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勇汽车限购是惰性施政
我们必须厘清一个逻辑:汽车市场的增长不是城市交通拥堵与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
政府治理交通拥堵与环境污染的重点应该放在汽车使用环节而不是购买环节。
就在2013年前两个月汽车市场增长刚刚出现恢复性增长的势头以后,各地限制汽车增长的汽车限购又在扩大与深化。
坊间传言,天津或许将成为中国第四个实施限购的地方政府,而北京将对限购继续深化。
汽车产业将成为继房地产市场以后第二个被严格调控的对象。悲哀的是,房地产市场被调控是因为价格过高,汽车市场却是在汽车产品价格不断下降的情况下遭遇不幸。
限制汽车市场的增长,固然可以缓解一个城市的交通拥堵压力,同时也能够将环境污染的程度降低,但是,这种缓解与降低只不过是一时的效果。
以北京市为例。目前北京市限购政策实施以后,每年的汽车牌照增加量被控制在24万个,虽然新车牌照的增加数量比原来大幅减少,但是毕竟还是在增长。也就是说,过去一年造成的北京市交通的压力,实施限购政策以后,这种压力并不是完全消失,而是分解到更多年份产生。
这完全是一种典型的惰性施政的表现。
虽然有人说,通过汽车限购政策的实施,可以为完全解决交通拥堵与环境污染赢得更多的时间,但是到底这个时间有多长,却没有人能够给出准确的回答。
从1994年就开始实施的上海车牌拍卖政策,不可谓时间不长,上海市已经实施此项政策长达20年的时间。但这一政策目前来看,并没有给上海市的交通拥堵带来更多的其他有效解决办法。
其实,汽车限购政策更多的是走入了一个误区。因为交通拥堵与环境污染的因变量并不是汽车市场的增长,而是汽车使用数量与频率的增加。因此,政府治理交通拥堵与环境污染的重点应该放在汽车使用环节而不是购买环节。
购买汽车是所有人平等的一项权利,限购政策本身就体现了一种社会权利的不公平。但是,汽车的使用是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进行限制的。因为汽车的使用,会造成公共资源的挤占与使用,因此,从公共资源的角度,限制汽车使用是符合社会人人平等的原则的。
当然,政府治理交通拥堵与环境污染最好的办法也不是限制使用,而是让人们自动放弃私家车的使用,改乘公共交通方式出行。这也是政府的职责与义务所在。
因此,政府如果能够建设出舒适、安全、有效的公交体系的话,那么所有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在这样的情况下,公交系统再也不是中低收入人群的出行方式,公交系统再也没有贫富差距,公交系统也再没有身份与地位的等级划分。
不过,政府进行这样的作为所需要的工作量与时间长度要比简单的汽车限购政策大得多,复杂得多。因此,这就需要地方政府树立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克服加减乘除式的惰性施政思维方式,以系统化的思维方式积极作为。
上世纪50年代的伦敦、洛杉矶所遭遇的环境严重污染事件,曾经导致大量人员死亡,但是这些西方城市都没有控制汽车的增长,而是控制汽车污染的增长。2013年中国更大范围的雾霾恶劣天气的降临,不应该成为我们一些地方政府实施汽车限购的再一次的冲锋号。相反,地方政府是否也应该换一种思维方式,将治理的重点从汽车限购问题上转移开去呢?
我们必须厘清一个逻辑:汽车市场的增长不是城市交通拥堵与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
上一篇:余丰慧停止购买欧洲国债是明智之举
下一篇:孙立坚我国应力争金砖银行落户上海
·4月9日机构最新评级个股2013.04.09
·解码敢死队系列二赵丹阳持自有资金闪现华泰证券益田路2013.04.09
·午评冲高回落 多事之春盘底或照旧2013.04.09
·午评震荡市中关注一类机会股2013.04.09
·午评大盘反弹阻力较大 以结构机会为主2013.04.09
·三大理论揭示大盘突破时间 操作应对2013.04.09