市场竞争力、特别是核心竞争力。
发送好友:http://www.sixwl.com/jingjishiping/91227.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
标签:“克强指数”中的市场元素 克强指数 元素 市场特性 用电量 市场主体
上一篇:东亚各国的一场致命赌局
下一篇:上海家化联姻平安注定难成美满姻缘
·吴智钢 IPO重启绕不过制度改革的坎2013.05.20
·以IPO重启为契机推动新股发行制度改革2013.05.20
·腹背受敌 苹果霸权面临旁落2013.05.20
·德法轴心利益攸关貌合神离2013.05.20
·欧元区经济晦暗央行宽松难退2013.05.20
·EPFR数据显示 日本股基周度净吸金创历史新高2013.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