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妨碍了消费
政府有意建立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是新思路,前所未有;而且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大,提振消费刻不容缓。而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并不清楚何为长效机制,不仅政府对此没做解释,学界相关的文章虽然多,但对长效机制是怎回事也只字未提。这些天我思来想去,想到了两条,不知别人怎么看,这里来说说我的看法。
原则上,说收入决定消费不应该错。摆明的一点,消费不可能是无源之水。你手里有钱(收入)能消费,不然囊中空空,即便想消费人家也不会把商品卖给你。当然,现代市场经济,银行业发达,你可以借助“信用”去消费,但“信用消费”有个前提,那就是你要首先有“信用”。何谓“信用”?直白地讲就是你要有偿还能力(收入),银行要相信你借钱消费后不会赖账。
这是一个角度,若换个角度看,人们有收入就一定消费么?恐怕未必。这不单是因为国人有节俭的传统,想深一层,人们的收入按时间长短其实可分两种:一是当期收入,二是持久收入。经验说,当期收入高低会影响消费,但对消费起决定作用的并非当期收入而是持久收入。何以见得?将心比心吧,假如你现在月薪一万,请问你会花光用尽么?假如你对未来预期乐观,也许会;但若你预期将来收入会减少,是不是要存钱?
引申到政策层面,这是说,建立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不仅要提高人们的当期收入,更重要的是要增加持久收入。不久前中央提出2020年的居民收入与GDP要比2010年实现同步翻番,这个表态非常好,好就好在能稳定人们的预期,有助拉动消费。然而遗憾的是究竟如何理解翻番,至今人们众说纷纭,无一致说法。
时下许多专家对翻番的解释,在我看来皆过于复杂。我理解,所谓GDP翻番,是指2020年的产值以 2010年(基期)的不变价格算要增一倍。简单地说,GDP翻番要刨去涨价的因素。比如2010年生产10吨钢材,价格每吨为4000元,那么创造的GDP是4万元。若2020年钢材每吨涨到8000元,那时生产10吨钢的GDP就达8万元。这样产值是翻番了,但扣除通胀经济其实没增长。由此见,GDP翻番说到底是产量要翻番。
收入翻番呢?收入以货币衡量,与GDP不同,不好以不变价格算。理论上,收入翻番可用2020年与2010年的货币购买力作对比,不过这样处理很麻烦,因为八年后的货币购买力今天无从知道。而我想到的办法很简单,做加法。比如,今后居民收入每年增7%,2020年居民收入能比 2010年翻一番,但这只是名义收入翻番,因为有通胀,实际收入未翻番。要确保实际收入翻番,还得加上通胀率,若今后CPI每年增 4%,则居民名义收入增长不能只是7%,而应再加4%,共增长11%。
扩大消费的第二个重点,是适度通胀。为何适度通胀可作为刺激消费的长效机制?最根本的理由,是大众消费心理买涨不买跌。商品涨价就抢购;商品降价就持币观望。两年前市场上大蒜涨价,很多人抢购大蒜;后来又传言食盐涨价,人们又一窝蜂抢购食盐。可十多年前我花两千多买VCD机,数月后降至八百,我推荐朋友去买,你猜我那朋友怎么说?他说既然能从两千多降到八百,不信不会再降到五百,再等等吧。
是的,通胀确实能刺激消费,中外亦然。但令人棘手的是,国人历来对通胀敏感,谈“胀”色变,如此,若把通胀作为扩消的长效机制岂不是要找骂?
我完全理解国人为何反感通胀。说来也是,通胀一旦来临,名义收入若追不上通胀实际收入就得下降,有谁希望日子越过越拮据呢?这样看,人们反对通胀在情在理。不过今非昔比,政府已承诺今后居民收入增长既与经济增长同步,又与通胀挂钩,若真如此我们当然不必再惧怕通胀。问题是政府一定要兑现承诺,同时,还得把通胀控制在适度范围内。通胀虽非洪水猛兽,但一旦成为脱缰野马必危及经济的健康。
关于适度通胀,我曾写过多篇文章,中心意思是,通胀不能高过 GDP或财政收入的增长。而且也说过,通胀只可能由央行推动,归根到底是多发钞票的结果,所以控制通胀只能收银根,而不能直接打压价格。写到这里,我想到了今天的房地产限购。据说,政府限购房地产是因为房价过高,而我的疑问是,房地产作为大宗消费品,长期限购何以扩大消费?
市场经济奉行买卖自由,可以肯定,限购绝非上选之策。事实上,限购也不是稳定房价的唯一办法。当下学界就有不少人建议,应增加商品房供应。是的,增加供给这与“限购”殊途同归,也可稳定房价。何况扩大消费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政府的政策安排应服从这个战略才是。既如此,抑制房价何不另辟蹊径?我们没必要一条道走到黑吧!
标签:谁妨碍了消费 GDP 抑制房价 稳定房价 2010年 信用
上一篇:高管高薪员工低薪
下一篇:不可不知的18条金融常识
·A股上市公司存货四年暴增2万亿2013.04.22
·4月份再现增持潮 8只个股成产业资本“香饽饽”2013.04.22
·上交所沪市川籍36家公司正常交易2013.04.22
·A股“牵挂”聚焦雅安 震区公司齐“报平安”2013.04.22
·地产公司一季报续出近七成报喜2013.04.22
·中信银行否认私行客户流失一半 统计口径模糊2013.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