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问题要“纠”不要“救”
证券时报记者 于扬
“产业结构调整在某种情况下是痛苦的过程,不是国内生产总值(GDP)高歌猛进,产业结构就调整了。”在一次小范围的座谈会上,江浙某知名民企创始人曾这样一针见血地指出。在这位成功企业家的眼中,现在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也好,资本市场出现的问题也罢,都要“纠”,而不要“救”,要把过去错的东西纠正过来,一些方面要回归本位。
要“纠”而非“救”,这位企业家从他的微观视角中概括出一个宏观调控的大命题。之所以有这样的感悟,来自这位企业家多年的经营心得。“我们产品需要的最高档钢材现在仍然要靠进口,许多高质量的,甚至一些关键的小零件,国内就是做不出来。”因此,在他看来,经济结构调整首先要解决这一短板,纠正资源错配;政府的眼光不能光盯着大项目、大投资,在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更要注重小东西、小细节,老老实实研发出一些高质量、人无我有的产品。
至于那些在结构调整中倒掉的企业,在这位企业家看来更是不能救,“倒就让它倒,我的企业能始终屹立潮头靠的就是天天调整,不停地研究技术。”他认为,拼命保GDP,结果只能是产业升级、技术改造的步伐被拖累,低效企业无法按照市场规则淘汰。
无独有偶,笔者结识的另一位服装品牌创始人也曾感叹,2008年金融危机到来时,公司认为壮大实力的机会到来,兴致勃勃筹措了几十亿资金准备收购兼并,然而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一出,商机立即不复存在。对于这些实力企业家来说,经济增长慢下来、对于许多同行来说钱不好挣的时候,他们的创新优势、成本优势才会显露出来,这正是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之意。
在前述江浙实业家眼中,解决当前经济问题尽快要纠正的还有企业“姓国还是姓民”。和很多民企老总一样,提到“央企”二字总能给他们带来压迫感。在他们的感受中,中国每个企业的头上似乎都贴着所有制标签,社会舆论、政府对不同标签的企业区别对待,无论是市场准入、获得稀缺资源和项目的审批,都采取不同政策。如果能尽快消除所有制鸿沟、摘掉企业头顶的所有制标签,公平竞争,带来的将是释放社会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的一次大变革。
标签:中国经济问题要“纠”不要“救” 经济效率 纠 央企 经济问题
上一篇:中国经济面临增长困局
下一篇:专家预计二季度经济增速弱势回升
·文化企业5撤单7中止 创投人士称“三方面原因导致”2013.04.22
·IPO背后的老虎们2013.04.22
·SuperReturn北京论剑深度调整期PE如何突围2013.04.22
·广交会一期显示出口形势严峻2013.04.22
·IMF呼吁以“组合拳”推动复苏2013.04.22
·雅安地震直接经济损失百亿级 物价上行周期提前2013.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