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经济时评 >> 浏览文章

国标的鼻子闻不到臭鸡蛋的味

发布时间:2013-4-20 16:31:56 来源:羊城晚报 【字体:

  买了问题食品,找商家论理,商家不认账。那好,找个评理的。送检,有说服力。但结果出来,顾客傻眼了——全部合格。顾客还是不服啊,明明肉眼、鼻子就能挑出毛病,让精密的仪器检验,一项项指标却都合格。你说多让人憋气!

  这可不是瞎编。近日羊城晚报报道了顾客在好又多某店买到臭鸡蛋的事:记者接报料后实地探访,买了10枚鸡蛋,打开个个是臭蛋。在商场,营业员当众从货架上挑出两枚鸡蛋,敲开后顿时恶臭扑鼻。事情曝光后,工商部门将鸡蛋样品送农业局检测。消费者满心期待,但结果呢?送检样品的外观形态,以及铅、镉、铜、汞、无机砷、六六六、滴滴涕等等,全部符合鲜蛋国标!

  若你是当事人,还有啥话好说?除了苦笑还是苦笑。作为旁观者,这种蹊跷事,恐怕要怀疑是否哪个环节出了纰漏或有人做手脚(防人之心不可无啊),比如送检样品的身份真假,是否调包等。当然,我们愿意相信执法部门的铁面无私。但问题出在哪儿呢?专家说了,鸡蛋变臭往往因为微生物(霉菌)所致,但时下的鲜蛋国标里却没有这一指标!

  真是无语。难怪人们抱怨咱们的食品国标总是选择性缺席、失明或是“马后炮”。顾客求证鸡蛋的新鲜度,你却说这鸡蛋的农药、重金属残留不超标。整个不得要领,牛头不对马嘴。鲜鸡蛋不能臭,这是常识。要保证新鲜,就得严控微生物,但我们的检测指标却偏偏在关键节点“脱岗”掉链子。更糟糕的是执法部门的机械执法。那么多顾客买到了臭鸡蛋,已是铁板钉钉的事实,却偏要去另找样品送检,而且要以明显有缺陷的检测结果作为处罚商家的依据。此等执法,看似公允,却分明让人觉得似乎有意为商家开脱。

  这让人想起不久前的河北沧县的“红豆局长”一事。井水受污变红,已引起村民的恐慌,但县环保局局长硬要说地下水变红不等于不达标,就好像放了一把红豆,让水变红。结果在舆论的炮轰下,局长丢了乌纱帽。如今想想或是冤案,若送检说不定真“达标”呢。

  按照当下的鲜蛋国标,臭鸡蛋检测结果还是蛋,而且是合格的蛋。只是,这样的鸡蛋,商家会吃吗?检测人员愿意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